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金生专利>正文

吊扇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842 阅读:4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调速、定时、遥控功能的吊扇控制器。该控制器将交流电主回路所经过主控电路中的电源开关、整流器、主可控硅、主电源(二极管串)等均为串联接法,调速电路产生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加到主可控硅的栅极以控制其导通和截止,当主可控硅导通时,交流电压形成通路(即主回路)使吊扇得电运转,当主可控硅截止时,吊扇断电依靠惯性运转,通过改变主可控硅在单位时间内的通断比,吊扇的速度就得到了改变,定时电路与遥控电路输出的脉冲可控制主电源的通断,主电源导通则调速电路得电使吊扇正常工作,主电源断开则调速电路失电使吊扇停止工作,实现了定时、遥控等附加功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吊扇速度调节的控制装置,尤其是具有定时、遥控附加功能的吊扇控制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吊扇控制器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电抗式,采用变压器抽头分压降压来改变加到吊扇上的电压,以达到速度调节的目的。这种方法功能单一且只能用来调速,无法加入定时遥控等附加功能。第二种是相移式,这种方法是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由于元器件直接接入交流电回路,致使有些元器件工作不可靠,功能单一且只能用来调速,不能加入定时、遥控等附加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吊扇控制器,它不但能调节吊扇速度大小,还有定时、遥控等附加功能,且该装置单线串联于交流电源和吊扇所组成的回路中,实现了与传统电抗式调速器相同的接线方式,便于普及推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为保证该控制器与吊扇串联接入交流电源,将交流电主回路所经过主控电路中的电源开关、整流器、主可控硅、主电源(二极管串)等均为串联接法,调速电路产生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加到主控电路中主可控硅的栅极,以控制主可控硅的导通和截止。当主可控硅导通时,交流电压经主控电路中电源开关、整流器、主可控硅、主电源(二极管串)形成通路(即主回路),使吊扇得电运转,当主可控硅截止时,使吊扇断电依靠惯性运转,循环往复。通过改变主控电路中主可控硅在单位时间内的通断比,即改变了加到吊扇上单位时间内的周波数,吊扇的速度就得到了改变。交流电经整流器输出的脉动直流电一路(主电源支路)经启动器、二极管串产生一个2V以上的直流电压即主电源为调速电路供电。启动器由启动开关、启动可控硅、次可控硅分别并联后再与主分压限流电阻串联组成,当启动开关按下即接通主电源且调速电路得电工作,同时复位开关也接通(启动开关与复位开关为同一个2D2W按钮式开关),使定时电路与遥控电路复位(初始状态为高电平),定时与遥控电路初始状态的高电平信号通过与非门使主控电路中的次可控硅导通且维持主电源工作。交流电经整流器输出的脉动直流电的另一路(付电源支路)经次分压限流电阻、隔离二极管后接入主电源(二极管串)的第一个二极管的负极,利用主电源(二极管串)的共用部分产生了比主电源稍低的次电源为定时与遥控电路供电,定时电路与遥控电路输出的控制脉冲信号分别通过同一与非门加到主控电路中次可控硅的栅极,以控制主电源的通断。当主电源导通时调速电路得电工作,当主电源截止时调速电路失电停止工作使主可控硅截止,交流电主回路断开吊扇停止运转,遥控电路的高电平输出脉冲经复位电容串接后可使定时电路复位端与遥控电路的复位端强制复位,并加到启动可控硅(单向可控硅)的栅极使其导通,主电源随之建立且调速电路得电工作,吊扇下常工作,实现了定时、遥控等附加功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调节吊扇速度的同时,实现了对吊扇的定时控制和遥控功能,电路及元器件的可靠性有很大的提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原理图。图中K1、电源开关,K2-1、启动开关,K2-2、复位开关,V1~V4、V8~V16、二极管,V5、主可控硅(双向可控硅),V6、次可控硅(双向可控硅),V7、启动可控硅(单向可控硅),R1~R2、分压限流电阻,C1~C3、滤波电容,C4、复位电容,IC1-1、与非门电路,调速电路,定时电路,遥控电路等,M为外接吊扇,~为外接交流电源。