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外光UV流通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65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紫外光UV流通池组件,属于测量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流通池主体、流道接头、光纤接头和透镜,流通池主体上设有用于与流道接头连接的流道连接口和用于与光纤接头连接的光纤连接口;光纤接头与流通池主体之间设有光程垫片,光纤接头中设有透镜,透镜外周套设有透镜护套。透镜护套选择不透光材质,保证流通池透镜侧面不透光,有益于减少流道中的杂散光。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光程垫片即可调整流通池光路长度,在具备相同结构和零件的情况下有多种光程可选,适用多种规格的管道,有益于产品工艺的快速稳定放大。选用整体式聚合、转换透镜,减少紫外光源传递过程中的衰减,有益于产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及重复性。有益于产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及重复性。有益于产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及重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外光UV流通池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紫外光UV流通池组件,属于测量检测
,可适用于生物医药、中药提取等装备制造。

技术介绍

[0002]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不同光路长度会导致吸光度差异,非平行入射光、流通池内残留气泡、透镜堵塞等会导致吸光度偏离。现有技术中UV流通池透镜侧面完全裸露于流道中,导致杂散光增加;分离的聚合透镜和导光透镜,导致紫外光源在传递过程中衰减,影响UV测量效果;且光路长度不易更换,影响生产工艺放大效率,增加研究成本。所以本
亟需解决由于流通池透镜侧面透明导致杂散光增加、透镜光源转换导致传递过程中的衰减,以及光路长度不可调整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流通池透镜侧面透明导致杂散光增加、透镜光源转换传递过程中的衰减以及流通池中光路长度不可调整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紫外光UV流通池组件,包括流通池主体、流道接头、光纤接头和透镜,所述流通池主体上设有用于与流道接头连接的流道连接口和用于与光纤接头连接的光纤连接口;光纤接头与流通池主体之间设有光程垫片,光纤接头中设有透镜,透镜外周套设有透镜护套;透镜为整体式聚合、转换透镜,减少紫外光源传递过程中的衰减。
[0005]优选地,所述光程垫片设有多种厚度。
[0006]优选地,所述流道接头设有多种规格。
[0007]优选地,所述透镜护套设为不透光的。
[0008]优选地,所述流道接头与流通池主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0009]优选地,所述光纤接头与流通池主体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0]优选地,所述透镜为整体式聚合、转换透镜。
[0011]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中透镜使用透镜护套保护,透镜护套选择不透光材质,保证流通池透镜侧面不透光,有益于减少流道中的杂散光。
[0013]2.本技术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光程垫片即可调整流通池光路长度,在具备相同结构和零件的情况下有多种光程可选,适用多种规格的管道,有益于产品工艺的快速稳定放大。
[0014]3.本技术中选用整体式聚合、转换透镜,减少紫外光源传递过程中的衰减,有
益于产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及重复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流通池主体;2.流道接头;3.光纤接头;4.光纤;5.透镜;6.透镜护套;7.光程垫片;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紫外光UV流通池组件,包括流通池主体1、流道接头2、光纤接头3和透镜5,流通池主体1上设有用于与流道接头2连接的流道连接口和用于与光纤接头3连接的光纤连接口;光纤接头3与流通池主体1之间设有光程垫片7,光纤接头3中设有透镜5,透镜5的外周套设有透镜护套6。光程垫片7设有多种厚度。流道接头2设有多种规格。透镜护套6设为不透光的。流道接头2与流通池主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8。光纤接头3与流通池主体1之间设有密封圈8。
[0019]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流通池透镜侧面透明导致杂散光增加;分离的聚合透镜和导光透镜,导致紫外光源在传递过程中的衰减;以及流通池中光路长度不可调整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UV流通池组件,由流通池主体1、流道接头2、光纤接头3、透镜套件、光程垫片7组成,并且通过简单的静态密封保证流通池的密封性。
[0020]其中,流通池主体1设有流道连接口和光纤连接口,用于连接流道接头2和光纤接头3;流通池主体1和流道接头2采用如O型圈等简单静态密封方式;流通池主体1和流道接头2采用如316L材质或其他满足制药行业要求的材料;流道接头2可从流通池转接至如1/4”,3/8”,1/2”,3/4”管口等测量位点;透镜套件含透镜5、透镜护套6和密封圈8等;透镜护套6采用PEEK等不透光的材料;流通池主体1和透镜套件采用如O型圈等简单静态密封方式;透镜套件进入流通池主体1的深度采用如光程垫片7等进行调整;光程垫片7可以是0.5mm,2mm等规格,以满足常用的检测范围光程OPL值1、1.5、2、(2.5)、3、3.5、(4)、(4.5)、5mm;光纤接头3与流通池主体1采用如螺纹等方式固定;光纤接头3为适配光纤接口形状的组件。光纤接头3中设置有光纤4的接入孔。
[0021]本技术中的透镜使用透镜护套保护,透镜护套选择不透光材质,保证流通池透镜侧面不透光,有益于减少流道中的杂散光。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光程垫片即可调整流通池光路长度,在具备相同结构和零件的情况下有多种光程可选,适用多种规格的管道,有益于产品工艺的快速稳定放大。选用整体式聚合、转换透镜,减少紫外光源传递过程中的衰减,有益于产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及重复性。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
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外光UV流通池组件,包括流通池主体、流道接头、光纤接头和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池主体上设有用于与流道接头连接的流道连接口和用于与光纤接头连接的光纤连接口;光纤接头与流通池主体之间设有光程垫片,光纤接头中设有透镜,透镜外周套设有透镜护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外光UV流通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程垫片设有多种厚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紫外光UV流通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洋陈婷田熊新海李健于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富龙海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