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电纳米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827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擦电纳米发电装置,包括支撑板和与之固定连接的活动框架,活动框架内设有凸轮,凸轮与传动装置连接,活动框架两侧分别固定第一电正性摩擦层和第二电负性摩擦层,第一电正性摩擦层与第一电负性摩擦层相对安装,第二电负性摩擦层与第二电正性摩擦层相对安装,第一电负性摩擦层与第二电正性摩擦层固定在支撑板上,第一电正性摩擦层、第一电负性摩擦层、第二电负性摩擦层和第二电正性摩擦层上均设有锯齿结构,第一电正性摩擦层上设有第一电极层,第一电负性摩擦层上设有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正性摩擦层上设有第三电极层,第二电负性摩擦层上设有第四电极层,其优点在于,增大摩擦层的接触面积,提高电荷量。提高电荷量。提高电荷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电纳米发电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发电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摩擦电纳米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摩擦电纳米发电机中的两层聚合物主要用来摩擦起电,所以一般选用摩擦起电量较好的材料,在摩擦起电层外会有一层用于传输电荷的电极材料。现有的摩擦电纳米发电机都是针对于提高摩擦带电量进行的改进,但是摩擦起电量增加之后,用于传感器或LED灯等器件时,传统的一对摩擦层所产生的电量较少,很难满足功率偏高一点的电子元器件,另外当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摩擦电纳米发电机没有工作输出,就会导致器件停止工作,造成工作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在增加摩擦层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在电负摩擦层中加入了储能层,不仅能够保持原有的摩擦起电量,同时还能暂时存储一定的电荷来提高背电极的感应电荷数量,最终以增加电输出,并且采用一种新型结构,能够收集周围环境中的风能和旋转类机械能。其技术方案为,
[0004]一种摩擦电纳米发电装置,包括支撑板和与之固定连接的活动框架,所述活动框架内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活动框架两侧分别固定第一电正性摩擦层和第二电负性摩擦层,所述第一电正性摩擦层与第一电负性摩擦层相对安装,所述第二电负性摩擦层与第二电正性摩擦层相对安装,所述第一电负性摩擦层与第二电正性摩擦层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一电正性摩擦层、第一电负性摩擦层、第二电负性摩擦层和第二电正性摩擦层上均设有锯齿结构,所述第一电正性摩擦层上设有第一电极层,第一电负性摩擦层上设有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正性摩擦层上设有第三电极层,第二电负性摩擦层上设有第四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第三电极层之间用导线连接,第二电极层和第四电极层之间用导线连接。
[000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活动框架两侧设分别设有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所述左连接轴穿过第一电负性摩擦层与第三电正性摩擦层连接,所述右连接轴通过第二电正性摩擦层与第四电负性摩擦层连接,与所述第三电正性摩擦层相对的方向上设置第三电负性摩擦层,所述第三电负性摩擦层固定在支撑板上,与所述第四电负性摩擦层相对的位置设置第四电正性摩擦层,所述第四电正性摩擦层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三电正性摩擦层上设有第五电极层,所述第三电负性摩擦层上设有第六电极层,所述第四电正性摩擦层上设有第七电极层,所述第四电负性摩擦层上设有第八电极层,所述第五电极层、七电极层通过导线与第一电极层和/或第三电极层连接,所述第六电极层、第八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和/或第四电极层连接。
[000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电正性摩擦层、第三电负性摩擦层、第四电负性摩擦层和第四电正性摩擦层上均设有锯齿结构。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负性摩擦层、第二电负性摩擦层、第三电负性摩擦层和第四电负性摩擦层内设有储能层,所述储能层由储能材质的纳米颗粒构成。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第四电极层分别固定在活动框架两侧,所述第二电极层与固定板一连接,所述第三电极层与固定板二连接,所述第五电极层与固定板三连接,所述第六电极层与固定板四连接,所述第七电极层与固定板五连接,所述第八电极层与固定板六连接,所述左连接轴穿过固定板一与固定板三连接,所述固定板一、固定板四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右连接轴穿过固定板二与固定板六连接,所述固定板二、固定板五固定在支撑板上。
[0009]有益效果
[0010]1.增加摩擦层以及增大摩擦面积,提高带电量。
[0011]2.在电负摩擦层中加入了储能层,不仅能够保持原有的摩擦起电量,同时还能暂时存储一定的电荷来提高背电极的感应电荷数量,最终以增加电输出。
[0012]3.增加风轮,可以收集风能,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主视图;
[0014]图2为图1中A

A的剖视图;
[0015]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0016]图4为图1中C处放大图;
[0017]图5为图1中D处放大图;
[0018]图6为图1中E处放大图;
[0019]图7为图1中F处放大图;
[0020]图8为图1中G处放大图;
[0021]图中,1

固定板四,2

固定板三,3

固定板一,4

活动框架,5

固定板二,6

固定板六,7

固定板五,8

右连接轴,9

左连接轴,10

凸轮,11

风轮,12

支撑板,13

固定件,14

储能层,101

第六电极层,102

第三电负性摩擦层,201

第五电极层,202

第三电正性摩擦层,301

第二电极层;302

第一电负性摩擦层,401

第一电极层,402

第一电正性摩擦层,411

第四电极层,412

第二电负性摩擦层,501

第三电极层,502

第二电正性摩擦层,601

第八电极层,602

第四电负性摩擦层,701

第七电极层,702

第四电正性摩擦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23]一种摩擦电纳米发电装置,包括支撑板12和与之固定连接的活动框架4,所述活动框架4内设有凸轮10(凸轮为五边形,外接圆半径为30mm,厚为55mm),所述凸轮10与传动装置(为凸轮提供动力,如风轮11)连接,所述活动框架4两侧分别固定第一电极层401和第四电极层411,第一电极层401与第一电正性摩擦层402固定连接,第四电极层411与第二电负
性摩擦层4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正性摩擦层402与第一电负性摩擦层302相对安装,所述第二电负性摩擦层412与第二电正性摩擦层502相对安装,所述第一电负性摩擦层302与第二电正性摩擦层502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活动框架4两侧设分别设有左连接轴9和右连接轴8,所述左连接轴9穿过第一电负性摩擦层302与第三电正性摩擦层202连接,所述右连接轴8通过第二电正性摩擦层502与第四电负性摩擦层602连接,与所述第三电正性摩擦层202相对的方向上设置第三电负性摩擦层102,与所述第四电负性摩擦层602相对的位置设置第四电正性摩擦层702,所述第一电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电纳米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和与之固定连接的活动框架,所述活动框架内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传动装置连接,所述活动框架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正性摩擦层和第二电负性摩擦层,所述第一电正性摩擦层与第一电负性摩擦层相对安装,所述第二电负性摩擦层与第二电正性摩擦层相对安装,所述第一电负性摩擦层与第二电正性摩擦层固定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一电正性摩擦层、第一电负性摩擦层、第二电负性摩擦层和第二电正性摩擦层上均设有锯齿结构,所述第一电正性摩擦层上设有第一电极层,第一电负性摩擦层上设有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正性摩擦层上设有第三电极层,第二电负性摩擦层上设有第四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第三电极层之间用导线连接,第二电极层和第四电极层之间用导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电纳米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框架两侧设分别设有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所述左连接轴穿过第一电负性摩擦层与第三电正性摩擦层连接,所述右连接轴通过第二电正性摩擦层与第四电负性摩擦层连接,与所述第三电正性摩擦层相对的方向上设置第三电负性摩擦层,所述第三电负性摩擦层固定在支撑板上,与所述第四电负性摩擦层相对的位置设置第四电正性摩擦层,所述第四电正性摩擦层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三电正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康王优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