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化夹装装置,包括输送台、移动机构、支撑架和夹装组件;所述夹装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夹装组,所述夹装组包括夹装夹具和升降件,升降件包括升降支座和电机,通过电机推动夹装夹具上升或下降;夹装夹具用于夹装平坦的物料,然后通过电机推动夹装夹具上升或下降,以满足物料的波浪形要求,每个夹装夹具装配有一个升降件,可满足不同规格需求,实用性高;通过移动机构驱动第二支撑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满足不同宽度的物料装夹需求,无需配置不同规格的模具框架,降低生产成本,操作便捷,解放人力;第一夹紧块与第二夹紧块相邻设置并配合错位夹紧物料,增加物料的夹装稳固性,传感器保证夹装组件的夹装精准度。精准度。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化夹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地毯生产技术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化夹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逐渐普及到家家户户。
[0003]汽车地毯是汽车内部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汽车内饰的需求和品位不断的提高,对汽车地毯的实用性、舒适性、美观性等方面的综合性能和设计理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4]现有装置CN 201521035852.0 提供一种汽车地毯成型的气动夹料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地面的一个矩形框,在矩形框内装有一个夹料框,夹料框的两端安装有用于对地毯进行定位的定位电机,在定位电机上安装有定位钉,且夹料框的四个角各安装有一个导向柱和一个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装在导向柱上;夹料框由复位弹簧托至整个模具的最高点,且带定位钉的定位电机处于打开状态,当地毯面料烘烤完成以后,由两个人,每人拉住面料的一个角固定于夹料框的前端,再操作夹料框前端的定位电机下压,固定前端的面料,然后用同理的方法固定住面料的另一端和左右两边后,上模下压成型。
[0005]但是上述专利仍存在以下缺点:
[0006]当汽车地毯需要生产成波浪形时上述专利明显不适用,并且不能适应各种不同波浪形状的产品,实用性不高;且一种模具需要准备一种框架,生产成本高,操作复杂,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化夹装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实用性差、不适用于生产波浪形汽车地毯、以及生产成本高、操作复杂浪费人力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柔性化夹装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输送台、移动机构、支撑架和夹装组件;
[0009]所述输送台上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输送台的长度方向一致;
[0010]所述支撑架包括结构均为矩形块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在所述输送台上位于传送带的宽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输送台上位于传送带的宽度另一侧,且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互相平行;
[0011]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位于第一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位于第二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一夹装组件,使得第一、第二支撑架上的夹装组件互相对称;
[0012]所述夹装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夹装组,所述夹装组包括夹装夹具和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包括升降支座和电机,所述升降支座设置在所述第一、二支撑架上,所述电机设置在升降支座上,所述夹装夹具包括夹装支座、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夹装电机,所述第一夹板设置在夹装支座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夹板滑动设置在夹装支座上位于第一夹板的下
方,所述第一夹板的底面为尖锐结构,所述第二夹板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所述尖锐结构的凹槽,所述夹装电机与第二夹板连接,驱动其夹紧物料,所述夹装支座设置在电机上,通过电机推动夹装夹具上升或下降;
[0013]在输送台上位于所述支撑架的长度两侧以及中间位置处均连接一移动机构,同步进行所述移动机构,驱动第二支撑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
[0014]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为丝杆步进电机,使得第二支撑架的线性运动更加精密。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二支撑架的中部位于夹装组件之间还安装有传感器,保证夹装组件的夹装精准度。
[0016]进一步的,所述尖锐结构的底部固定第一夹紧块,所述凹槽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夹紧块,第一夹紧块与第二夹紧块相邻设置并配合夹紧物料,增加物料的夹装稳固性。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板底部位于尖锐结构与夹装支座之间还留有第一空间,第二夹板底部位于凹槽与夹装支座之间还留有第二空间,且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连通组成一容纳区,便于夹装物料。
[0018]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夹装组可单独升降,可根据产品形状,单独任意位置停止或运动。
[001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1)本技术中的夹装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夹装组,夹装组包括夹装夹具和升降件,夹装夹具用于夹装平坦的物料,然后通过电机推动夹装夹具上升或下降,以满足物料的波浪形要求,每个夹装夹具装配有一个升降件,可满足不同规格需求,实用性高;
[0021]2)本技术中可通过移动机构驱动第二支撑架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满足不同宽度的物料装夹需求,无需配置不同规格的模具框架,降低生产成本,操作便捷,解放人力;
[0022]3)本技术中第一夹板的尖锐结构的底部固定第一夹紧块,第二夹板的凹槽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夹紧块,第一夹紧块与第二夹紧块相邻设置并配合错位夹紧物料,增加物料的夹装稳固性,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还有容纳区,便于夹装物料边缘位置;
[0023]4)第一、二支撑架的中部位于夹装组件之间还安装有传感器,保证夹装组件的夹装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柔性化夹装装置的主视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柔性化夹装装置的侧视图一。
[0027]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柔性化夹装装置的侧视图二。
[0028]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柔性化夹装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柔性化夹装装置,包括输送台1、移动机构2、支撑架3和夹装组件4。
[0030]输送台1上设有传送带5,传送带5的长度方向与输送台1的长度方向一致。
[0031]支撑架3包括结构均为矩形块的第一支撑架31和第二支撑架32,第一支撑架31固定在输送台1上位于传送带5的宽度一侧,第二支撑架32设置在输送台1上位于传送带5的宽度另一侧,且第一支撑架31和第二支撑架32互相平行。
[0032]第一支撑架31上位于第一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两侧、第二支撑架32上位于第二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一夹装组件4,使得第一、第二支撑架32上的夹装组件4互相对称。
[0033]第一、二支撑架3的中部位于夹装组件4之间还安装有传感器6,保证夹装组件4的夹装精准度。
[0034]夹装组件4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夹装组41。
[0035]夹装组41包括夹装夹具411和升降件412。
[0036]升降件412包括升降支座和电机,电机设置在升降支座上,升降支座设置在第一、二支撑架上。
[0037]夹装夹具411包括夹装支座、第一夹板4111、第二夹板4112和夹装电机。
[0038]第一夹板4111设置在夹装支座的一侧上,第二夹板4112滑动设置在夹装支座上位于第一夹板4111的下方,第一夹板4111的底面为尖锐结构,第二夹板4112的顶部开设有容纳尖锐结构的凹槽,夹装电机与第二夹板4112连接,驱动其夹紧物料。
[0039]尖锐结构的底部固定第一夹紧块4113,凹槽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夹紧块4114,第一夹紧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化夹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台、移动机构、支撑架和夹装组件;所述输送台上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输送台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支撑架包括结构均为矩形块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固定在所述输送台上位于传送带的宽度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输送台上位于传送带的宽度另一侧,且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互相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位于第一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位于第二支撑架的长度方向两侧均设有一夹装组件,使得第一、第二支撑架上的夹装组件互相对称;所述夹装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夹装组,所述夹装组包括夹装夹具和升降件,所述升降件包括升降支座和电机,所述升降支座设置在所述第一、二支撑架上,所述电机设置在升降支座上,所述夹装夹具包括夹装支座、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夹装电机,所述第一夹板设置在夹装支座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夹板滑动设置在夹装支座上位于第一夹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夹板的底面为尖锐结构,所述第二夹板的顶部开设有容纳所述尖锐结构的凹槽,所述夹装电机与第二夹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涌涌,冯建军,顾志伟,朱寿祥,丁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超达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