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束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端子压接装置,包括:机壳用于安装以及支撑机械部件;端子压接模具设置在机壳内部,端子压接模具上至少设有一组以上用于压接不同端子的压接组件;旋转装置与端子压接模具相连接,旋转切换不同端子的压接组件;驱动装置与端子压接模具连接,驱动装置驱动端子压接模具进行压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能够通过切换不同的压接组件进行不同规格端子与线材进行压接,无需进行人工进行更换端子压接模具,操作方式更方便,工作效率更快,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端子压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材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端子压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线材加工领域中,需涉及将端子与线材进行压接,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该加工操作逐渐转变为自动化的加工方式。但是,现有市面上的压接装置目前大多数采用单一的压接方式,即一种规格的端子与其相适应的线材进行压接,当需要压接不同的规格的时候,需要人工进行更换相应规格的模具,导致生产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无法适应多种规格的端子压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端子压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新型端子压接装置,包括:
[0006]机壳,其用于安装以及支撑机械部件;
[0007]端子压接模具,所述端子压接模具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部,所述端子压接模具上至少设有一组以上用于压接不同端子的压接组件;
[0008]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端子压接模具相连接,旋转切换所述压接组件;
[0009]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端子压接模具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端子压接模具进行压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端子压接模具包括上压接模具,设置在所述上压接模具下方的下压接模具以及连接所述上压接模具与所述下压接模具的轴件,所述上压接模具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下压接模具与所述旋转装置相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压接模具为圆柱状,所述上压接模具的圆周边缘处设有一个以上的上安装槽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接模具为圆柱状,所述下压接模具的圆周边缘处设有一个以上的下安装槽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压接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槽口的用于压接端子的上压接块以及安装在所述下安装槽口的用于承载端子的下压接块,所述上压接块向下运动与所述下压接块作用对端子压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电机以及齿轮副,所述齿轮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所述端子压接模具,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齿轮副带动所述端子压接模具旋转。
[00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以及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以及所述端子压接模具,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减速机带动所述端子压接模具进行
压接。
[0016]进一步地,包括导向模具,所述导向模具设置在所述端子压接模具的一侧,所述导向模具上设有一个以上用于供不同尺寸线材通过到达所述压接组件的导向装置。
[0017]进一步地,包括用于转换不同的所述导向装置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导向模具相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三电机的齿条以及与所述齿条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导向模具套设在所述齿条和所述滑轨上,所述导向模具经由所述第三电机驱动在所述滑轨上移动。
[0018]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一对导向板以及分别与所述导向板相连接的伸缩件,一对所述导向板经由所述伸缩件驱动拼合形成供于不同线材通过的导向孔。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计端子压接模具、旋转装置以及驱动装置的结合,在端子压接模具上进行安装多个不同用于压接的端子组件,通过旋转装置进行上料,进而在驱动装置下,完成端子和线材之间的压接操作,由于安装了多个端子组件,可以通过切换不同的端子组件进行不同规格的端子,以适应多种端子压接生产操作,无需人工进行更换装置,生产效率更快,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端子压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导向模具和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机壳;2.端子压接模具;3.压接组件;4.旋转装置;5.驱动装置;6.上压接模具;7.下压接模具;8.轴件;9.上安装槽口;10.上压接块;11.下安装槽口;12.下压接块;13.第一电机;14.齿轮副;15.第二电机;16.减速机;17.导向模具;18.导向装置;19.调节装置;20.第三电机;21.齿条;22.滑轨;23.导向板;24.伸缩件;25.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
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7]如图1
‑
4所示,为本技术实现的一种新型端子压接装置,包括:机壳1,其用于安装以及支撑机械部件;端子压接模具2,所述端子压接模具2设置在所述机壳1内部,所述端子压接模具2上至少设有一组以上用于压接不同端子的压接组件3;旋转装置4,所述旋转装置4与所述端子压接模具2相连接,旋转切换所述压接组件3;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与所述端子压接模具2连接,所述驱动装置5驱动所述端子压接模具2进行压接。
[0028]鉴于
技术介绍
中所记载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端子压接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在端子压接模具2上设置多组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其用于安装以及支撑机械部件;端子压接模具,所述端子压接模具设置在所述机壳内部,所述端子压接模具上至少设有一组以上用于压接不同端子的压接组件;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端子压接模具相连接,旋转切换所述压接组件;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端子压接模具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端子压接模具进行压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压接模具包括上压接模具,设置在所述上压接模具下方的下压接模具以及连接所述上压接模具与所述下压接模具的轴件,所述上压接模具与所述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下压接模具与所述旋转装置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接模具为圆柱状,所述上压接模具的圆周边缘处设有一个以上的上安装槽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接模具为圆柱状,所述下压接模具的圆周边缘处设有一个以上的下安装槽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端子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接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上安装槽口的用于压接端子的上压接块以及安装在所述下安装槽口的用于承载端子的下压接块,所述上压接块向下运动与所述下压接块作用对端子压接。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丹,李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舟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