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活性炭水淬循环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783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再生活性炭水淬循环处理装置,属于环保生产中活性炭再生的技术领域。下料管插进水淬槽中,与水淬槽上方连接的补水管经补水阀、水泵、泵前阀门与水箱连接,溢流管一端与水淬槽上方连接、另一端与水箱连接,水淬槽底部连接带卸炭阀的管路,卸炭阀管路置于振动筛上方,储炭槽置于振动筛下方,振动筛排水管一端与振动筛连接、另一端与水箱连接。优点是结构新颖,采用连续下料和连续循环补水的工作方式,减少人工操作,节省人工成本,振动筛占地面积小,物料装在储炭槽中可以远距离运输,水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水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水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活性炭水淬循环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生产中活性炭再生的
,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活性炭水淬循环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利用木炭、竹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活性炭吸附饱满后需要再生炉高温处理再次活化,在环保类企业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企业生产中活性炭再生连续水淬、水循环利用及场地空间、距离受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再生活性炭水淬循环处理装置,以解决在企业生产中活性炭再生连续水淬、水循环利用及场地空间、距离受限问题。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下料管、水淬槽、卸炭阀、振动筛、补水阀、溢流管、水箱、振动筛排水管、水泵、泵前阀门和储炭槽,其中下料管插进水淬槽中,与水淬槽上方连接的补水管经补水阀、水泵、泵前阀门与水箱连接,溢流管一端与水淬槽上方连接、另一端与水箱连接,水淬槽底部连接带卸炭阀的管路,卸炭阀管路置于振动筛上方,储炭槽置于振动筛下方,振动筛排水管一端与振动筛连接、另一端与水箱连接。
[0005]本技术所述下料管的下端口低于溢流管的端口。
[0006]本技术所述溢流管处于水淬槽内部设置不锈钢过滤网。
[0007]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新颖,采用连续下料和连续循环补水的工作方式,减少人工操作,节省人工成本,振动筛占地面积小,物料装在储炭槽中可以远距离运输,水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使用新型下料管、水淬槽、补水阀5、溢流管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所示,包括下料管1、水淬槽2、卸炭阀3、振动筛4、补水阀5、溢流管6、水箱7、振动筛排水管8、水泵9、泵前阀门10和储炭槽11,其中下料管1插进水淬槽2中,与水淬槽2上方连接的补水管经补水阀5、水泵9、泵前阀门10与水箱7连接,溢流管6一端与水淬槽2上方连接、另一端与水箱7连接,水淬槽2底部连接带卸炭阀3的管路,卸炭阀管路置于振动筛4上方,储炭槽11置于振动筛4下方,振动筛排水管8一端与振动筛4连接、另一端与水箱7连接;
[0011]如图2所示,所述下料管1的下端口低于溢流管6的端口;
[0012]所述溢流管6处于水淬槽内部设置不锈钢过滤网12。
[0013]工作原理
[0014]下料管1、水淬槽2、补水阀5、溢流管6、水箱7、水泵9、泵前阀门10构成水淬系统;卸炭阀3、振动筛4、振动筛排水管8、储炭槽11构成排料系统;
[0015]准备阶段:保证每个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水淬槽、水箱、管路清洁无杂物;
[0016]注水阶段:首先,打开泵前阀门10和补水阀5,启动水泵9,往水淬槽2内注水,当液位到达溢流管6后返回水箱;
[0017]下料阶段:再生活性炭通过下料管1进入水淬槽2,活性炭通过水封隔绝氧气,保证下料管底部置于水中;
[0018]排炭阶段:起动振动筛4,调节卸炭阀3合适开度排料,振动筛4中物料装在储炭槽,以供远距离运输,振动筛4中的水返回水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活性炭水淬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管、水淬槽、卸炭阀、振动筛、补水阀、溢流管、水箱、振动筛排水管、水泵、泵前阀门和储炭槽,其中下料管插进水淬槽中,与水淬槽上方连接的补水管经补水阀、水泵、泵前阀门与水箱连接,溢流管一端与水淬槽上方连接、另一端与水箱连接,水淬槽底部连接带卸炭阀的管路,卸炭阀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军章靳庆杰乔瞻刘金凤杨明远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