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拉杆球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8002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拉杆球节,包括壳体和球销;壳体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颗粒状的缓冲层;球销包括球头和销杆;外壳体具有可容纳内壳体的第一腔室,内壳体布置在第一腔室中,缓冲层均匀分布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内壳体具有可容纳球头的第二腔室;壳体开设有贯通第二腔室的开口,球头布置在第二腔室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转向拉杆球节,润滑油依次通过注油孔、第一腔室、渗油孔渗入第二腔室内部球头与内壳体内侧壁得以润滑,降低二者之间因相对应转动产生的磨损和震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均匀布置缓冲层,消除或减弱震动对球头的影响,使传动过程更加平稳;缓冲层位于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可减轻来自球头各个方向的作用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拉杆球节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拉杆球节。

技术介绍

[0002]转向拉杆是汽车转向机构中的重要零件,它直接影响汽车操纵的稳定性、运行的安全性和轮胎的使用寿命。转向拉杆分为两类,即转向直拉杆与转向横拉杆。转向直拉杆承担着把转向摇臂的运动传递给转向节臂的任务;转向横拉杆则是转向梯形机构的底边,是确保左右转向轮产生正确运动关系的关键部件。
[0003]传统的转向拉杆外壳与拉杆球头之间的连接安装十分复杂麻烦,汽车转向拉杆在传动过程中,随着车辆的行驶会产生振动,产生的振动会严重影响汽车拉杆球头,导致拉杆球头损伤,并且不方便注入润滑油,加剧球头与外壳的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转向拉杆球节。
[000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转向拉杆球节,包括壳体和球销;壳体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颗粒状的缓冲层;球销包括球头和销杆;
[0006]外壳体具有可容纳内壳体的第一腔室,内壳体布置在第一腔室中,缓冲层均匀分布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内壳体具有可容纳球头的第二腔室;壳体开设有贯通第二腔室的开口,球头布置在第二腔室中,销杆由开口伸出壳体外部;
[0007]外壳体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由堵头封堵,内壳体开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渗油孔;注油孔、第一腔室、渗油孔、第二腔室依次贯通。
[0008]优选地,颗粒状的缓冲层为弹性球体。
[0009]优选地,还包括密封环,密封环布置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用于阻隔开口与第一腔室。
[0010]优选地,还包括多个滚珠,滚珠滚动安装在第二腔室的内侧壁上且均匀分布,球头与滚珠滚动接触。
[0011]优选地,开口的横截面积沿径向由内而外逐渐增大。
[0012]优选地,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布置在外壳体与球销连接处的外缘,且与球销和外壳体固定连接,用于防止异物进入壳体内。
[0013]优选地,密封件包括套管、第一法兰连接件、第二法兰连接件和波纹管;第一法兰连接件、波纹管、第二法兰连接件和套管依次同轴套设在销杆上,波纹管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法兰连接件和第二法兰连接件密封安装在外壳体与套管上,套管外端与销杆螺纹密封连接。
[0014]优选地,套管的横截面积由球头指向销杆逐渐减小。
[0015]优选地,外壳体由螺纹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成。
[0016]优选地,内壳体由螺纹连接的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组成。
[0017]本技术中,所提出的转向拉杆球节,润滑油依次通过注油孔、第一腔室、渗油孔渗入第二腔室内部球头与内壳体内侧壁得以润滑,降低二者之间因相对应转动产生的磨损和震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均匀布置有颗粒状的缓冲层,消除或减弱震动对球头的影响,可使传动过程更加平稳,提高驾驶体验;缓冲层位于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可以减轻来自球头各个方向的作用力,该转向拉杆球节耐磨损、减震功能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转向拉杆用球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转向拉杆用球节的A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转向拉杆用球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3所示,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转向拉杆用球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转向拉杆用球节的A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转向拉杆用球节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参照图1

