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培养光合细菌并收集的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850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7: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养光合细菌并收集的一体化装置,包括培养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培养机构包括培养管和刮菌组件,所述培养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培养管的上下两端,所述培养管底部设有出菌口,所述出菌口设有启闭阀,所述刮菌组件将所述培养管内壁上的光合细菌刮向所述出菌口,所述收集机构位于所述出菌口下方收集从所述出菌口掉出的光合细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使用分散式污水来培养光合细菌并收集,在培养的同时又能清洁分散式污水的一体化装置。装置。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光合细菌并收集的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培养光合细菌并收集的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合菌在有光照缺氧的环境中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或其他有机物。光合菌细胞内只有一个光系统,即PSI,光合作用的原始供氢体不是水,而是H2S (或一些有机物),这样它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是产生了H2,分解有机物,同时还能固定空气的分子氮生氨。光合菌在自身的同化代谢过程中,又完成了产氢、固氮、分解有机物三个自然界物质循环中极为重要的化学过程。
[0003]光合菌的适宜水温为15—40℃,最适水温为28—36℃。它的细胞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达到60%以上,其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较齐全,细胞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极为丰富,VB2、叶酸、泛酸、生物素的含量也较高,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辅酶Q等生理活性物质。因此,光合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养殖业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的养殖光合细菌的的功能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使用分散式污水来培养光合细菌并收集,在培养的同时又能清洁分散式污水的一体化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养光合细菌并收集的一体化装置,包括培养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培养机构包括培养管和刮菌组件,所述培养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培养管的上下两端,所述培养管底部设有出菌口,所述出菌口设有启闭阀,所述刮菌组件将所述培养管内壁上的光合细菌刮向所述出菌口,所述收集机构位于所述出菌口下方收集从所述出菌口掉出的光合细菌。
[0006]如此设置,可先在培养管的内壁上种下光合细菌,然后将黑水从培养管上方的进水口进入,灌满培养管之后再从下方的出水口处流出,也可以在出水口处接管子将其引流到其他地方,由于黑水是分散式污水不受工业废水的污染,不含重金属等污染物,光合细菌会依附在培养管的内壁上生长,黑水通过时光合细菌便会吸收黑水内营养作为饲料,处理了黑水的同时又培养了光合细菌,成本低廉,又保护环境,在培养管内的光合细菌培养结束后可以向进水口处通入适量纯净水,然后操作刮菌组件将培养管内壁上培养结束的光合细菌刮下,被刮下的光合细菌便会混着纯净水被送到底部的出菌口位置,这时打开启闭阀将出菌口调至开启位置,光合细菌便会被纯净水送出出菌口,落到收集机构上收集机构将其收集,培养过程简单,操作方便。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出菌口下方,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方设有喷头。
[0008]如此设置,从出菌口被送出的光合细菌将会落在第一输送带上,光合细菌在输送过程中第一输送带上方的喷头会不断对输送带上的光合细菌进行冲洗,冲走杂质,最后收集到的光合细菌更加干净,喷头可设置于顶部出菌口的两侧,出菌口在第一输送带正上方落下光合细菌,然后两侧的喷头喷水清洗。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末端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设有烘干器。
[0010]如此设置,冲洗过的光合细菌在被冲洗过之后将会从第一输送带的末端被送到第二输送带上,第二输送带上的烘干器将会对湿润的光合细菌进行烘干,最后收集到的光合细菌更加干燥,更易储存。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带设有两条,两条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反向设置,两条所述第二输送带上下排列。
[0012]如此设置,湿润的光合细菌将先在上方的第二输送带上输送,待经过烘干器一次烘干之后落在下方的第二输送带上再往回送,再次经过烘干器进行二次烘干,只需一台烘干器即可进行两次烘干,烘干更加彻底。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带末端设有收集桶。
[0014]如此设置,第二输送带上烘干后的光合细菌将会直接在末端位置掉入收集桶之中,无需人工收集,收集更方便。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中的输送带选用滤水输送带。
[0016]如此设置,光合细菌在第一输送带上被清洗输送时污水将会从滤水输送带上流下,减少从第一输送带上被送出的光合细菌的湿润程度,光合细菌更易被烘干。
[0017]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管设有若干根,相邻的两根所述培养管之间相互连通。
[0018]如此设置,若干根培养管相互连通,增加了其内壁面积,一次可培养的光合细菌更多。
[0019]进一步的,所述刮菌组件包括推杆和刮菌片,所述刮菌片的直径与所述培养管的内壁适配,所述推杆与所述刮菌片连接。
[0020]如此设置,可以通过培养管顶部的推杆将刮菌片压下,使刮菌片在培养管内向出菌口方向移动,与培养管内壁适配的刮菌片便会将培养管内壁的光合细菌刮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21]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管顶部设有排气孔。
[0022]如此设置,黑水从进水口流入时培养管内壁的空气将会从排气口处流出,维持培养管内部的气压平衡,且设置刮菌片时可以在刮菌片上设置通孔方便气流穿过。
[0023]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管的直径为4cm。
[0024]如此设置,该尺寸的培养管在保证黑水与培养管内壁的接触面积的同时不影响黑水的流动性和培养管的透光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培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含义:1.培养机构,101.培养管,1011.进水口,1012.出水口,1013.出菌口,1014.启闭阀,1015.排气孔,102.刮菌组件,1021.推杆,1022.刮菌片,2.收集机构,201.
第一输送带,2011.喷头,202.第二输送带,2021.烘干器,203.收集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施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9]参见附图,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养光合细菌并收集的一体化装置,包括培养机构1和收集机构2,所述培养机构1包括培养管101和刮菌组件102,所述培养管101包括进水口1011和出水口1012,所述进水口1011和所述出水口1012分别位于所述培养管101的上下两端,所述培养管101底部设有出菌口1013,所述出菌口1013设有启闭阀1014,所述刮菌组件102将所述培养管101内壁上的光合细菌刮向所述出菌口1013,所述收集机构2位于所述出菌口1013下方收集从所述出菌口1013掉出的光合细菌。
[0030]如此设置,可先在培养管101的内壁上种下光合细菌,然后将黑水从培养管101上方的进水口1011进入,灌满培养管101之后再从下方的出水口1012处流出,也可以在出水口1012处接管子将其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光合细菌并收集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培养机构包括培养管和刮菌组件,所述培养管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培养管的上下两端,所述培养管底部设有出菌口,所述出菌口设有启闭阀,所述刮菌组件将所述培养管内壁上的光合细菌刮向所述出菌口,所述收集机构位于所述出菌口下方收集从所述出菌口掉出的光合细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培养光合细菌并收集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所述出菌口下方,所述第一输送带上方设有喷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培养光合细菌并收集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末端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设有烘干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培养光合细菌并收集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带设有两条,两条所述第二输送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展周健赵敏郑向勇贝克吴苏清卢仕文吴露露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