【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缆卡具机构及漏缆承载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漏缆安装
,特别的,涉及一种漏缆卡具机构及漏缆承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漏缆为漏泄同轴电缆的简称,通常又简称为泄漏电缆或漏泄电缆,其结构与普通的同轴电缆基本一致,由内导体、绝缘介质以及外导体三部分组成。目前,漏泄电缆一般应用于铁路隧道、地铁隧道、公路隧道、矿井、停车场、电梯等场所,主要作用于无线通信信号的传输和覆盖。现有的漏泄同轴电缆在隧道等场景安装时,一般通过卡具固定在隧道壁的侧面,从安装固定方式来看,漏缆结构主要分为自承式和非自承式两种。
[0003]当前隧道内用漏缆进行无线信号覆盖,主要以非自承式漏缆为主。非自承式漏缆无法通过自身结构实现承载,完全依赖卡具进行安装,一般间隔一米安装一个卡具,实现整条漏缆的固定,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卡具密度高,每隔一米需要在隧道壁打孔,施工成本较高,费时费工,施工周期长;2、密集性的打孔会对壁体的结构强度造成影响;3、卡具较多,在后期维护工作中,检查的数量非常大;4、仅依靠卡具进行承载,无法实现整根漏缆的收紧,安装后整根漏缆的直度无法保障;5、气候的冷热变化引起漏缆的伸缩,以及漏缆受风力载荷或壁体震动而造成漏缆震动,均会影响漏缆与卡具之间的受力,造成漏缆松脱;6、受隧道风洞效应作用力的影响,漏缆在其轴向上相对于卡具会产生位移,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漏缆卡具机构及漏缆承载系统,以解决目前漏缆的安装固定所需的卡具数量过多,导致壁体上打孔的数量过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缆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支架、主卡具以及至少两个辅助卡具,所述承托支架固定于漏缆的安装壁体上,所述主卡具和至少两个所述辅助卡具均固定于所述承托支架上,且至少两个所述辅助卡具间隔排布于所述主卡具的两侧,所述主卡具设有主卡槽,所述辅助卡具设有辅助卡槽,所述漏缆的至少三个部位被夹持在所述主卡槽和至少两个所述辅助卡槽内,至少两个所述辅助卡具在所述漏缆震动的状态下能产生弹性变形而具备减震缓冲作用,所述主卡具在所述漏缆震动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承托支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缆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卡具包括卡具主体和刚性结构,所述主卡槽设于所述卡具主体上,所述卡具主体通过所述刚性结构与所述承托支架连接,所述刚性结构能限制所述卡具主体沿所述漏缆的径向产生弹性形变;所述辅助卡具包括辅助卡座和辅助卡盖,所述辅助卡座和所述辅助卡盖配合形成所述辅助卡槽,所述辅助卡座和所述辅助卡盖均能沿所述漏缆的径向产生弹性形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缆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卡槽内设有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能沿所述漏缆的径向产生弹性形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缆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卡槽内设有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和所述第一弹性部位于所述漏缆的同一侧并与所述承托支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弹性部也能沿所述漏缆的径向产生弹性形变,且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弹性大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弹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缆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结构包括刚性框架,所述卡具主体安装在所述刚性框架内,所述刚性框架固定于所述承托支架上并对所述卡具主体进行支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缆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框架包括支撑外壳以及第一连接件,所述支撑外壳具有一承托底板以及相对的两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承托底板的两端相连接,一所述侧板与所述承托支架贴合连接,所述卡具主体被支撑在所述承托底板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一所述侧板、所述卡具主体以及另一所述侧板后与所述承托支架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缆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具主体包括下盖板、上盖板以及两个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下盖板的外侧面相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承托支架上的所述侧板相贴抵,另一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上盖板的外侧面相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另一所述侧板相贴抵,所述下盖板的一端与所述上盖板的一端相铰接,所述下盖板的另一端和所述上盖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相连接,并配合形成所述主卡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缆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的内侧面设有两个第二弹片,两个所述第二弹片能沿所述漏缆的径向产生弹性形变并将所述漏缆朝所述承托支架压紧。9.根据权利要求1
‑
8中任一项所述的漏缆卡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卡座包括外底板以及两个内底板,所述外底板的一端与所述辅助卡盖的一端铰接,所述外底板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卡盖的另一端卡扣连接,两个所述内底板的两端与
所述外底板的内侧面相连接,两个所述内底板的内侧面和所述辅助卡盖的内侧面配合形成所述辅助卡槽,所述外底板的内侧面上设有一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位于两个所述内底板之间,所述加强部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承托支架相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漏缆卡具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敏,沈一春,蓝燕锐,王斌,许波华,曹伟佳,宋昊,赵瑞静,林垄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