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刺杀人形靶和刺杀测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722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刺杀人形靶和刺杀测评系统,涉及刺杀测评领域;该人形靶包括人形靶体、若干靶芯、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设置在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的周圈,其设置有第一压力感应元件;靶芯分别置于人形靶体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其设置有第二压力感应元件;第一、第二压力感应元件分别电连接于数据处理单元,以便数据处理单元分别记录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和靶芯经受基本动作的攻击次数和攻击力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使得人形靶体周圈的劈砍刺都能够被识别感知,充分解决只在特定位置设置感应区域不能真实反映刺杀测评过程劈砍刺的问题,提高测评质量。提高测评质量。提高测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刺杀人形靶和刺杀测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刺杀测评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刺杀人形靶和刺杀测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军队刺杀训练课目新增了一项刺杀对抗的训练内容,以强化军人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军人在进行刺杀对抗训练前通常利用刺杀测评系统进行训练考核,该系统能同时适用于日常刺杀基本动作训练、考核和评比,实现刺杀测评过程攻击位置、力度和次数等数据的采集分析。
[0003]日常训练时,刺杀测评系统采用刺杀人形训练靶来进行数据采集。现有的刺杀人形训练靶进行刺杀伤害数据采集,主要方案是在刺杀人形训练靶的特定位置处设置感应区域,例如设在人形靶的头部、颈部、肋部、胸部、腹部、腿部、裆部等位置,通过感应区域实时检测、识别刺杀基本动作的攻击力度、攻击部位、攻击次数等完成测评。但是已知真实的刺杀对抗训练过程中,对练双方会相互攻击或闪躲,对练双方不会像人形靶静止不动,暴露设置感应区域的要害部位给对方攻击;因此,实训时较多的攻击会击打在双方的身体外周,现有的刺杀人形训练靶对这类伤害并不采集,只采集要害部位受到的攻击力度、攻击部位、攻击次数的数据,显然不符合真实的刺杀对抗训练,必须是全方位、多角度紧贴实战的劈砍刺感应和数据采集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刺杀人形靶和刺杀测评系统,通过在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的周圈布设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不仅能真实反映刺杀对抗训练下任意部位受到的伤害,还能充分保障训练人员的所有劈砍刺都能被识别和计算,提升训练质量。
[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刺杀人形靶,包括人形靶体、若干可拆卸安装在人形靶体上的靶芯、数据处理单元和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
[0006]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设置在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的周圈,其设置有第一压力感应元件,用于感应击打或劈砍刺伤害;
[0007]所述靶芯分别置于人形靶体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其分别设置有第二压力感应元件,用于感应刺杀伤害;
[0008]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元件和第二压力感应元件分别电连接于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向数据处理单元输出感应信号,以便数据处理单元分别记录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和靶芯经受基本动作的攻击次数和攻击力度。
[0009]进一步的,定义靶芯在人形靶体上的安装侧为人形靶体的前侧,则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贴合设置在所述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的前端,并且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的前端平齐于所述人形靶体的前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的外周圈凸出于所述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所
在的弧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的周圈。
[0012]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刺杀人形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人形靶体后侧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配重部,所述固定部连接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方,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构成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所述固定部设置为工字型固定架,其前端面平齐于第一支撑部前端面,并且固定部前端面与第一支撑部前端面形成一安装平面;所述人形靶体固设在所述安装平面上;所述配重部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底部,用于稳定安装支架、避免其安装人形靶体后前倾后仰。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为等腰梯形支撑架,其两侧腰杆的底端向下延伸分别形成一延伸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铰接于工字型固定架的竖杆,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
[0014]所述配重部包括一配重箱、一对定位杆、两连接板和至少两对支撑固定单元,所述定位杆和两连接板在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底部形成向远离安装支架侧延伸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配重箱置于等腰梯形结构上;其中,所述定位杆构成等腰梯形结构的两侧腰杆,定位杆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安装孔,所述两连接板分别采用螺栓经定位安装孔可拆卸连接于两侧腰杆;
[0015]所述支撑架两侧腰杆的底端可拆卸连接于等腰梯形结构前侧的连接板,支撑杆底端可拆卸连接于等腰梯形结构后侧的连接板中部;
[0016]所述两对支撑固定单元为两对支撑万向轮或两对固定桩;所述两对支撑固定单元间隔且对应设置在等腰梯形结构两侧定位杆下方,支撑固定单元采用螺栓经定位安装孔可拆卸连接于定位杆,并且安装于同侧定位杆上的支撑固定单元的间距经定位安装孔调节。
[001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第三支撑部;
