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机大烟道余热锅炉的下联管防涡流冲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67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烧结机大烟道余热锅炉的下联管防涡流冲刷结构,包括支架设置在大烟道内部底面;若干下联管固定在支架顶面;每一下联管两侧均设有导流板,导流板顶端与支架顶面固定,底端朝位于中部的下联管倾斜设置,每一下联管两侧的导流板配合形成V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下联管两侧设置倾斜的导流板,能够对烟气进行轴向的有效导流,避免形成涡流冲刷下联管底部;同时在导流板上开设透气孔,能够减少导流板的设置产生的风阻,在透气孔上设有挡流板,能够阻挡竖向穿过透气孔的串流烟气,而其他方向的烟气能够正常通过,从而进一步避免串流烟气冲刷下联管底部,从而有效避免了下联管底面出现冲蚀磨损管壁减薄和积灰现象,避免安全隐患。免安全隐患。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机大烟道余热锅炉的下联管防涡流冲刷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烧结机大烟道余热锅炉的下联管防涡流冲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钢铁冶金企业是国家支柱产业,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些企业也是耗能大户,能耗占产品成本比例较大。因此企业的节能降耗显得尤其重要。据统计,烧结工序的能耗约占冶金总能耗的12%,而其排放的余热约占总能耗热能的49%,回收和利用这些余热,显然极为重要。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内置式余热锅炉和外置式余热锅炉对大烟道内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其中内置式余热锅炉的热回收效率较高,得到普遍使用。
[0003]在大烟道的内置式余热锅炉中,需要在大烟道内的受热面设置下联管。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简单的支架设置在下联管底部进行支撑固定,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下联管的底部易出现冲蚀磨损管壁减薄和积灰现象,影响锅炉运行。这主要是因为在主抽风机的抽力作用下,烟气串流由下联管下部穿过并形成涡流区,烟气中的灰粒以某一角度撞击下联管表面造成的。
[0004]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发一种大烟道余热锅炉的下联管防涡流冲刷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烧结机大烟道余热锅炉的下联管防涡流冲刷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主抽风机的抽力作用下,烟气串流由下联管下部穿过并形成涡流区,烟气中的灰粒以某一角度撞击下联管表面,导致下联管的底部易出现冲蚀磨损管壁减薄和积灰现象,影响锅炉运行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烧结机大烟道余热锅炉的下联管防涡流冲刷结构,包括:
[0008]支架,设置在大烟道内部底面,所述支架沿大烟道轴向设置;
[0009]若干下联管,固定在所述支架顶面,所述下联管沿大烟道轴向设置;
[0010]其中,每一所述下联管两侧均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大烟道轴向延伸设置,且导流板顶端与所述支架顶面固定,底端朝位于中部的所述下联管倾斜设置,每一所述下联管两侧的所述导流板配合形成V形结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下联管两侧设置倾斜的导流板,导流板沿轴向延伸设置,且一对导流板形成V形结构,能够对烟气进行轴向的有效导流,避免形成涡流冲刷下联管底部,从而有效避免了下联管底面出现冲蚀磨损管壁减薄和积灰现象,避免安全隐患。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上均匀开设有透气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导流板上开设有透气孔,有效减少导流板的设置对大烟道内部烟气产生的阻力。
[0015]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孔为腰型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一步减少导流板的设置产生的风阻。
[0017]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顶面设有与所述透气孔一一对应的挡流板,所述挡流板在对应的所述透气孔上方,一端与所述导流板固定,另一端沿水平向延伸覆盖在对应的透气孔上方。
[00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挡流板的设置能够阻挡竖向穿过透气孔的串流烟气,而其他方向的烟气能够正常通过,从而进一步避免串流烟气冲刷下联管底部。
[0019]进一步的,所述支架顶面设有与所述下联管匹配的凹陷部,所述下联管卡设在所述凹陷部内固定。
[0020]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底面还设有与所述下联管固定的支撑柱。
[0021]进一步的,一对所述导流板之间形成60至90度角。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技术在下联管两侧设置倾斜的导流板,能够对烟气进行轴向的有效导流,避免形成涡流冲刷下联管底部;同时在导流板上开设透气孔,能够减少导流板的设置产生的风阻,在透气孔上设有挡流板,能够阻挡竖向穿过透气孔的串流烟气,而其他方向的烟气能够正常通过,从而进一步避免串流烟气冲刷下联管底部,从而有效避免了下联管底面出现冲蚀磨损管壁减薄和积灰现象,避免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5]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导流板去除挡流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所示:
[0028]1、支架;101、凹陷部;102、支撑柱;
[0029]2、下联管;
[0030]3、导流板;301、透气孔;
[0031]4、挡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3]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4]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7]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烧结机大烟道余热锅炉的下联管2防涡流冲刷结构,包括设置在大烟道内部底面的支架1,支架1沿大烟道轴向设置。
[0038]支架1顶面固定有两个沿大烟道轴向设置的下联管2。
[0039]具体地,支架1顶面设有与下联管2匹配的凹陷部101,下联管2卡设在凹陷部101内固定,支架1底面还设有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机大烟道余热锅炉的下联管防涡流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设置在大烟道内部底面,所述支架沿大烟道轴向设置;若干下联管,固定在所述支架顶面,所述下联管沿大烟道轴向设置;其中,每一所述下联管两侧均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大烟道轴向延伸设置,且导流板顶端与所述支架顶面固定,底端朝位于中部的所述下联管倾斜设置,每一所述下联管两侧的所述导流板配合形成V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联管防涡流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上均匀开设有透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联管防涡流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为腰型孔。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亚玲殷磊郭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天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