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纺织复合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46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静电纺织复合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包括面料基层和抗静电层,所述面料基层由经纱和纬纱织就而成,所述经纱由铜氨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由芦荟纤维、莫代尔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抗静电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丙烯酸甲酯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纺织复合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纺织复合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譬如说服装自带抗菌作用,抗菌的目的就是使纤维织物具有杀灭或抑制致病菌的功能,并防止微生物通过纺织品传播,保护使用者免受微生物的侵害。
[0003]功能性防护纺织品是指纺织品除了具有自身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抗菌、阻燃、防霉、防酸碱、拒水拒油、防紫外线、防静电等其他功能。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将不可避免地面临火灾、静电、强酸、强碱和病毒等方面的威胁,功能性防护纺织品正是为了抵御这些威胁而被广泛应用在相关的特殊行业上。近年来,随着功能性纺织品的不断开发,由原来的单一功能逐步发展到多功能的复合,通过简单的助剂整理发展到 对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工艺和技术都在不断进步。
[0004]阻燃、抗静电、防酸碱多功能面料是特殊行业所需求的一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功能性面料,目前市场上单一功能的功能防护面料已无法满足需求。防酸碱面料多是 通过在普通染色面料的基础上做拒水拒油和防酸碱的特种后整理,但一般的防酸碱剂使用在阻燃面料表面会影响其阻燃效果,因此需要考虑如果在保证阻燃和抗静电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防酸碱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抗静电纺织复合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及其制备工艺。
[0006]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纺织复合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包括面料基层和抗静电层,所述面料基层由经纱和纬纱织就而成,所述经纱由铜氨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由芦荟纤维、莫代尔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抗静电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丙烯酸甲酯40

50份;聚四氟乙烯5

8份;表面活性剂1

3份;聚乙烯醇10

15份;纳米银5

10份;聚乙二醇10

20份。
[0007]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一种抗静电纺织复合面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制备工艺,包括:S11.抗菌处理:依次将铜氨纤维、聚酯纤维、芦荟纤维、莫代尔纤维以及棉纤维放入浸泡设备内并向浸泡设备内注入添加有防螨剂与抗菌剂的混合溶液以及提取液,使混合溶液完全没过铜氨纤维、聚酯纤维、抗菌纤维、莫代尔纤维以及棉纤维,浸泡完成后将上述纤维分别取出并使用烘干设备进行烘干;S12 .纺纱:将烘干后的铜氨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成经纱,再将烘干后的芦荟纤维、莫代尔纤维以及棉纤维混纺成纬纱;S13 .织造:将S12制得的经纱与纬纱使用喷气式织布机织就成胚布,再将胚布进
行修边收卷;S14 .胚布处理:将S13制得的胚布运输至清洗池内,进行高温洗涤,洗涤完成后进行烘干,烘干充分后投入浸染池内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经烘干、定型即得面料基层;S15. 以重量份数取丙烯酸甲酯40

50份;聚四氟乙烯5

8份;表面活性剂1

3份;聚乙烯醇10

15份;纳米银5

10份;聚乙二醇10

20份,制成防静电涂层,然后将其直接涂覆在面料基层表面,烘干。
[0008]进一步的,所述S11中使用加热设备对所述浸泡设备进行加热,控制加热温度在45

65℃,保温浸泡5

8h。
[0009]进一步的,所述S11中的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S21 .选取无病虫害新鲜的玫瑰花、艾草、七里香、驱蚊草以及薄荷叶并使用清洗设备进行清洗;S22 .将清洗后的玫瑰花、艾草、七里香、驱蚊草以及薄荷叶依次放入烘干设备内进行干燥,控制烘干设备温度为85

140℃,干燥完成后取出放置在阴凉处;S23 .将S22烘干后的玫瑰花、艾草、七里香、驱蚊草以及薄荷叶依次投入粉碎设备内,调节粉碎设备转速为150r/min,持续研磨5min,粉碎充分后取出得到原料粉末;S24 .将S23中制得的原料粉末与去离子水按重量比例为2:10放入反应釜内充分混合反应,控制反应釜的温度在50

95℃,充分反应后移至真空蒸馏釜内,得到的馏出液即为提取液。
[0010]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药液中的所述防螨剂与所述抗菌剂的质量比例为1:1 .5。
[0011]进一步的,所述S11的所述混合溶液中所述防螨剂与所述抗菌剂的含量不低于5%。
[0012]进一步的,所述经纱中所述聚酯纤维的直径为16

