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703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辅助挤压装置,包括:固定座;位于挤压螺旋棒上方的第一导轮,第一导轮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第一导轮连接有伺服电机,第一导轮带动挤压螺旋棒旋转;位于挤压螺旋棒下方的第二导轮,第二导轮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一导轮与第二导轮之间形成10~50度的夹角,挤压螺旋棒带动第二导轮旋转;第二导轮连接有用于获取第二导轮的角速度信号的旋转编码器;PLC控制器,分别与旋转编码器和伺服电机连接,用于根据第二导轮的角速度信号调节伺服电机的转速,以修正挤出口的螺旋棒螺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螺距波动大的缺陷,内孔螺旋棒材的螺距稳定,大大提高了硬质合金棒材内冷孔位置精度。材内冷孔位置精度。材内冷孔位置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挤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硬质合金棒材挤压成型
,具体地,涉及一种辅助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硬质合金带螺旋内冷孔棒主要用作各类钻头产品,由于其跟排屑槽一致的螺旋冷却孔,大大提高了孔加工的冷却效果,是高端孔加工和难加工材料的孔加工优选刀具。此类产品内孔螺距管控难度高,量产难度大。
[0003]经检索,申请公开号为CN11214049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内螺旋冷却孔管材的装置,采用模具旋转的方式配合螺旋状芯杆挤出内孔螺旋棒材;包括机架、挤压机构、旋转头机构、驱动机构、同步带传动机构和料盘机构;挤压机构包括挤压部件和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具有前后贯通的第一型腔,且第一型腔的前段设为直条型段,在直条型段内设有至少一个任意位置截面形状与面积大小均相同的芯杆,挤压部件装在所述成型模具的后端以将成型材料由成型模具的后端向前端挤出;旋转头机构的旋转头可转动地装在成型模具的前端,旋转头内设有第二型腔并与成型模具的第一型腔同轴对接,以使由第一型腔进入第二型腔的坯棒内部的直条状内冷却孔通过旋转头的旋转变成螺旋状内冷却孔。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使用单一模具制造出不同螺距的内螺旋冷却孔管材,从而能够满足各种规格产品的生产需要。但是该专利仍存在以下问题:该专利未注明速度反馈,存在实际挤速与设定挤速的差异从而影响旋转速度的准确性,影响螺距。
[0004]授权公开号号为CN20429492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内螺旋孔圆棒的挤压成型模具,采用带螺纹槽模具驱动挤压喂料旋转并带动芯线旋转基础内孔螺旋棒材;包括棒材成型模、芯杆座、分流板、法兰盘和芯杆线,棒材成型模装配于法兰盘的轴向中心,芯杆座装配于分流板的轴向中心,两装配件共轴向中心线前后组装,芯杆座的前端伸入棒材成型模的尾部,芯杆线位于棒材成型模内,其后端固定于芯杆座上。棒材成型模的轴向中心有带螺旋槽的内孔。法兰盘与挤压机的挤压头连接,给挤压机的料缸抽真空预压,以恒定的速度挤压硬质合金棒料自动生产出带内螺旋孔的硬质合金圆棒。棒料通过稳定压力推送进入棒材成型模的内孔中,沿着内孔壁的螺旋槽旋转前行,同时带动芯杆线一同旋转形成内螺旋孔,依靠棒材成型模内孔壁螺旋槽的摩擦扭曲作用使棒材旋转而出。但是上述专利仍存在以下问题:虽然可以批量生产,但是只解决了成型过程的螺距问题,实际应用中会出现挤速、压力波动而导致的螺距波动问题,螺距波动较大。
[0005]另外,申请公开号为CN11044958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内冷螺旋孔棒料成型方法,采用干袋有机芯杆成型,脱胶后形成螺旋内孔。但是该专利仍存在以下问题:在生产中因为芯杆固定问题,容易存在孔偏心的情况,而且等静压压制,有机高分子材料制备的芯杆容易产生形变导致内孔变形,内冷孔位置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辅助挤压装置。
[0007]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辅助挤压装置,包括:
[0009]固定座,用于固定整个装置;
[0010]位于挤压螺旋棒上方的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导轮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导轮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轮旋转的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导轮带动所述挤压螺旋棒旋转;
[0011]位于挤压螺旋棒下方的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导轮与所述第二导轮之间形成10~50度的夹角,所述挤压螺旋棒带动所述第二导轮旋转;所述第二导轮连接有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导轮的角速度信号;
[0012]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旋转编码器和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导轮的角速度信号调节所述伺服电机的转速,以修正挤出口的螺旋棒螺距。
[0013]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一导轮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编码器通过第二联轴器获取所述第二导轮的角速度信号。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轮和所述第二导轮均为丁晴橡胶轮。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角度高度接头柱和角度高度连接柱,所述角度高度接头柱与所述第一导轮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导轮的高度;所述角度高度连接柱与所述第二导轮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导轮的高度。
[001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导轮的角度的角度定位块,所述角度定位块被构造为与所述固定座和挤压机中心线所在的平面平行。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轮的上方设有角度调节块,所述角度调节块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导轮与所述第二导轮之间的夹角。
[001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导轮和所述旋转编码器。
[0020]进一步地,所述装置的顶端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对所述装置进行安全限位。
[0021]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座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至少之一的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的辅助成型装置,可以接在挤压模具出口,通过旋转编码器实际检测挤出的棒料速度推算挤出时的螺距,并反馈给PLC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修正螺距需要的旋转速度,适时做出速度调整,从而修正超差的螺距,使最终产品达到螺距稳定的结果。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螺距波动大的缺陷,大大提高了硬质合金棒材内冷孔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002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辅助挤压装置(包含挤压螺旋棒)的主视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辅助挤压装置(包含挤压螺旋棒)的左视示意图;
[0027]图中:1为角度高度接头柱,2为固定座,3为角度定位块,4为角度调节块,5为第一
导轮,6为挤压螺旋棒,7为角度高度连接柱,8为支架,9为挡块,10为伺服电机座,11为第一联轴器,12为伺服电机,13为旋转编码器,14为第二导轮,15为第二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00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挤压装置,参照图1

2所示,该装置包括:固定座2,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用于固定整个装置;位于挤压螺旋棒上方的第一导轮,所述第一导轮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导轮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导轮旋转的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导轮带动所述挤压螺旋棒旋转;位于挤压螺旋棒下方的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导轮与所述第二导轮之间形成10~50度的夹角,所述挤压螺旋棒带动所述第二导轮旋转;所述第二导轮连接有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导轮的角速度信号;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旋转编码器和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导轮的角速度信号调节所述伺服电机的转速,以修正挤出口的螺旋棒螺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一导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编码器通过第二联轴器获取所述第二导轮的角速度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轮和所述第二导轮均为丁晴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汪子夏陈晓王年陈浩斌伍家桥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宏丰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