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自耗电弧炉电极杆气动夹头用绝缘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700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自耗电弧炉电极杆气动夹头用绝缘套结构,属于真空冶炼装备技术领域,包括钢件、第一绝缘套状筒体、第二绝缘套状筒体,其中第一绝缘套状筒体套装在钢件的上部,第二绝缘套状筒体套装在钢件的下部,两个绝缘套状筒体在钢件的外壁联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热处理后的钢件,保证了电极杆在夹持自耗电极的情况下,钢件的强度、刚度能够满足钢球对其的挤压,使钢件的内径工作面保持光滑,不会产生局部的凹陷,在夹紧和松开两种状态下,钢球能顺利的上下滑动。绝缘套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可靠性高,能有效防止电流从导电管流向卡脖,避免卡脖处发热,从而保证卡脖处的强度,使熔化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使熔化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使熔化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自耗电弧炉电极杆气动夹头用绝缘套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真空冶炼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耗电弧炉电极杆气动夹头用绝缘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极杆是自耗电弧炉重要部件之一,功能是夹持自耗电极,在电极伺服驱动系统的控制下,实现自耗电极和坩埚底部的起弧料起弧,形成持续稳定的电弧,使自耗电极逐渐变短直至熔化完成;同时,电极杆做为电弧电源的负极,起着承载、导通电流的作用。
[0003]图1为电极杆气动夹头组件的装配图,包括气缸活塞杆1、不锈钢外管2、隔水套3、导电管4、导电法兰5、自耗电极6、内六角螺钉7、钢球8、绝缘套9、球壳11、拉力杆12,工作时电流从导电管4流经导电法兰5,再流向自耗电极6,绝缘套9安装在电极杆头部,隔绝电流从导电管4流向电极杆卡脖处10。
[0004]工作原理为:当气缸活塞杆1向上运动时,带动绝缘套9向上运动,钢球8从球壳11中脱离,此时可取下自耗电极6;当气缸活塞杆1向下运动时,带动绝缘套9向下运动,钢球8进入球壳11,可自动夹紧自耗电极6。
[0005]然而目前的绝缘套9存在耐热性差致使绝缘层开裂、在钢球挤压下容易产生凹坑从而导致上下滑动不顺畅、自耗电极不易拆卸和安装、绝缘套寿命短、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自耗电弧炉电极杆气动夹头用绝缘套结构,解决现有绝缘套寿命短、可靠性差的问题,保证电极杆夹持部分长期稳定、可靠地工作。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真空自耗电弧炉电极杆气动夹头用绝缘套结构,包括钢件、第一绝缘套状筒体、第二绝缘套状筒体,所述第一绝缘套状筒体套装在所述钢件的上部,所述第二绝缘套状筒体套装在所述钢件的下部,两个绝缘套状筒体在所述钢件的外壁联接为一体。
[0008]优选的,所述钢件为环状,外周壁有螺纹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螺纹结构为特种细牙螺纹,所述特种细牙螺纹的大径、螺距和第一绝缘套状筒体、第二绝缘套状筒体的内螺纹完全相同。
[0010]优选的,所述钢件上部端面有限位台阶,所述第一绝缘套状筒体一端卡在所述限位台阶上。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台阶在所述钢件的内径处形成一个凸台,所述凸台在所述钢件内径处设置有倒角。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套状筒体一端完全包覆所述钢件的底部端面。
[0013]优选的,所述两个绝缘套状筒体的外周壁为圆柱面。
[0014]优选的,所述钢件的内壁下部呈喇叭状。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热处理后的钢件,保证了电极杆在夹持自耗电
极的情况下,钢件的强度、刚度能够满足钢球对其的挤压,使钢件的内径工作面保持光滑,不会产生局部的凹陷,在夹紧和松开两种状态下,钢球能顺利的上下滑动。绝缘套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可靠性高,能有效防止电流从导电管流向卡脖,避免卡脖处发热,从而保证卡脖处的强度,使熔化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电极杆气动夹头组件的装配图;
[0017]图2为绝缘套的剖视图;
[0018]图3为钢件的剖视图;
[0019]图4为第一绝缘套状筒体的剖视图;
[0020]图5为第二绝缘套状筒体的剖视图;
[0021]图中:1

