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563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包括有效成分和增效剂,所述有效成分由除虫菊酯和苦楝素复配而成,所述增效剂为磷酸三苯酯或增效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农药增效组合物中除虫菊酯和苦楝素以7:3进行配复配的组合中添加磷酸三苯酯或增效醚可以起到很好的增效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的植物源农药增效组合物毒杀活性强,有助于减少农药的施用剂量,降低农药残留和减轻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和减轻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和减轻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

技术介绍

[0002]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属旋花科番薯属双子叶植物,喜光的短日照作物,稳定高产,适应能力强,且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用作物。在我区常年甘薯的种植面积约26.7万hm2,每年产量可达600万吨,对农业和工业都有重大的经济价值(陶运荣等,2014)。
[0003]为害甘薯的害虫有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等160多种,其中重要害虫20多种,而甘薯小象甲(Cylas formicarius)是近年来为害最严重的害虫。
[0004]甘薯小象甲属鞘翅目,蚁象虫科(Cyladidae),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甘薯产区。甘薯小象甲幼虫和成虫均能危害薯块,其中以幼虫危害为主。幼虫主要危害甘薯的薯蔓和薯块,在薯块中蛀食形成孔道,被幼虫蛀食的薯块除薯块的发育膨大严重受影响外,还产生有苦味的萜类和酚类化合物,潜道中的害虫排泄物引发病原菌浸染腐烂霉变,使薯块内部变成黑褐色,使薯块失去食用和饲用价值。成虫咬食薯蔓、嫩芽、叶柄、生长期及贮藏期的薯块,导致正在生长的植株枯萎变黄,薯块表面被咬食后形成很多小孔,影响薯块品质。
[0005]化学药剂是防治甘薯害虫的常用手段,防治效果比较好的药剂有毒死蜱、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辛硫磷等。化学防治容易产生害虫抗药性问题、农药残留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害虫再猖獗问题;使用高毒、残留期长的农药,更易引发环境、生态和饮食安全问题。甘薯小象甲的为害部位隐蔽,更加难以防治。
[0006]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甘薯害虫的植物源农药增效组合物,将两种除虫菊酯和苦楝素有效成分进行复配,并加入具有增效作用的成分,可以提高对甘薯小象甲的防治效果,有助于减少农药的施用剂量,降低农药残留和减轻环境污染。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包括有效成分和增效剂,所述有效成分由除虫菊酯和苦楝素复配而成,所述增效剂为磷酸三苯酯或增效醚。
[0010]作为优选,所述除虫菊酯和苦楝素的质量比为7:3。
[0011]作为优选,在所述植物源农药增效组合物中,所述增效剂的质量百分数为所述除虫菊酯质量百分数的32

100%。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具有增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在防治甘薯小象甲上的用途。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植物源农药增效组合物中除虫菊酯和苦楝素复配具有作为甘薯小象甲防治药剂的潜力,两者配比后,与单一的除虫菊酯或苦楝素相比,可以提高对甘薯小象甲的防治效果,尤其是两者以7:3进行配比时,对甘薯小象甲的毒杀活性最强。有助于减少农药的施用剂量,降低农药残留和减轻环境污染。
[0015](2)本专利技术对增效剂进行筛选,发现在除虫菊酯和苦楝素复配的组合中添加磷酸三苯酯或增效醚可以起到很好的增效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甘薯小象甲的防治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除虫菊酯和苦楝素不同配比复配组合对甘薯小象甲的毒杀测定;
[0017]图2为复配剂防治甘薯小象甲田间试验结果;
[0018]关于附图标记的说明:
[0019]图1中,横坐标1

9依次代表除虫菊酯和苦楝素配比为10:0、8:2、7:3、6:4、5:5、4:6、3:7、2:8和0: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甘薯小象甲的药剂防治
[0022]1.除虫菊酯对甘薯小象甲的毒杀作用测定
[0023]采用药膜法:用0.5%的吐温

80水溶液将70%除虫菊酯液剂(陕西昂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稀释至500mg/L、250mg/L、125.0mg/L、62.5mg/L、31.25mg/L 5个浓度梯度,制成试验药剂。接着把洗净的甘薯长条按长3cm、宽2cm和厚1cm的标准切成块,分别放入上述要药剂中浸15s,取出晾干。将实验药剂倒入罐头瓶中,使药剂均匀粘在瓶底和瓶壁上,然后倒出多余的药剂,晾干罐头瓶。
[0024]将甘薯条和甘薯小象甲放入罐头瓶中,罩上纱网,每个罐头瓶放入10头甘薯象甲和一个甘薯块。以0.5%吐温

80水溶液处理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三次。每24h观察一次甘薯小象甲的存活状况,计算死亡率和除虫菊酯的致死中浓度LC
50
。结果见表1。
[0025]表1除虫菊酯对甘薯小象甲的毒力测定分析
[0026][0027]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除虫菊酯对甘薯小象甲的毒杀作用逐渐增强,72h后,LC
50
达到62.416mg/L。
[0028]2.苦楝素对甘薯小象甲的拒食作用测定
[0029]非选择性:用清水将质量百分比为1%苦楝素液剂(陕西昂盛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
司)按有效成分分别稀释至1600mg/L、800mg/L和400mg/L 3个浓度梯度,制成试验药剂。接着把洗净的甘薯长条按长3cm、宽2cm和厚1cm的标准切成块,分别放入上述要药剂中浸15s,取出晾干,称重。
[0030]将甘薯条和饥饿4h的甘薯小象甲放入罐头瓶中,罩上纱网,每个罐头瓶放入10头甘薯象甲和一个甘薯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三次。每24h观察一次甘薯小象甲的存活状况,并对甘薯块进行称重,记录取食孔数,结果见表2。
[0031]表2苦楝素对甘薯小象甲的拒食作用
[0032][0033]从表2可以看出,在非选择条件下,苦楝素对甘薯小象甲具有很好的拒食作用。24h后,1600mg/L苦楝素处理的甘薯小象甲拒食率超过了50%。随着时间的延长,苦楝素对甘薯小象甲的拒食率逐渐增强,72h后,800mg/L苦楝素处理的甘薯小象甲拒食率超过了50%。
[0034]3.除虫菊酯和苦楝素复配剂对甘薯小象甲的毒杀作用测定
[0035]采用药膜法:将70%除虫菊酯液剂和质量百分比为1%苦楝素液剂分别用0.5%吐温

80水溶液按有效成分稀释至1000mg/L,然后按体积比10:0、8:2、7:3、6:4、5:5、4:6、3:7、2:8和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成分和增效剂,所述有效成分由除虫菊酯和苦楝素复配而成,所述增效剂为磷酸三苯酯或增效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增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虫菊酯和苦楝素的质量比为7:3。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立云何龙飞陈泉亨韦继光王爱勤肖冬詹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