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主控电路由电源开关K1、整流器V1~V4、启动器K2-1、V6、V7、R1,主可控硅V5、主电源V9~V16,次电源R2、V8、C2及主电源中的V10~V16(共用部分),滤波电容C1、C3,复位开关K2-2等组成。交流电源的火线经吊扇M串联接入本实例主控电路的O端,然后与电源开关K1串联后接入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整流器的另一个交流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零线直接连接于P端。二极管V1~V4组成整流器,将OP端送入的交流电变成脉动直流电。启动开关K2-1与启动可控硅(单向可控硅)V7及次可控硅(双向可控硅)V6分别并联后再与主分压限流电阻R1串联组成启动器,其中次可控硅V6的主电极与启动可控硅V7的阳极、启动开关K2-1的一端、主分压限流电阻R1的一端共接于一点(C点),而次可控硅V6的次电极与启动可控硅V7的阴极、启动开关K2-1的另一端、主电源的正输出端共接于一点(B点),启动器与主可控硅(双向可控硅)V5并联后再与整流器、主电源串联,整流器的输出电压经电阻R1分压限流后,若这时启动开关K2-1按下(闭合),则此电压经启动开关K2-1加到二极管串V9~V16即3个以上的二极管串联组成的主电源,电容C1为辅助滤波作用且与二极管串(主电源)并联,主电源作为调速电路供电电源。主回路中的主可控硅V5的主电极与整流器的正输出端、主分压限流电阻R1的一端、次分压限流电阻R2的一端共接于一点(A点),主可控硅V5的次电极与启动器中次可控硅V6的次电极、启动可控硅V7的阴极、启动开关K2-1的另一端、主电源(二极管串)的正输出端连接于B点,主可控硅V5的栅极与调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整流器的负输出端与主电源(二极管串)的负端均接地。另一路(次电源支路)的次分压限流电阻R2的一端与整流器的正输出端连接,其另一端与隔离二极管V8的正极连接,次滤波电容C2的正极与隔离二极管V8的负极、主电源(二极管串)的第一个二极管的负极共接于一点(E点),次滤波电容C2的负极与主电源的负极均接于地,而利用主电源(二极管串)的共用部分在E点产生了比主电源稍低的次电源作为定时、遥控电路的供电电源,滤波电容C3与整流器的两个交流输入端并联,复位开关K2-2与启动开关K2-1为同一个2D2W按钮式开关,复位开关K2-2的一端与主控电路中次电源的正输出端(E点)连接,复位开关K2-2的另一端与遥控电路的输出端、复位电容C4的一端、定时电路的复位端、遥控电路的复位端共接于一点(D点)。调速电路由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发生器组成,其输出端直接与主控电路中主可控硅V5的栅极连接。定时电路由时间脉冲信号发生器组成,其输出端接入与非门电路IC1-1的第一输入端。遥控电路输出端的第一路接入同一与非门电路IC1-1的第二输入端,与非门电路IC1-1的输出端与主控电路中次可控硅的栅极连接,遥控电路同一输出端的第二路还与启动可控硅(单向可控硅)V7的栅极连接,遥控电路同一输出端的第三路经复位电容C4串接后与复位开关K2-2的一端、定时电路的复位端、遥控电路的复位端共接于一点(D点)。权利要求1.一种吊扇控制器,其特征是该控制器由主控电路、调速电路、定时电路、遥控电路、与非门电路、复位电容组成,且该控制器单线串联在交流电源与吊扇组成的回路中。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扇控制器,其特征是主控电路由整流器、主可控硅、启动器、主电源、次电源、复位开关组成,且与交流电源、吊扇成单线串联连接方式。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扇控制器,其特征是调速电路由占空比可调的脉冲信号发生器组成,其输出端直接与主控电路中主可控硅的栅极连接。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扇控制器,其特征是定时电路由时间脉冲信号发生器组成,其输出端接入与非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扇控制器,其特征是遥控电路输出端的第一路接入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扇控制器,其特征是该控制器由主控电路、调速电路、定时电路、遥控电路、与非门电路、复位电容组成,且该控制器单线串联在交流电源与吊扇组成的回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生
申请(专利权)人:陈金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