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梁柱节点连接结构、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10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钢管混凝土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梁柱节点连接结构、钢管混凝土柱

钢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抗震
,特别是涉及一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钢管混凝土柱

钢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震是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建筑物往往会遭受超越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传统框架节点基于延性设计理念,依靠自身构件变形耗散地震能量,容易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增加结构体系的地震倒塌概率,震后修复或拆除重建带来的漫长停工工期及大量花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钢管混凝土柱

钢梁框架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在高层、超高层及大跨度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研究并开发残余变形小、震后可快速恢复功能的新型框架节点成为当前抗震领域的热点。
[0003]近年来,框架结构所包含的自复位节点一般通过预应力材料实现自复位,然而,预应力张拉的工序复杂,容易发生预应力损失,无法满足多地震水准下的韧性抗震要求。
[0004]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可恢复抗震功能梁柱节点使用在钢管混凝土柱

钢梁框架结构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钢管混凝土柱

钢梁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地震的过程能够消耗能量,并且能够自动复位。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包括:剪切板和形状记忆合金棒,所述剪切板的一端用于与钢管混凝土柱固定连接,所述剪切板远离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一端与H型钢梁的腹板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连接后的所述H型钢梁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之间设置有缓冲空隙;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棒贯穿所述钢管混凝土柱,贯穿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棒的两端与所述H型钢梁形成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线的上下两侧均布置至少一个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棒。
[0008]优选的,所述剪切板与所述H型钢梁的腹板连接的一端竖向设置有三个连接孔,上下两个所述连接孔为长条连接孔,中间的连接孔为圆连接孔,所述H型钢梁的腹板上对应设置有三个圆孔,所述H型钢梁的腹板和所述剪切板通过穿过所述长条连接孔和所述圆连接孔的螺栓连接,所述长条连接孔中的螺栓能够在所述长条连接孔中产生水平移动。
[0009]优选的,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H型钢梁两侧的加劲板,所述加劲板与所述H型钢梁的腹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劲板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棒形成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棒关于各所述第一轴线所在的平面上下对称设置。
[0010]优选的,还包括锁紧螺母和预埋套筒,所述预埋套筒贯穿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两个侧壁,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棒穿过所述预埋套筒后伸出的两端设置有螺纹端,所述螺纹端穿过所述加劲板的通孔后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
[0011]优选的,多个角钢组件,所述角钢组件与所述H型钢梁的翼缘能够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角钢组件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能够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角钢组件用于固定连接所述H型钢梁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所述角钢组件包括低屈服点弧形钢板,所述低屈服点弧形钢板的屈服点低于所述H型钢梁。
[0012]优选的,所述角钢组件还包括:梁翼缘垫板、柱壁垫板和摩擦板,所述低屈服点弧形钢板包括梁翼缘低屈服点弧形钢板和柱壁低屈服点弧形钢板,所述梁翼缘垫板与所述H型钢梁的翼缘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柱壁垫板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侧壁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梁翼缘垫板与所述梁翼缘低屈服点弧形钢板固定连接,所述柱壁垫板与所述柱壁低屈服点弧形钢板固定连接,在单个的角钢组件中所述梁翼缘低屈服点弧形钢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柱壁低屈服点弧形钢板之间,所述梁翼缘低屈服点弧形钢板与两个所述柱壁低屈服点弧形钢板中间均设置有摩擦板,所述梁翼缘低屈服点弧形钢板、所述柱壁低屈服点弧形钢板和所述摩擦板通过穿过所述梁翼缘低屈服点弧形钢板、所述柱壁低屈服点弧形钢板和所述摩擦板的螺栓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角钢组件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H型钢梁的上、下翼缘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交接处。
[0014]优选的,还包括内隔板,所述内隔板焊接连接于钢管混凝土柱中,所述内隔板为两块,两块所述内隔板高度分别与H型钢梁的上下两个翼缘的高度相同,所述内隔板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所述内隔板的四角开设有多个透气孔。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柱

钢梁框架结构,包括:H型钢梁、钢管混凝土柱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001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包括该梁柱节点连接结构的钢管混凝土柱

钢梁结构,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包括剪切板和形状记忆合金棒,通过梁柱之间设置空隙、避免了梁柱转动时相互碰撞且提高了梁柱节点的耗能能力;通过设置形状记忆合金棒实现自动复位,减少地震下结构的残余位移,提高梁柱节点的自复位能力。
[0018]进一步的,通过设置能够拆卸低屈服点弧形角钢组件,使得地震损伤集中在角钢组件中,提高了震后修复能力,修复方便高效;通过控制损伤顺序满足多地震水准下的抗震韧性要求。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柱

钢梁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柱

钢梁框架结构的主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钢管混凝土柱

钢梁框架结构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角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剪切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

钢管混凝土柱;2

H型钢梁;3

剪切板;31

长条连接孔;32

圆连接孔;4

形状记忆合金棒;5

加劲板;6

内隔板;61

中心孔;62

透气孔;7

角钢组件;71

梁翼缘垫板;72

柱壁垫板;73

柱壁低屈服点弧形钢板;74

梁翼缘低屈服点弧形钢板;75

摩擦板;8

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切板,所述剪切板的一端用于与钢管混凝土柱固定连接,所述剪切板远离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一端与H型钢梁的腹板绕第一轴线转动连接,连接后的所述H型钢梁与所述钢管混凝土柱之间设置有缓冲空隙;形状记忆合金棒,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棒贯穿所述钢管混凝土柱,贯穿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棒的两端与所述H型钢梁形成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线的上下两侧均布置至少一个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板与所述H型钢梁的腹板连接的一端竖向设置有三个连接孔,上下两个所述连接孔为长条连接孔,中间的连接孔为圆连接孔,所述H型钢梁的腹板上对应设置有三个圆孔,所述H型钢梁的腹板和所述剪切板通过穿过所述长条连接孔和所述圆连接孔的螺栓连接,所述长条连接孔中的螺栓能够在所述长条连接孔中产生水平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H型钢梁两侧的加劲板,所述加劲板与所述H型钢梁的腹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劲板与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棒形成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棒关于各所述第一轴线所在的平面上下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螺母和预埋套筒,所述预埋套筒贯穿所述钢管混凝土柱的两个侧壁,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棒穿过所述预埋套筒后伸出的两端设置有螺纹端,所述螺纹端穿过所述加劲板的通孔后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梁柱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角钢组件,所述角钢组件与所述H型钢梁的翼缘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角钢组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民生梁转群陈湘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