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叉喷雾喷淋塔,包括塔体,及位于塔体底部的气流入口及顶部的排气口;塔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水平喷雾单元、向上喷雾单元及向下喷雾单元;水平喷雾单元内设有水平喷雾管,向上喷雾单元内设有向上喷雾管,向下喷雾单元内设有向下喷雾管;含尘气体从底部进入塔体经喷雾单元除尘后从塔顶排出;所述喷淋塔可用于高效除尘,减少循环水量、达到环保节能降耗的要求。达到环保节能降耗的要求。达到环保节能降耗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叉喷雾喷淋塔
[0001]本技术涉及喷淋塔
,具体为一种交叉喷雾喷淋塔。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喷淋塔,洗涤效果差,用于除尘,不能满足环保要求(实际含尘量≥15mg/m3),必须加上湿电除尘,才能满足环保要求(环保要求含尘量≤10mg/m3),并且,循环水量大,水泵电机功率大,耗电大。其主要原因是喷嘴设计不合理:喷雾粒径太大、喷雾角度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目前喷淋塔的缺陷进行改进,提供一种交叉喷雾的喷淋塔,用于除尘,减少循环水量、达到环保要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案如下:
[0005]一种交叉喷雾喷淋塔,包括塔体,及位于塔体底部的气流入口及顶部的排气口;塔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水平喷雾单元、向上喷雾单元及向下喷雾单元;水平喷雾单元内设有水平喷雾管,向上喷雾单元内设有向上喷雾管,向下喷雾单元内设有向下喷雾管;含尘气体从底部进入塔体经喷雾除尘后从塔顶排出。
[0006]本技术中,所述水平喷雾单元下方设置有进气腔体,进气腔体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气流分布器并与水平喷雾单元连通,所述气流入口位于进气腔体一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进气腔体下方设置有排水管,塔体安装在基础上,基础内设置有水封,排水管插入水封内。
[0008]本技术中,所述塔体外侧设置有给水总管,所述水平喷雾管、向上喷雾管及向下喷雾管分别与给水总管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向上喷雾单元设有若干向上喷雾子单元,每个子单元内设有至少一根向上喷雾管;所述水平喷雾单元内设有若干水平喷雾管;所述给水总管沿塔体竖直设置;每个喷雾单元内设环管与给水总管连通,所述水平喷雾管与环管连通。
[0010]本技术中,所述向下喷雾管靠近排气口的位置设置。
[0011]本技术中,所述塔体外侧对应每个喷雾单元设置有维修平台。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所述喷淋塔,可用于高效除尘,减少循环水量、达到环保要求;在进气含尘量≤2g/m3的情况下,排气实际含尘量≤5mg/m3。循环水量≤0.7kg/m3。不加湿电除尘可以大幅节约电耗40%;以300000m3/h的除尘为例,电耗从1260kw降低到700kw。
附图说明
[0014]图1本技术所述交叉喷雾喷淋塔整体示意图。
[0015]其中:1、地面;2、基础;3、塔体;4、给水总管;5、维修平台;21、水封;31、排水管;32、
进气腔体;3201、气流入口;3202、气流分布器;33、水平喷雾管;34、向上喷雾管;35、向下喷雾管;36、排气口;41、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交叉喷雾喷淋塔,包括部分埋入地面1下的基础2,基础2为凹槽结构,内底部设有水封21,并连通外排管道;塔体3设置在基础2上,塔体3底部设有排水管31并插入水封21内;塔体3下部设有进气腔体32,进气腔体32侧边设有气流入口3201、内部设有气流分布器3202,气流分布器3202由若干竖直设置且呈阶梯式的气管组成,并与塔体3上部连通。塔体3外侧沿高度方向设有给水总管4。塔体3内沿进气腔体32以上的部分设有若干喷雾单元,自下而上依次为水平喷雾单元、向上喷雾单元及向下喷雾单元,每个喷雾单元均设置水平方向并延伸至塔体3中心附近的喷雾管,具体地,水平喷雾单元内设置有水平喷雾管33,向上喷雾单元内设置向上喷雾管34,向下喷雾单元内设有向下喷雾管35;水平喷雾管33管壁设有若干径向喷雾的喷嘴;向上喷雾管34管壁设有若干垂直向上喷雾的喷嘴;向下喷雾管35端部设有垂直螺旋喷嘴,用于向下方喷雾,向下喷雾管35靠近位于塔顶的排气口36。水平喷雾管33、向上喷雾管34及向下喷雾管35分别连通给水总管4。
[0020]本技术中,为了增加喷淋吸收的效果,水平喷雾单元设置3~5根平行的向上喷雾管34并分别与给水总管4连通;向上喷雾单元设置有5~10个向上喷雾的喷雾子单元,每个喷雾子单元内设置两根向上喷雾管34,和与给水总管4连通的环管41,环管41环塔体3外侧设置,两根向上喷雾管34分别与环管41连通且在塔体3内对向设置。
[0021]本技术中,为了便于维修和调节,每个喷雾单元对应设置有维修平台5。
[0022]工作时,气体从气流入口3201沿径向进入塔体3,进而进入气流分布器3202,使气流均匀分布并向上方流入,通过底部设置的水平喷雾管33产生的径向分布的水雾(粒径2~10μm),再向上经中间层的向上喷雾管34产生竖直方向的水雾(粒径2~10μm),最终上升至向下喷雾管35继续被垂直螺旋喷嘴向下喷雾产生的水雾(粒径2~150μm)喷淋,然后经由排气口36排出塔体。水雾粒径从下到上,逐渐加大,可以有效减少气流带走的水分。设置水平喷嘴可以使气流分布更加均匀。向上喷雾,水雾与气流方向相同,可以增加水雾与气流接触
时间。再上层向下喷雾,可以减少气流带走的水分。基础2内采用的水封31可以防止气流直接从排水管31溢出。
[00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叉喷雾喷淋塔,包括塔体(3),及位于塔体(3)底部的气流入口(3201)及顶部的排气口(36);其特征在于塔体(3)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水平喷雾单元、向上喷雾单元及向下喷雾单元;水平喷雾单元内设有水平喷雾管(33),向上喷雾单元内设有向上喷雾管(34),向下喷雾单元内设有向下喷雾管(35);含尘气体从底部进入塔体(3)经喷雾除尘后从塔顶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喷雾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喷雾单元下方设置有进气腔体(32),进气腔体(32)顶部设有竖直设置的气流分布器(3202)并与水平喷雾单元连通,所述气流入口(3201)位于进气腔体(32)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喷雾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体(32)下方设置有排水管(31),塔体(3)安装在基础(2)上,基础内设置有水封(21),排水管(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国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亚克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