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及胶囊内窥镜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835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及胶囊内窥镜,其中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通过信号电缆连接第一光电转换模块,第一光电转换模块通过光纤和光准直单元连接第二光电转换模块,所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连接图像采集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缆与光纤结合的传输模式,直接进行串行信号到光的转换,无需在镜体侧进行图像处理和转换,结构简单,同时延时更小,可靠性更高;图像处理单元和光源可集成在一起,复杂度降低,成本降低,医生可操作性提高,系统更简洁。系统更简洁。系统更简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及胶囊内窥镜


[0001]本技术涉及医院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及胶囊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内窥镜是一种可插入人体体腔和脏器内腔进行直接观察、诊断、治疗的集光、机、电等高精尖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它采用尺寸极小的电子成像元件—CMOS图像传感器,将所要观察的腔内物体通过微小的物镜光学系统成像到CMOS上,CMOS把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信号线缆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送到图像处理系统上,最后在监视器上输出处理后的图像,供医生观察和诊断。在电子内窥镜的应用中,长距离传输是关键,传统多采用电缆信号线传输的方式,信号线较多,且连接复杂。且通过电缆传输,多采用变压器隔离,会影响传输速率。而传统的光纤连接,需要进行图像处理后再进行光传输,图像系统和光源系统分开,集成度低,成本高,操作复杂。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的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及胶囊内窥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及胶囊内窥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通过信号电缆连接第一光电转换模块,第一光电转换模块连接第二光电转换模块,所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连接图像采集单元。
[0006]较佳的,所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通过第一光纤连接到光纤准直器,所述光纤准直器通过第二光纤连接到所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r/>[0007]较佳的,所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设置于操作部上的光电中继板上。
[0008]较佳的,所述光电中继板上还设置有电源转换模块,将主电源转换成光电中继板和图像传感器所需电源。
[0009]较佳的,所述光纤准直器设置于导光部的连接装置上,所述导光部内还设有MCU控制单元。较佳的,所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设置于图像及光源系统内,所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将图像光信号转换成串行电信号发送给图像采集单元。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如上所述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
[0011]较佳的,还包括图像及光源系统,所述图像及光源系统包括与所述图像采集单元连接的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连接控制及显示单元。
[0012]较佳的,所述控制及显示单元连接有亮度调节及开关单元,亮度调节及开关单元连接有光源驱动单元。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电缆与光纤结合的传输模式,直接进
行串行信号到光的转换,无需在镜体侧进行图像处理和转换,结构简单,同时延时更小,可靠性更高;图像处理单元和光源可集成在一起,复杂度降低,成本降低,医生可操作性提高,系统更简洁。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系统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包括图像传感器11,图像传感器11通过信号电缆连接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连接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连接图像采集单元42。图像传感器11安装在镜体100的头端部1,图像传感器11采集图像信号通过串行接口传输给操作部2的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使用电缆传输串行图像信号和电源,在头端部有限的尺寸空间内更利于水气管道、光源光缆和钳道的排布。
[0018]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通过第一光纤22连接到光纤准直器32,光纤准直器32通过第二光纤43连接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本技术中,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设置于操作部2上的光电中继板23上。光电中继板23还设置有电源转换模块24,将处理器提供的主电源转换成光电中继板23和图像传感器11所需电源。
[0019]本技术中,光纤准直器32设置于导光部3的连接装置33上,连接装置33是将光纤准直器及电信号进行连接的装置,可采用触点或者插针连接方式均可。导光部3内还设有MCU控制单元31,MCU控制单元31将图像传感器11的控制信号和操作部按键信号转换成串行私有控制协议信号,电源、私有控制信号及光纤准直通过连接器可靠连接。
[0020]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设置于图像及光源系统4内,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将图像光信号转换成串行电信号发送给图像采集单元42。
[0021]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如上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其中胶囊内窥镜的图像及光源系统4还包括与图像采集单元42连接的图像处理单元45,图像处理单元连接控制及显示单元44。
[0022]来自镜体100的图像光信号,通过第二光电转换模块41转换转成串行电信号送给图像采集单元42,图像采集单元42获取图像电信号后完成图像信号接口的转换并将之传输给图像处理单元45,图像处理单元45完成图像的位转换、降噪、白平衡、亮度测算和图像增强等,并可将图像亮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及显示单元44,实现LED亮度的调节,及图像传感器的配置,同时,控制及显示单元44识别来自镜体100的按键信息实现图像的冻结、放大和图像效果等的调节。
[0023]控制及显示单元44还连接有亮度调节及开关单元46,亮度调节及开关单元46连接有光源驱动单元47,主要完成LED电压及电流的调节。如上设置可实现控制及显示单元44对LED亮度的调节。
[0024]本技术第一光电转换模块21将图像传感器11采集的图像串行信号转为光信号,通过光纤和光纤准直器32传送给图像及光源系统4的第二光电转换模块,导光部3集成控制板(MCU控制单元31),实现图像传感器控制信号和操作部按键控制信号到串行私有协议的转换,无需在镜体侧进行图像处理和转换,结构简单,同时延时更小,可靠性更高。
[0025]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通过信号电缆连接第一光电转换模块,第一光电转换模块连接第二光电转换模块,所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连接图像采集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通过第一光纤连接到光纤准直器,所述光纤准直器通过第二光纤连接到所述第二光电转换模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光电转换模块设置于操作部上的光电中继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光电中继板上还设置有电源转换模块,将主电源转换成光电中继板和图像传感器所需电源。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图像传输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永涛李圆怡陈魁付豪张志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