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节能集成化带汽液分离的换热装置,其包括卧式外壳及集成安装于卧式外壳内并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分布的用于对低温液态工质预热的预热器、用于对低温液态工质加热至蒸发状态的蒸发器和用于汽液分离的过热器,卧式外壳一侧的低温介质出口管、预热器内的第一板程通道、蒸发器内的第二板程通道、过热器内的第三板程通道及卧式外壳另一侧的高温介质进口管依次连通;卧式外壳一端的低温液态工质进口管、预热器与卧式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一壳程通道、蒸发器与卧式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二壳程通道、过热器与卧式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三壳程通道、卧式外壳另一端的高温汽态工质出口管依次连通;卧式外壳下端设有若干冷凝液出口管。若干冷凝液出口管。若干冷凝液出口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集成化带汽液分离的换热装置
: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
,特指一种用于透平机的节能集成化带汽液分离的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
[0002]透平机是将流体工质中蕴有的能量转换成机械功的机器,其又称涡轮或涡轮机,透平是英文turbine的音译,源于拉丁文turbo一词,意为旋转物体。透平的工作条件和所用工质不同,所以它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原理相似;透平的最主要的部件是一个旋转件即转子,或称叶轮,它安装在透平轴上具有沿均匀排列的叶片,流体所具能量在流动中,经过喷管时转换成功能,流过叶轮时流体冲击叶轮,推动叶轮转动,从而驱动透平轴旋转,输出机械功。
[0003]目前,有将高温汽态工质(如R1233zd(E)制冷剂)输送到透平机,以驱动透平机工作,而常规状态下的R1233zd(E)制冷剂是低温液态的,以致在使用之前,需要先采用换热设备将低温液态的R1233zd(E)制冷剂转换为高温汽态的R1233zd(E)制冷剂,以满足使用要求。而现有的换热设备结构复杂,需要多个不同的机器拼接起来一起使用,导致整个换热设备的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并且需要拼接使用,操作起来较为繁琐,并且增加了劳动强度,不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集成化带汽液分离的换热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节能集成化带汽液分离的换热装置包括水平分布的卧式外壳以及集成安装于卧式外壳内并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分布的用于对低温液态工质预热的预热器、用于对低温液态工质加热至蒸发状态的蒸发器和用于汽液分离的过热器,其中,所述卧式外壳一侧设置的低温介质出口管、预热器内的第一板程通道、蒸发器内的第二板程通道、过热器内的第三板程通道及卧式外壳另一侧的高温介质进口管依次连通;所述卧式外壳一端设置的低温液态工质进口管、预热器与卧式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一壳程通道、蒸发器与卧式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二壳程通道、过热器与卧式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三壳程通道、卧式外壳另一端设置的高温汽态工质出口管依次连通;所述卧式外壳下端设置有若干冷凝液出口管。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预热器上端及下端分别设置有对方分布的第一阻流板和第二阻流板,该第一阻流板包括有包覆于该预热器上端面的弧形板以及弯折成型于该弧形板两侧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其中,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端部均与卧式外壳上内壁抵触;该第二阻流板的结构与第一阻流板的结构相同。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蒸发器上端及下端分别设置有对方分布的第
三阻流板和第四阻流板,该第三阻流板和第四阻流板的结构均与第一阻流板的结构相同。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热器上端及下端分别设置有对方分布的第五阻流板和第六阻流板,该第五阻流板和第六阻流板的结构均与第一阻流板的结构相同。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凝液出口管的数量为两根,其中第一根冷凝液出口管连通所述第二壳程通道,第二根冷凝液出口管连通所述第三壳程通道。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凝液出口管为螺纹管,该螺纹管下端外围设置有外螺纹。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卧式外壳的纵截面正腰圆状,该卧式外壳一侧面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板程通道和第二板程通道的第一U型管;该卧式外壳另一侧面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二板程通道和第三板程通道的第二U型管。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卧式外壳水平卧倒安装于支架上,该支架包括有截面呈U字形的U型钢以及上端固定于该U型钢中的U型槽内的支腿和固定于该支腿下端的垫片。
