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蘑菇培养用筐,包括培养筐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筐主体由上盖、内衬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内衬,所述底座的顶端盖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上盖顶端两侧等距开设有多个培养孔,所述上盖的两侧等距固定设有多个第一提把,所述上盖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培养筐主体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使菌包固定在周转筐中,随着出菇,菌包缩小,出菇面可自动保持同一平面,且该菌包码放也可以采用机械进行,大大节省人工。大大节省人工。大大节省人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蘑菇培养用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培养筐,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蘑菇培养用筐,属于蘑菇种植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出菇方式采用出菇铁管架、竹竿架或网格架一层一层码放,采摘时只能用人工一根一根去采,无法实现出菇整齐,位置不固定,不能采用自动化设备采摘,传统方式采用的铁管架网格架等长时间在潮湿的出菇环境下极容易被腐蚀,竹竿也容易霉变产生杂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蘑菇培养用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出菇方式采用出菇铁管架、竹竿架或网格架一层一层码放,采摘时只能用人工一根一根去采,无法实现出菇整齐,位置不固定,不能采用自动化设备采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培养筐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筐主体由上盖、内衬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内衬,所述底座的顶端盖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上盖顶端两侧等距开设有多个培养孔,所述上盖的两侧等距固定设有多个第一提把,所述上盖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上盖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弹性卡块,所述内衬由弧形固定框和固定杆组成,所述弧形固定框的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固定杆,所述底座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块与对应卡槽嵌设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底座的两侧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提把。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一侧的两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排水管。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盖的长度为600mm,所述上盖的宽度为400mm,所述上盖的厚度为42mm,所述培养孔的直径为110mm。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衬的长度为585.5mm,所述内衬的宽度为335.5mm。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长度为600mm,所述底座的宽度为400mm,所述底座的高度为180mm。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培养筐主体由聚丙烯材质制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一种新型蘑菇培养用筐,该培养筐主体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使菌包固定在周转筐中,随着出菇,菌包缩小,出菇面可自动保持同一平面,且该菌包码放也可以采用机械进行,大大节省人工。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上盖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的上盖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技术的上盖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本技术的内衬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9为本技术的内衬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10为本技术的内衬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11为本技术的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12为本技术的底座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13为本技术的底座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培养筐主体;2、上盖;201、培养孔;202、第一提把;203、通槽;204、卡块;3、内衬;301、弧形固定框;302、固定杆;4、底座;401、第二提把;402、连接杆;403、排水管;40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
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蘑菇培养用筐的技术方案:
[0028]根据图1
‑
13所示,包括培养筐主体1,培养筐主体1由上盖2、内衬3和底座4,底座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内衬3,底座4的顶端盖设有上盖2,上盖2与底座4之间设置有卡合机构,上盖2顶端两侧等距开设有多个培养孔201,上盖2的两侧等距固定设有多个第一提把202,上盖2的中部开设有通槽203,上盖2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弹性卡块204,内衬3由弧形固定框301和固定杆302组成,弧形固定框301的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固定杆302,底座4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04,两个卡块204与对应卡槽404嵌设连接,底座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杆402,底座4的两侧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提把401,该培养筐主体1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使菌包固定在周转筐中,随着出菇,菌包缩小,出菇面可自动保持同一平面,且该菌包码放也可以采用机械进行,大大节省人工。
[0029]根据图1、图5、图8和图11所示,底座4一侧的两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排水管403,上盖2的长度为600mm,上盖2的宽度为400mm,上盖2的厚度为42mm,培养孔201的直径为110mm,内衬3的长度为585.5mm,内衬3的宽度为335.5mm,底座4的长度为600mm,底座4的宽度为400mm,底座4的高度为180mm,培养筐主体1由聚丙烯材质制成。
[0030]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新型蘑菇培养用筐,在使用该培养筐主体1时,可使菌包固定在周转筐中,随着出菇,菌包缩小,出菇面可自动保持同一平面,且该菌包码放也
可以采用机械进行,大大节省人工,取代传统的菇铁管架、竹竿架或网格架一层一层码放,能够有效避免采摘时只能用人工一根一根去采,无法实现出菇整齐,位置不固定,不能采用自动化设备采摘的问题。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蘑菇培养用筐,包括培养筐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筐主体(1)由上盖(2)、内衬(3)和底座(4),所述底座(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内衬(3),所述底座(4)的顶端盖设有上盖(2),所述上盖(2)与底座(4)之间设置有卡合机构,所述上盖(2)顶端两侧等距开设有多个培养孔(201),所述上盖(2)的两侧等距固定设有多个第一提把(202),所述上盖(2)的中部开设有通槽(203),所述上盖(2)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弹性卡块(204),所述内衬(3)由弧形固定框(301)和固定杆(302)组成,所述弧形固定框(301)的内部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固定杆(302),所述底座(4)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卡槽(404),两个所述卡块(204)与对应卡槽(404)嵌设连接,所述底座(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连接杆(402),所述底座(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峰,邱桂栋,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欧朗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