气缸活塞杆,2

不锈钢外管,3

隔水套,4

导电管,5

导电法兰,6

自耗电极,7

内六角螺钉,8

钢球,9

绝缘套,10

卡脖处,11

球壳,12

拉力杆,21

钢件,22

第一绝缘套状筒体,23

第二绝缘套状筒体,31

限位台阶,32

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0023]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真空自耗电弧炉电极杆气动夹头用绝缘套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钢件21、第一绝缘套状筒体22、第二绝缘套状筒体23,钢件21选用5CrMiMo材质,经过热处理后硬度为HRC42

45,保证了电极杆在夹持自耗电极的情况下,钢件21的强度、刚度能够满足钢球对其的挤压,使钢件21的内径工作面保持光滑,不会产生局部的凹陷,钢件21为环状,外周壁按JB/T9313

1999标准加工有特种细牙螺纹,规格为TM175
×
1.5。
[0024]钢件21的上部端面有一个限位台阶31,第一绝缘套状筒体22卡设在限位台阶31上,保证此处与导电管4之间的绝缘。限位台阶31在钢件21的内径处形成一个凸台32,凸台32的高度为3mm,凸台32在钢件21内径处设置有3
×
45度的倒角,钢件21的上部端面与最大外圆相交处有一个半径为5mm的圆角,方便与绝缘套的装配。
[0025]第一绝缘套状筒体22和第二绝缘套状筒体23的外周壁为圆柱面,内表面按JB/T9313

1999标准加工有特种细牙螺纹,特种细牙螺纹的大径、螺距和钢件21外周壁的螺纹完全相同,规格为TM175
×
1.5。第一绝缘套状筒体22可旋合套装在钢件21的上部,第一绝缘套状筒体22的上部端面由外圆向内延伸,延伸的长度为10mm,厚度为3mm,装配时,端面延伸部分卡在限位台阶31处,用于隔绝导电管4上的电流;第二绝缘套状筒体23可旋合套装在钢件21的下部,第二绝缘套状筒体23的下部端面由外圆向内延伸,延伸的长度为5mm,厚度为3mm,保证完全包覆钢件21的底部端面,用于隔绝导电法兰5上的电流;两个绝缘套状筒体外径相等、高度不同,两个绝缘套状筒体通过特种细牙螺纹套装在钢件21上,与钢件21的外壁联接为一体,两个绝缘套状筒体在钢件21的外壁联接为一体。两个绝缘套状筒体的材料选用环氧玻璃布管3641,两个绝缘套状筒体与钢件21之间位置的固定是通过绝缘的粘接剂来完成,该粘接剂为环氧树脂,两个绝缘套状筒体接触部分也用该粘接剂粘接,保证钢件与绝
缘套状筒体的结合面无缝隙,以及两个绝缘套状筒体结合处无缝隙。为了便于在车床上装夹加工内螺纹,两个绝缘套状筒体的壁厚单边留有8

10mm的加工量,待环氧树脂粘接剂完全固化后,在车床上加工绝缘套状筒体外圆至标准尺寸。
[0026]钢件21的内壁下部呈喇叭状,具体为从钢件21的最大外圆处,向内径方向延伸3mm,再轴向向上延伸5mm,从5mm该点处,与钢件21内径的连线与底部端面形成60度的夹角,保证在气动夹头夹紧和松开两种状态下,钢球能顺利的上下滑动。
[0027]本技术满足了绝缘套在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自耗电弧炉电极杆气动夹头用绝缘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件、第一绝缘套状筒体、第二绝缘套状筒体,所述第一绝缘套状筒体套装在所述钢件的上部,所述第二绝缘套状筒体套装在所述钢件的下部,两个绝缘套状筒体在所述钢件的外壁联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自耗电弧炉电极杆气动夹头用绝缘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件为环状,外周壁有螺纹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自耗电弧炉电极杆气动夹头用绝缘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结构为特种细牙螺纹,所述特种细牙螺纹的大径、螺距和第一绝缘套状筒体、第二绝缘套状筒体的内螺纹完全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自耗电弧炉电极杆气动夹头用绝缘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仁刘俊同朴超生斌孙栋陈强贾庆功彭常户
申请(专利权)人: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