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污泥卸料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13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污泥卸料槽,包括卸料斗,卸料斗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顶板,顶板两侧的外壁与卸料斗的内壁固定连接,顶板下方的卸料斗内部设置有搅拌轴,卸料斗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的顶端延伸至卸料斗的内部,卸料斗的外壁上皆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顶端的一侧皆转动连接有吊环,定位板下方的卸料斗两侧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承载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便于对卸料斗进行安置处理,进而提高了污泥卸料槽使用时的便捷性,还能够对卸料斗的内壁进行刮动清洁处理,进而降低了污泥卸料槽使用时污泥附着于卸料斗内壁的现象,而且确保了污泥卸料槽使用时的卸料效果。的卸料效果。的卸料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污泥卸料槽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污泥卸料槽。

技术介绍

[0002]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一种加工过程,而污泥若直接排放至环境中,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为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需对污泥进行相应工艺处理,进而需将其集中起来并运走,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污泥卸料槽。
[0003]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污泥卸料槽不便于进行安置处理,导致其使用时有所不便,还需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污泥卸料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污泥卸料槽不便于进行安置处理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污泥卸料槽,包括卸料斗,所述卸料斗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两侧的外壁与卸料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下方的卸料斗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卸料斗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顶端延伸至卸料斗的内部,所述卸料斗的外壁上皆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顶端的一侧皆转动连接有吊环,所述定位板下方的卸料斗两侧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承载座。
[0006]优选的,所述顶板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的底端贯穿顶板并与搅拌轴的顶端固定连接,以便带动搅拌轴进行旋转。
[0007]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一侧的卸料斗内部设置有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的外壁与卸料斗的内壁相触碰,所述第一刮板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刮板的一端与搅拌轴的外壁固定连接,以便对卸料斗的内壁进行刮动清理。
[0008]优选的,所述搅拌轴远离第一连接杆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搅拌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刮板,所述第二刮板的外壁与卸料斗的内壁相触碰,以便对卸料斗的内壁进行刮动清理。
[0009]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导轴,所述导轴的一端与出料口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导轴两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锥形限流板,以便调节出料口的开合大小。
[0010]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的一端延伸至出料口的内部并与导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便带动导轴进行旋转。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污泥卸料槽不仅提高了污泥卸料槽使用时的便捷性,降低了污泥卸料槽使用时污泥附着于卸料斗内壁的现象,而且确保了污泥卸料槽使用时的卸料效果;
[0012](1)通过位于卸料斗四周的外壁上皆经定位板设置有吊环,即可经吊环对卸料斗进行起吊提升处理,而卸料斗两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承载座,即可将承载座放置于两侧的工作台上,以便对其进行安置处理,从而提高了污泥卸料槽使用时的便捷性;
[0013](2)通过第一旋转驱动件带动搅拌轴进行高速旋转,使得搅拌轴依次经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一刮板与第二刮板位于卸料斗的内部进行转动,即可由第一刮板与第二刮板对卸料斗的内壁进行刮动清洁处理,从而降低了污泥卸料槽使用时污泥附着于卸料斗内壁的现象;
[0014](3)通过第二旋转驱动件带动导轴进行旋转,并使得导轴带动锥形限流板位于出料口的内部同步转动,此时锥形限流板与出料口之间的间隙则会发生变化,以使得出料口的开合大小发生变化,即可根据污泥的卸料需求调节污泥的流动速率,从而确保了污泥卸料槽使用时的卸料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锥形限流板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卸料斗;2、第一刮板;3、承载座;4、吊环;5、第一连接杆;6、顶板;7、第一旋转驱动件;8、搅拌轴;9、定位板;10、第二连接杆;11、第二刮板;12、出料口;13、锥形限流板;14、第二旋转驱动件;15、导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污泥卸料槽,包括卸料斗1,卸料斗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顶板6,顶板6两侧的外壁与卸料斗1的内壁固定连接,顶板6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件7,第一旋转驱动件7的底端贯穿顶板6并与搅拌轴8的顶端固定连接;
[0022]使用时,通过打开第一旋转驱动件7,以便带动搅拌轴8进行旋转;
[0023]顶板6下方的卸料斗1内部设置有搅拌轴8,搅拌轴8一侧的卸料斗1内部设置有第一刮板2,第一刮板2的外壁与卸料斗1的内壁相触碰,第一刮板2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远离第一刮板2的一端与搅拌轴8的外壁固定连接;
[0024]使用时,通过搅拌轴8经第一连接杆5带动第一刮板2进行转动,以便对卸料斗1的内壁进行刮动清理;
[0025]搅拌轴8远离第一连接杆5一侧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0远离搅拌轴8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刮板11,第二刮板11的外壁与卸料斗1的内壁相触碰;
[0026]使用时,通过搅拌轴8经第二连接杆10带动第二刮板11进行转动,以便对卸料斗1的内壁进行刮动清理;
[0027]卸料斗1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的顶端延伸至卸料斗1的内部,出料口1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导轴15,导轴15的一端与出料口12的内壁转动连接,导轴15两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锥形限流板13;
[0028]使用时,通过导轴15带动锥形限流板13进行转动,使得锥形限流板13与出料口12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以便调节出料口12的开合大小;
[0029]出料口12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二旋转驱动件14,第二旋转驱动件14的一端延伸至出料口12的内部并与导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
[0030]使用时,通过打开第二旋转驱动件14,以便带动导轴15进行旋转;
[0031]卸料斗1的外壁上皆设置有定位板9,定位板9顶端的一侧皆转动连接有吊环4,定位板9下方的卸料斗1两侧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承载座3。
[0032]本申请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将污泥由顶板6两侧的开口注入至卸料斗1的内部,通过将承载座3放置于两侧的工作台上,以便对其进行安置处理,再通过位于卸料斗1四周的外壁上皆经定位板9设置有吊环4,即可经吊环4对卸料斗1进行起吊提升处理,之后通过第二旋转驱动件14带动导轴15进行旋转,并使得导轴15带动锥形限流板13位于出料口12的内部同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污泥卸料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卸料斗(1),所述卸料斗(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两侧的外壁与卸料斗(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顶板(6)下方的卸料斗(1)内部设置有搅拌轴(8),所述卸料斗(1)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的顶端延伸至卸料斗(1)的内部,所述卸料斗(1)的外壁上皆设置有定位板(9),所述定位板(9)顶端的一侧皆转动连接有吊环(4),所述定位板(9)下方的卸料斗(1)两侧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承载座(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污泥卸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6)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旋转驱动件(7),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7)的底端贯穿顶板(6)并与搅拌轴(8)的顶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污泥卸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8)一侧的卸料斗(1)内部设置有第一刮板(2),所述第一刮板(2)的外壁与卸料斗(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举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天源污水处理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