[0018]所述第三支撑部包括两块支撑板和一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等腰梯形支撑架上底边的中部下方,所述两块支撑板对称设置在固定块左右方向的两侧;所述支撑板一端铰接于固定块,另一端铰接于支撑杆的同侧;
[0019]所述支撑杆自其与支撑板铰接处向下延伸设置有一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凹槽的形状和其沿支撑杆长度方向的长度适配于支撑板的形状和长度。
[002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和第一支撑部之间设置有一长度调节机构;
[0021]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一对第一套管、一对第二套管和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套管设置在工字型固定架底部横杆的两端,第一套管向下延伸,并且其开口朝向等腰梯形支撑架;所述第二套管设置在等腰梯形支撑架上底边的两端,第二套管向上延伸,并且第二套管插设于第一套管内;
[0022]所述第一套管外壁沿其长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第二套管外壁沿其长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孔,相邻第一安装孔的间隔等于相邻第二安装孔的间隔,并且第二套管插设于第一套管后位置对应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经第一固定件固定。
[002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和第二固定件;
[0024]所述第一调节杆一端铰接于工字型固定架竖杆的中部,另一端设置为空心套管,
并且该空心套管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杆一端插设于空心套管内,另一端固结第二固定桩,并且第二调节杆插设在空心套管内的杆段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和任一第二调节孔经第二固定件固定。
[0025]本技术另一技术方案公开一种刺杀测评系统,该刺杀测评系统内设置有若干上述的智能刺杀人形靶。
[0026]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0027]本技术公开的智能刺杀人形靶和刺杀测评系统,其中人形靶包括人形靶体、若干可拆卸安装在人形靶体上的靶芯、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和数据处理单元;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设置在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的周圈,其设置有用于感应击打或劈砍伤害的第一压力感应元件;靶芯分别置于人形靶体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其分别设置有用于感应刺杀伤害的第二压力感应元件;第一、第二压力感应元件分别电连接于数据处理单元,以便数据处理单元分别记录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和靶芯经受刺杀基本动作的攻击次数和攻击力度。本技术通过设置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使得人形靶体周圈的劈砍刺都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刺杀人形靶,包括人形靶体、若干可拆卸安装在人形靶体上的靶芯和数据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设置在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的周圈,其设置有第一压力感应元件,用于感应击打或劈砍刺伤害;所述靶芯分别置于人形靶体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其分别设置有第二压力感应元件,用于感应刺杀伤害;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元件和第二压力感应元件分别电连接于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向数据处理单元输出感应信号,以便数据处理单元分别记录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和靶芯经受刺杀基本动作的攻击次数和攻击力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刺杀人形靶,其特征在于,定义靶芯在人形靶体上的安装侧为人形靶体的前侧,则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贴合设置在所述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的前端,并且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的前端平齐于所述人形靶体的前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刺杀人形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的外周圈凸出于所述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所在的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刺杀人形靶,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的周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刺杀人形靶,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刺杀人形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人形靶体后侧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配重部,所述固定部连接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方,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构成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所述固定部设置为工字型固定架,其前端面平齐于第一支撑部前端面,并且固定部前端面与第一支撑部前端面形成一安装平面;所述人形靶体固设在所述安装平面上;所述配重部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底部,用于稳定安装支架、避免其安装人形靶体后前倾后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刺杀人形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为等腰梯形支撑架,其两侧腰杆的底端向下延伸分别形成一延伸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铰接于工字型固定架的竖杆,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所述配重部包括一配重箱、一对定位杆、两连接板和至少两对支撑固定单元,所述定位杆和两连接板在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底部形成向远离安装支架侧延伸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配重箱置于等腰梯形结构上;其中,所述定位杆构成等腰梯形结构的两侧腰杆,定位杆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雨寒詹成燕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高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