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9065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2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净水装置,包括:过滤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及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用于对流入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将净化处理后的水输出,第一驱动组件用于为水流经过滤组件提供动力;气液混合机构,包括气液混合器、及第二驱动组件,气液混合器形成有气液混合腔,气液混合腔连接气源和过滤机构,第二驱动组件用于为经气液混合腔流出的气液混合体提供输送动力;及起泡机构,用于将气液混合体转化为气泡水并输出。通过直接向气液混合腔输送气体的方式实现气液混合,防止了第一驱动组件因为气体进入而产生较大噪音的情况,且第一驱动组件保证了足够的水流向过滤组件,避免用户用水时净水装置产水量不够的情况,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体验。体验。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净水器,不仅仅能提供用户饮用的纯净水,还可以提供用户清洗用的清洗水。在提供清洗用的清洗水时,如果仅靠水流冲击力进行去污,难以氧化分解污染物和降解农药残留,其清洗效果差。所以,一些净水器在输出清洗水前会将空气与水混合,将形成的气泡水作为清洗水输出,以提高清洗能力,同时还起到节约用水的效果。
[0003]因此,如何使净水器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气泡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公开一种净水装置。
[0005]本技术提出的净水装置,包括: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一驱动组件、及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用于对第一进水口流入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水经第一出水口流出,第一驱动组件用于为水从第一进水口流经过滤组件提供动力;气液混合机构,包括气液混合器、及第二驱动组件,气液混合器形成有气液混合腔,并且设置有与气液混合腔连通的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及进气口;其中,进气口用于连接气源,第二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二驱动组件对应第二出水口设置,用于为经第二出水口流出的气液混合体提供输送动力;及起泡机构,用于将经第二出水口流出的气液混合体转化为气泡水并输出。
[0006]本技术提出的净水装置,将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气液混合机构之前,通过直接向气液混合腔输送气体的方式实现气液混合,并通过起泡机构将第二出水口流出的气液混合体中的大气泡转化为小气泡,以输出气泡水,防止了第一驱动组件因为气体进入而产生较大噪音的情况,且第一驱动组件保证了足够的水流向过滤组件,避免用户用水时净水装置产水量不够的情况,提高了用户在使用气泡水的过程中的使用体验。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能力大于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能力。
[0008]本技术提出的净水装置,通过驱动能力更大的第一驱动组件向水流提供足够的动力,以使水从第一进水口流经过滤组件,而水流流出气液混合腔需要的动力很小,因此可以选择驱动能力小的第二驱动组件,以提供水流出气液混合腔需要的动力。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增压泵,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叶轮式泵。
[0010]本技术提出的净水装置,通过增压泵作为第一驱动组件,以使水从第一进水口流经过滤组件,通过叶轮式泵作为第二驱动组件,以使水流出气液混合腔,同时,叶轮式泵是通过叶轮转动来传递动能,因此气液混合体中的气体通过时,并不会产生噪音。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驱动组件设于第二出水口和起泡机构之间。
[0012]本技术提出的净水装置,通过将第二驱动组件设于第二出水口和起泡机构之
间,使第二驱动组件更加靠近第二出水口,以使气液混合腔内的气液混合体能更顺利地从第二出水口流出。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口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进气端与气源连通,单向阀的出气端与进气口连通。
[0014]本技术提出的净水装置,通过设置单向阀,当气液混合腔内的气液混合体在流出第二出水口而造成腔内压强减小时,气源的气体可以通过单向阀输入至气液混合腔内,并防止气液混合腔内已存在的气体泄漏,以产生稳定气体含量的气泡水。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直饮水机构,直饮水机构包括第三进水口及第三出水口,第三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直饮水机构设有直饮水阀门;气液混合机构设有气泡水阀门。
[0016]本技术提出的净水装置,通过设置直饮水机构,且通过控制直饮水阀门和气泡水阀门的导通与关闭,使用户可以选择使用气泡水或不含气体的直饮水或同时使用气泡水和直饮水,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直饮水机构还包括后置滤芯单元。
[0018]本技术提出的净水装置,通过在直饮水机构设置后置滤芯单元,使直饮水机构输出的直饮水更加符合饮用标准。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回流管路,回流管路的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回流管路的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连通;回流管路上设有回流阀门。
[0020]本技术提出的净水装置,通过设置回流管路,当过滤机构输出的水流流速过高时,可以进行分流,以降低流速,同时不会造成管道内憋压的情况。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过滤机构包括前置滤芯单元和RO渗透滤芯单元;前置滤芯单元的进水口与第一进水口连通,前置滤芯单元的出水口与RO渗透滤芯单元的进水口连通,RO渗透滤芯单元的出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通。
[0022]本技术提出的净水装置,通过前置滤芯单元和RO渗透滤芯单元对水进行多次过滤,以生成纯净度高的过滤水。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组件设于前置滤芯单元和RO渗透滤芯单元之间。
[0024]本技术提出的净水装置,通过将第一驱动组件设置在前置滤芯单元和RO渗透滤芯单元之间,能更好的提供水流向前置滤芯单元和RO渗透滤芯单元的动力。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现有技术中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2中过滤机构和气液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技术再实施例提供的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
[0034]100、净水器;101、净化组件;102、单向气阀;103、驱动泵; 104、起泡器;
[0035]200、净水装置;
[0036]21、过滤机构;22、气液混合机构;23、起泡机构;24、直饮水机构;
[0037]214、过滤组件;221、气液混合器;213、第一驱动组件;222、第二驱动组件;2211、气液混合腔;2141、前置滤芯单元;2142、RO 渗透滤芯单元;244、后置滤芯单元;
[0038]211、第一进水口;212、第一出水口;2212、第二进水口;2213、第二出水口;241、第三进水口;242、第三出水口;2214、进气口; 2143、废水出口;
[0039]201、第一管路;202、第二管路;203、第三管路;204、第四管路;205、第五管路;206、第六管路;207、回流管路;2215、单向阀;243、直饮水阀门;223、气泡水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一驱动组件、及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进水口流入的水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水经所述第一出水口流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为水从所述第一进水口流经所述过滤组件提供动力;气液混合机构,包括气液混合器、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气液混合器形成有气液混合腔,并且设置有与所述气液混合腔连通的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及进气口;其中,所述进气口用于连接气源,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对应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用于为经所述第二出水口流出的气液混合体提供输送动力;及起泡机构,用于将经所述第二出水口流出的气液混合体转化为气泡水并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能力大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能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增压泵,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叶轮式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起泡机构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晏博吕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栗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