21μm,所述铜氨纤维的直径为28

32μm,所述纬纱中所述芦荟纤维的直径为2 .5

3 .6μm,所述莫代尔纤维的直径为4

7μm,所述棉纤维的直径为15

16μ m。
[0013]进一步的,所述S11之前将所述铜氨纤维、所述聚酯纤维、所述芦荟纤维、所述莫代尔纤维以及所述棉纤维浸泡在加入氢氧化钠的去离子水中,再使用搅拌设备搅拌1

1 .5h,搅拌的同时加入渗透剂,保温55℃反应1h,反应充分后使用去离子反复清洗4

8次,最后再进行干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去离子水质量为所述铜氨纤维、所述聚酯纤维、所述芦荟纤维、所述莫代尔纤维以及所述棉纤质量总和的10

15倍,所述氢氧化钠的质量为所述铜氨纤维、所述聚酯纤维、所述芦荟纤维、所述莫代尔纤维以及所述棉纤质量总和的1

5%,所述渗透剂的质量为所述铜氨纤维、所述聚酯纤维、所述芦荟纤维、所述莫代尔纤维以及所述棉纤质量总和的0 .1

0 .4%。
[0015]进一步的,所述S15中烘干条件为120

140℃、1 .5
‑ꢀ
2min,定型条件为180

200℃焙烘1 .6

2 .1min。
[0016]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抗静电纺织复合面料克服了未改性聚酯纤维湿性差、回潮率低、易起静电等缺点,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吸湿性、抗静电和抗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抗静电纺织复合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包括面料基层和抗静电层,所述面料基层由经纱和纬纱织就而成,所述经纱由铜氨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由芦荟纤维、莫代尔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抗静电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丙烯酸甲酯40份;聚四氟乙烯5份;表面活性剂1份;聚乙烯醇10份;纳米银5份;聚乙二醇10份。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锌和纳米硅基氧化物的直径为2 ~ 10nm。
[0019]上述一种抗静电纺织复合面料及其制备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纺织复合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基层和抗静电层,所述面料基层由经纱和纬纱织就而成,所述经纱由铜氨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纬纱由芦荟纤维、莫代尔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抗静电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丙烯酸甲酯40

50份;聚四氟乙烯5

8份;表面活性剂1

3份;聚乙烯醇10

15份;纳米银5

10份;聚乙二醇10

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纺织复合面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S11.抗菌处理:依次将铜氨纤维、聚酯纤维、芦荟纤维、莫代尔纤维以及棉纤维放入浸泡设备内并向浸泡设备内注入添加有防螨剂与抗菌剂的混合溶液以及提取液,使混合溶液完全没过铜氨纤维、聚酯纤维、抗菌纤维、莫代尔纤维以及棉纤维,浸泡完成后将上述纤维分别取出并使用烘干设备进行烘干;S12 .纺纱:将烘干后的铜氨纤维和聚酯纤维混纺成经纱,再将烘干后的芦荟纤维、莫代尔纤维以及棉纤维混纺成纬纱;S13 .织造:将S12制得的经纱与纬纱使用喷气式织布机织就成胚布,再将胚布进行修边收卷;S14 .胚布处理:将S13制得的胚布运输至清洗池内,进行高温洗涤,洗涤完成后进行烘干,烘干充分后投入浸染池内进行染色,染色完成后经烘干、定型即得面料基层;S15. 以重量份数取丙烯酸甲酯40

50份;聚四氟乙烯5

8份;表面活性剂1

3份;聚乙烯醇10

15份;纳米银5

10份;聚乙二醇10

20份,制成防静电涂层,然后将其直接涂覆在面料基层表面,烘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纺织复合面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1中使用加热设备对所述浸泡设备进行加热,控制加热温度在45

65℃,保温浸泡5

8h。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静电纺织复合面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1中的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S21 .选取无病虫害新鲜的玫瑰花、艾草、七里香、驱蚊草以及薄荷叶并使用清洗设备进行清洗;S22 .将清洗后的玫瑰花、艾草、七里香、驱蚊草以及薄荷叶依次放入烘干设备内进行干燥,控制烘干设备温度为85

140℃,干燥完成后取出放置在阴凉处;S23 .将S22烘干后的玫瑰花、艾草、七里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跃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摩登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