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转向拉杆球节,包括壳体1和球销2;壳体1包括外壳体11、内壳体12和颗粒状的缓冲层13;球销2包括球头21和销杆22;
[0023]外壳体11具有可容纳内壳体12的第一腔室113,内壳体12布置在第一腔室113中,缓冲层13均匀分布在内壳体12和外壳体11之间,内壳体12具有可容纳球头21的第二腔室123;壳体1开设有贯通第二腔室123的开口14,球头21布置在第二腔室123中,销杆22由开口14伸出壳体1外部;
[0024]外壳体11开设有注油孔114,注油孔114由堵头17封堵,内壳体12开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渗油孔124;注油孔114、第一腔室113、渗油孔124、第二腔室123依次贯通。
[0025]本实施例的转向拉杆球节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拆卸堵头17,打开注油孔114,将润滑油通过注油孔114注入第一腔室113内,缓冲层13为颗粒状,任意相邻两个颗粒之间具有缝隙,润滑油通过缝隙渗入到内壳体12外表面上,同时在内壳体12受到来自球头21的压力时,内壳体12与外壳体11的相对运动对颗粒状的缓冲层13产生挤压作用,颗粒产生变形,进一步提高了润滑油的渗透速度,内壳体12外表面的润滑油通过渗油孔124进入第二腔室123内,球头21与内壳体12内侧壁得以润滑,降低二者之间因相对应转动产生的磨损和震动;内壳体12与外壳体11之间均匀布置有颗粒状的缓冲层13,当球销2受到来自车辆行驶产生的震动时,球头21与壳体1之间因相互作用力产生震动,因缓冲层13的缓冲得以减轻,消除或减弱震动对球头21的影响,可使传动过程更加平稳,提高驾驶体验;缓冲层13位于内壳体12和外壳体11之间,以使球头21对内壳体12无论产生哪个方向的作用力,都可以因缓冲层13得以减轻,减震效果好,可以减轻来自球头21各个方向的作用力。
[0026]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转向拉杆球节,润滑油依次通过注油孔114、第一腔室
113、渗油孔124渗入第二腔室123内部球头21与内壳体12内侧壁得以润滑,降低二者之间因相对应转动产生的磨损和震动;内壳体12与外壳体11之间均匀布置有颗粒状的缓冲层13,消除或减弱震动对球头21的影响,可使传动过程更加平稳,提高驾驶体验;缓冲层13位于内壳体12和外壳体11之间,可以减轻来自球头21各个方向的作用力,该转向拉杆球节耐磨损、减震功能强。
[0027]参照图2,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颗粒状的缓冲层13为弹性球体。任意相邻两个弹性球体沿各个方向的间隙大小相同,以使润滑油可以均匀渗透。
[0028]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环16,密封环16布置在内壳体12与外壳体11之间,用于阻隔开口14与第一腔室113。防止润滑油直接通过第一腔室113由开口14流出,导致渗入第二腔室123的润滑油减少。
[0029]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滚珠15,滚珠15滚动安装在第二腔室123的内侧壁上且均匀分布,球头21与滚珠15滚动接触。滚珠15与内壳体12和球头21之间均为滚动摩擦,通过滚珠15降低了球头21与内壳体1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球头21的磨损。
[0030]进一步地,开口14的横截面积沿径向由内而外逐渐增大。当球销2受外力转动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拉杆球节,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球销(2);壳体(1)包括外壳体(11)、内壳体(12)和颗粒状的缓冲层(13);球销(2)包括球头(21)和销杆(22);外壳体(11)具有可容纳内壳体(12)的第一腔室(113),内壳体(12)布置在第一腔室(113)中,缓冲层(13)均匀分布在内壳体(12)和外壳体(11)之间,内壳体(12)具有可容纳球头(21)的第二腔室(123);壳体(1)开设有贯通第二腔室(123)的开口(14),球头(21)布置在第二腔室(123)中,销杆(22)由开口(14)伸出壳体(1)外部;外壳体(11)开设有注油孔(114),注油孔(114)由堵头(17)封堵,内壳体(12)开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渗油孔(124);注油孔(114)、第一腔室(113)、渗油孔(124)、第二腔室(123)依次贯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拉杆球节,其特征在于,颗粒状的缓冲层(13)为弹性球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拉杆球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环(16),密封环(16)布置在内壳体(12)与外壳体(11)之间,用于阻隔开口(14)与第一腔室(1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拉杆球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滚珠(15),滚珠(15)滚动安装在第二腔室(123)的内侧壁上且均匀分布,球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赚朱启武陈家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强兴精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