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的铸造型砂回收储存装置,包括料仓、分级筛Ⅰ、提升装置、储存塔,料仓上部设有进砂口并与型砂粉碎装置连通且底部设有出砂口并与分级筛Ⅰ连通,分级筛Ⅰ尾端设有排渣口、排砂口Ⅰ,排渣口下方设有渣框,排砂口Ⅰ还连接有分级筛Ⅱ,分级筛Ⅱ尾端下部设有排粉口且上部设有排砂口Ⅱ,排砂口Ⅱ下方设有储砂箱,储存塔竖直设于料仓一侧,提升装置的提升管延伸至储砂箱中且排砂管伸入到储存塔中,储存塔底部还设有放砂阀,放砂阀底端与输砂绞龙的入口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级分级筛以筛选粉碎后的型砂,实现型砂的除杂、弃粉,合格的型砂储存在储存塔待用,具有结构简单、回收质量稳定、粉尘污染小、能耗低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环保的铸造型砂回收储存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压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回收质量稳定、粉尘污染小、能耗低的绿色环保铸造型砂回收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型砂是铸造中用来造型的材料,一般由铸造用原砂、型砂粘结剂和辅加物等造型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铸造因生产效率及材料利用率高、铸件性能好、易于实现复杂型面等优势,在装备制造业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铸件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型砂铸造占其中的绝大部分(约80%)。而由于型砂铸造每生产1t铸件产生约1.2t的废旧砂,因此每年都会产出巨量的铸造废旧砂,不仅占用大量的场地堆放,造成型砂资源的浪费,且随意堆放会造成扬尘污染空气,而且其中有害的粘结剂还会经雨水浸蚀而污染水源,故而必须对铸造废旧砂进行有效的治理。在铸造废旧砂的治理中,较为有效且可行的方法是对废旧砂进行处理,然后作为型砂循环利用。但是,由于型砂在铸造生产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因型砂的质量不好而造成的铸件废品约占铸件总废品的30~50%。因此,如何提高铸造废旧砂的处理质量,及有效减低处理过程中的粉尘污染,从而提高再生型砂质量的稳定性,对铸造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0003]铸造废旧型砂由于成分复杂、种类多样,为了提高废旧型砂的再利用效率,目前部分采用传统的机械法再生,还有一部分如水玻璃砂、树脂砂等铸造产生的废旧砂,必须采用热法再生工艺才能得到回用。但无论采用机械法,还是热法再生后的型砂,由于粘结剂、辅加物的存在,以及铸造中的铁杂质混入,都会导致型砂粗细不同,还存在部分粉末化的型砂,因此都必须清除才能保证型砂的质量,从而保证铸件的质量。现有技术中,对于大颗粒型砂及铁杂质,一般采用过滤网和磁性滚轮进行去除,处理后的型砂虽然能够基本满足铸造要求,但由于其中粉末化型砂存的在,不仅会影响型砂造型时的流动性,也会影响型砂铸造时的透气性,从而会导致铸造合格率难以提高。为此,也有采用多次筛分或螺旋分级的方法,但多次筛分一般采用人工筛分,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扬尘的环境也会损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螺旋分级虽然筛分的较为细致,得到不同粒度的型砂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但螺旋分级时的能耗较高,且防尘机构较为复杂,只能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废旧砂再生。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废旧砂粉碎等前处理,与中间的筛分及后期的储存往往脱节,形成各自的独立流程,不仅占用大量的场地,而露天堆放易污染,且容器存储后的衔接转运不便,会降低回收的效率和增加泄漏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回收质量稳定、粉尘污染小、能耗低的绿色环保铸造型砂回收储存装置。
[0005]本技术是这些实现的:包括料仓、分级筛Ⅰ、提升装置、储存塔,所述料仓的上部设置有进砂口并与型砂粉碎装置连通,所述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出砂口并与底部密闭的分
级筛Ⅰ的进料端连通,所述分级筛Ⅰ的尾端设置有排渣口、排砂口Ⅰ,所述排渣口下方设置有渣框,所述排砂口Ⅰ还连接有密闭的分级筛Ⅱ,所述分级筛Ⅱ的尾端下部设置有排粉口且上部设置有排砂口Ⅱ,所述排砂口Ⅱ的下方设置有储砂箱,所述储存塔竖直设置于料仓的一侧,所述提升装置的提升管延伸至储砂箱中且排砂管伸入到储存塔中,所述储存塔的底部还设置有放砂阀,所述放砂阀的底端与输砂绞龙的入口管连通。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7]1、本技术通过设置两级衔接且密闭的分级筛,以筛选粉碎后的型砂,不仅实现型砂的除杂、弃粉,从而有效提高回收后型砂的质量稳定性,而密闭的分级筛还能避免筛分过程中粉尘泄漏造成的污染,且分级筛的筛分相比螺旋分级的耗能更低,还能通过简单可靠的结构实现密闭防尘。
