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干冰尾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721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尾气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干冰尾气回收装置,液体二氧化碳输送管通过管道连接有四个阀门,阀门分别连接有第一干冰制造机、第二干冰制造机、第三干冰制造机和第四干冰制造机;第一干冰制造机、第二干冰制造机、第三干冰制造机和第四干冰制造机分别连接有四个干冰尾气回收管。干冰尾气回收管上安装有止回阀,止回阀与阀门连接,阀门通过管道与干冰尾气回收总管连接,干冰尾气回收总管上安装有阀门。干冰尾气回收总管与二氧化碳压缩机连接,二氧化碳压缩机与二氧化碳原料气连接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污染,又充分利用了二氧化碳资源,还降低了二氧化碳压缩机进口温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干冰尾气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尾气回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干冰尾气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某省某公司具有20万吨液体二氧化碳/年生产能力,其中工业级二氧化碳15万吨,食品级二氧化碳5万吨,干冰产能为3万吨/年。干冰既是固体二氧化碳,生产非常简单,以液体二氧化碳为原料,干冰机将液态二氧化碳放在低压下迅速蒸发凝结成干冰。目前国内生产干冰都是购买成套的干冰机或者干冰生产线,主要过程为:来自储罐内的液体二氧化碳产品,压力为2.0MPa,

25℃,通过管道进入干冰机,液体二氧化碳在干冰机内迅速减压至常压,部分液体二氧化碳迅速气化,气化释放的冷量将其余的液体二氧化碳冷凝为固体,即为干冰,然后在模具内通过干冰机自带的液压泵挤压成型(颗粒或块状干冰),包装后放入保温箱储存或外卖。在干冰生产过程中,只有约1/3的液体二氧化碳被凝固成干冰,大部分液体二氧化碳气化,释放冷量后通过放空管道高处放空,放散于大气中。这样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浪费了二氧化碳资源。
[0003]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干冰生产过程中大部分液体二氧化碳气化,释放冷量后通过放空管道高处放空,放散于大气中,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浪费了二氧化碳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干冰尾气回收装置。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干冰尾气回收装置,所述新型干冰尾气回收装置设置有液体二氧化碳输送管;<br/>[0006]液体二氧化碳输送管通过管道连接有四个阀门,阀门分别连接有第一干冰制造机、第二干冰制造机、第三干冰制造机和第四干冰制造机;
[0007]第一干冰制造机、第二干冰制造机、第三干冰制造机和第四干冰制造机分别连接有四个干冰尾气回收管。
[0008]进一步,所述干冰尾气回收管上安装有止回阀,止回阀与阀门连接,阀门通过管道与干冰尾气回收总管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干冰尾气回收总管上安装有阀门。
[0010]进一步,所述干冰尾气回收总管与二氧化碳压缩机连接,二氧化碳压缩机与二氧化碳原料气连接管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碳压缩机左右两侧管道上安装有阀门。
[0012]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碳压缩机通过管道与精制液化机连接,精制液化机通过管道与液体二氧化碳储罐连接。
[0013]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请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0014]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技术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等,详细、深刻地分析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0015]本技术中第一干冰制造机、第二干冰制造机、第三干冰制造机和第四干冰制造机分别连接有四个干冰尾气回收管,在干冰生产过程中,避免液体二氧化碳大量气化,进行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节约了二氧化碳资源。
[0016]第二,把技术方案看做一个整体或者从产品的角度,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具体描述如下:
[0017]本技术既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污染,又充分利用了二氧化碳资源,还降低了二氧化碳压缩机进口温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0018]第三,作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创造性辅助证据,还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001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转化后的预期收益和商业价值为:本技术方案投用后收益为150万/年。
[0020](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填补了国内外业内技术空白:干冰生产尾气一直以来都是直接放空,以免影响干冰机正常运行,我们在充分考虑不影响干冰机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技术方案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填补了业内空白。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干冰尾气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液体二氧化碳输送管;2、第一干冰制造机;3、第二干冰制造机;4、第三干冰制造机;5、第四干冰制造机;6、干冰尾气回收管;7、止回阀;8、阀门;9、二氧化碳原料气连接管;10、二氧化碳压缩机;11、精制液化机;12、干冰尾气回收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了解本技术如何具体实现,该部分是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进行展开说明的解释说明实施例。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干冰尾气回收装置设置有液体二氧化碳输送管1,液体二氧化碳输送管1通过管道连接有四个阀门8,阀门8分别连接有第一干冰制造机2、第二干冰制造机3、第三干冰制造机4和第四干冰制造机5。第一干冰制造机2、第二干冰制造机3、第三干冰制造机4和第四干冰制造机5分别连接有四个干冰尾气回收管6,干冰尾气回收管6上安装有止回阀7,止回阀7与阀门8连接,阀门8通过管道与干冰尾气回收总管12连接。干冰尾气回收总管12上安装有阀门8,干冰尾气回收总管12与二氧化碳压缩机10连接,二氧化碳压缩机10与二氧化碳原料气连接管9连接,二氧化碳压缩机10左右两侧管道上安装有阀门8。二氧化碳压缩机10通过管道与精制液化机11连接,精制液化机11通过管道
与液体二氧化碳储罐连接。
[0026]第一干冰制造机2、第二干冰制造机3、第三干冰制造机4和第四干冰制造机5具有双缸四排气口,在生产时既要保证尾气排放的顺畅,阻力降需控制在0.03MPa以下,又要防止四排气孔互相串气影响。因此在回收过程中,选择使用四排气口单独接至干冰尾气回收管6,干冰尾气回收管6管口径与每台干冰机排气口相同。干冰尾气回收总管12通径经计算采用DN400管道,因干冰尾气温度较低,约为

76℃,管道和阀门8均采用S30408材质。止回阀7为阻力较小的对夹式旋启止回阀平装。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液体二氧化碳输送管1连接液体二氧化碳产品储罐,开启阀门8,液体二氧化碳输送管1上的液体二氧化碳分别通过第一干冰制造机2、第二干冰制造机3、第三干冰制造机4、第四干冰制造机5进行干冰的制造。在干冰制造过程中,干冰尾气回收管6对干冰尾气进行回收;回收的干冰尾气依次通过止回阀7和阀门8输送到干冰尾气回收总管12中。干冰尾气回收总管12将干冰尾气输送到二氧化碳压缩机10中进行压缩,压缩完成的干冰尾气输送到精制液化机11中进行冷却液化制成液体二氧化碳产品,液体二氧化碳产品储存在储罐中。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干冰尾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干冰尾气回收装置设置有:液体二氧化碳输送管;液体二氧化碳输送管通过管道连接有四个阀门,阀门分别连接有第一干冰制造机、第二干冰制造机、第三干冰制造机和第四干冰制造机;第一干冰制造机、第二干冰制造机、第三干冰制造机和第四干冰制造机分别连接有四个干冰尾气回收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干冰尾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冰尾气回收管上安装有止回阀,止回阀与阀门连接,阀门通过管道与干冰尾气回收总管连接。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贵朱乔华宋斌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楠馨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