[0014]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垫片具有供螺栓或螺丝穿过的定位孔。
[0015]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卧式外壳外侧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安装的凸耳,该凸耳具有供螺栓或螺丝穿过的孔位。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预热器、蒸发器和过热器集成安装于卧式外壳内,并卧式外壳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分布,本技术可直接使用,无需拼接,并且达到高度集成化的目的,使本技术整体体积较小,需要占用的空间也较小,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并可节省成本;另外,本技术可实现预热、蒸发、过热和汽液分离的功能,以此将低温液态工质换热以转换为高温汽态工质,以直接输送至透平机使用,没有汽化的液态工质则回收使用,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见图1
‑
4所示,为一种节能集成化带汽液分离的换热装置,其包括水平分布的卧式外壳1以及集成安装于卧式外壳1内并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分布的预热器2、蒸发器3和过热器4,其中,该预热器2用于对低温液态工质预热,使后期能够快速加热低温液态工质,并且由该预热器2对低温液态工质进行快速加热,使低温液态工质加热至蒸发状态,形成高温汽态工质和高温液态工质的混合工质;最后再由过热器4进一步加热并进行汽液分离,使分离后的高温汽态工质从高温汽态工质出口管14流出,并输送至透平机使用,而冷凝分离出来的高温液态工质从冷凝液出口管15流出,并回收使用。
[0023]其中,所述卧式外壳1一侧设置的低温介质出口管11、预热器2内的第一板程通道21、蒸发器3内的第二板程通道31、用于汽液分离的过热器4内的第三板程通道41及卧式外壳1另一侧的高温介质进口管12依次连通;所述卧式外壳1一端设置的低温液态工质进口管13、预热器2与卧式外壳1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一壳程通道22、蒸发器3与卧式外壳1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二壳程通道32、用于汽液分离的过热器4与卧式外壳1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三壳程通道42、卧式外壳1另一端设置的高温汽态工质出口管14依次连通;所述卧式外壳1下端设置有若干冷凝液出口管15。
[0024]结合图4所示,将92.8℃的高温液态介质(如乙二醇)从高温介质进口管12进入,并依次经过所述过热器4内的第三板程通道41、蒸发器3内的第二板程通道31、预热器2内的第一板程通道21后,从低温介质出口管11流出,其中,经过第三板程通道41内的高温液态介质(如乙二醇)温度为92.63℃,经过第二板程通道31内的高温液态介质(如乙二醇)温度为89.54℃,经过第一板程通道21内的高温液态介质(如乙二醇)温度为88.5℃,即低温介质出口管11流出的高温液态介质(如乙二醇)的温度为88.5℃;与此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集成化带汽液分离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平分布的卧式外壳(1)以及集成安装于卧式外壳(1)内并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分布的用于对低温液态工质预热的预热器(2)、用于对低温液态工质加热至蒸发状态的蒸发器(3)和用于汽液分离的过热器(4),其中,所述卧式外壳(1)一侧设置的低温介质出口管(11)、预热器(2)内的第一板程通道(21)、蒸发器(3)内的第二板程通道(31)、过热器(4)内的第三板程通道(41)及卧式外壳(1)另一侧的高温介质进口管(12)依次连通;所述卧式外壳(1)一端设置的低温液态工质进口管(13)、预热器(2)与卧式外壳(1)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一壳程通道(22)、蒸发器(3)与卧式外壳(1)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二壳程通道(32)、过热器(4)与卧式外壳(1)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三壳程通道(42)、卧式外壳(1)另一端设置的高温汽态工质出口管(14)依次连通;所述卧式外壳(1)下端设置有若干冷凝液出口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集成化带汽液分离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2)上端及下端分别设置有对方分布的第一阻流板(23)和第二阻流板(24),该第一阻流板(23)包括有包覆于该预热器(2)上端面的弧形板(231)以及弯折成型于该弧形板(231)两侧的第一挡板(232)和第二挡板(233),其中,该第一挡板(232)和第二挡板(233)端部均与卧式外壳(1)上内壁抵触;该第二阻流板(24)的结构与第一阻流板(23)的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集成化带汽液分离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3)上端及下端分别设置有对方分布的第三阻流板(33)和第四阻流板(34),该第三阻流板(33)和第四阻流板(34)的结构均与第一阻流板(23)的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集成化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文忠,别勇勇,黎伟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埃欧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