[0008]2、本技术通过在分级筛前设置料仓暂存粉碎等前处理后的初级型砂,然后在分级筛后设置储存合格型砂的储存塔,并通过提升装置将筛分后的型砂提升到储存塔中,从而形成连续的暂存、筛分及储存衔接,不仅相比人工分次筛分效率高、污染小,而且可及时存储前处理的初级型砂,以及存储再生的型砂待用,避免了大量场地的占用,还能有效避免粉尘污染。
[0009]3、本技术在排砂口Ⅱ的下方设置自分级筛Ⅱ一侧向提升装置的提升管倾斜向下的磁性板或磁性滚轮,可无能耗或低能耗的情况下去除筛分后型砂中夹杂的铁质,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回收型砂的质量,有效保证铸造的合格率。
[001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回收质量稳定、粉尘污染小、能耗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之俯视图;
[0013]图3为图1之右视图;
[0014]图4为图1之储砂箱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5为图1之储砂箱结构示意图二;
[0016]图中:1
‑
料仓,2
‑
分级筛Ⅰ,2A
‑
排渣口,2B
‑
机架,2C
‑
弹簧,2D
‑
振动电机,2E
‑
导渣通道,3
‑
提升装置,4
‑
储存塔,4A
‑
放砂阀,5
‑
渣框,6
‑
分级筛Ⅱ,6A
‑
排粉口,6B
‑
排砂口Ⅱ,7
‑
储砂箱,8
‑
输砂绞龙,9
‑
磁性板,10
‑
导向板,11
‑
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8]图1、2和3所示,本技术包括料仓1、分级筛Ⅰ2、提升装置3、储存塔4,所述料仓1的上部设置有进砂口并与型砂粉碎装置连通,所述料仓1的底部设置有出砂口并与底部密闭的分级筛Ⅰ2的进料端连通,所述分级筛Ⅰ2的尾端设置有排渣口2A、排砂口Ⅰ,所述排渣口2A下方设置有渣框5,所述排砂口Ⅰ还连接有密闭的分级筛Ⅱ6,所述分级筛Ⅱ6的尾端下部设置有排粉口6A且上部设置有排砂口Ⅱ6B,所述排砂口Ⅱ6B的下方设置有储砂箱7,所述储
存塔4竖直设置于料仓1的一侧,所述提升装置3的提升管延伸至储砂箱7中且排砂管伸入到储存塔4中,所述储存塔4的底部还设置有放砂阀4A,所述放砂阀4A的底端与输砂绞龙8的入口管连通。
[0019]如图4所示,所述储砂箱7在排砂口Ⅱ6B的下方设置有自分级筛Ⅱ6一侧向提升装置3的提升管倾斜向下的磁性板9或磁性滚轮。
[0020]如图5所示,所述储砂箱7内自上而下至少设置有两层的磁性板9且两层磁性板9之间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并交错的导向板10。
[0021]所述储砂箱7的两侧壁分别对应设置有倾斜向下的插槽,所述磁性板9和/或导向板10插入在储砂箱7的插槽内。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环保的铸造型砂回收储存装置,包括料仓(1)、分级筛Ⅰ(2)、提升装置(3)、储存塔(4),所述料仓(1)的上部设置有进砂口并与型砂粉碎装置连通,所述料仓(1)的底部设置有出砂口并与底部密闭的分级筛Ⅰ(2)的进料端连通,所述分级筛Ⅰ(2)的尾端设置有排渣口(2A)、排砂口Ⅰ,所述排渣口(2A)下方设置有渣框(5),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砂口Ⅰ还连接有密闭的分级筛Ⅱ(6),所述分级筛Ⅱ(6)的尾端下部设置有排粉口(6A)且上部设置有排砂口Ⅱ(6B),所述排砂口Ⅱ(6B)的下方设置有储砂箱(7),所述储存塔(4)竖直设置于料仓(1)的一侧,所述提升装置(3)的提升管延伸至储砂箱(7)中且排砂管伸入到储存塔(4)中,所述储存塔(4)的底部还设置有放砂阀(4A),所述放砂阀(4A)的底端与输砂绞龙(8)的入口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绿色环保的铸造型砂回收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砂箱(7)在排砂口Ⅱ(6B)的下方设置有自分级筛Ⅱ(6)一侧向提升装置(3)的提升管倾斜向下的磁性板(9)或磁性滚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绿色环保的铸造型砂回收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砂箱(7)内自上而下至少设置有两层的磁性板(9)且两层磁性板(9)之间设置有倾斜方向相反并交错的导向板(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绿色环保的铸造型砂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佐明,宁楚亮,李双江,尹久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领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