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子铅封的远程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603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电子铅封的远程管理系统,摄像头采集电子铅封的状态、接近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传输到现场终端,现场终端判断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无异时,且触发电子铅封的RFID读写器识别无误时,并判断施锁状态到解封状态用时时长,时长在正常范围时,电子铅封发送施锁/解封,远程终端用于实现实时监控,发解封指令、加密指令到现场终端,实现远程控制,并通过入侵检测模块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安全,异常时,由远程终端下发加密指令到现场终端进行加密升级,并可触发干扰模块工作,在现场终端判断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异常时且触发电子铅封的RFID读写器识别有误时,触发干扰模块工作,对RFID通讯模块信号进行干扰和混淆,防止被识别电子铅封。别电子铅封。别电子铅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子铅封的远程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铅封
,特别是用于电子铅封的远程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一代电子铅封,主要用于货物集装箱、电力表箱和电力设备关键部位、油罐车等密封防止被窃取,是采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创新产品,无源防爆,每个铅封虽然对应全球唯一的RFID芯片号、唯一的全局序列号、唯一的加密序列号,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仿制或盗用,但随着射频RFID技术的发展,攻击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国内外频发各种RFID攻击事件,很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步被曝露出来。
[0003]因此,需提供用于电子铅封的远程管理系统,更进一步提高电子铅封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用于电子铅封的远程管理系统,现场终端根据电子铅封触发信号以及摄像头采集电子铅封的状态、接近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信号综合判断,对电子铅封发送施锁/解封指令,并通过入侵检测模块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安全,采取干扰模块干扰或加密来防止被识别。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现场终端以及现场终端设置的电子铅封、定位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远程终端,所述电子铅封、定位模块连接现场终端,现场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远程终端互相通信,现场终端还连接有入侵检测模块、干扰模块、摄像头,所述入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子铅封与现场终端数据交换的RFID信号是否异常,以及摄像头传输图像数据到现场终端的网络信号是否异常;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电子铅封的状态,并采集接近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通过网线传输到现场终端;所述现场终端用于判断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无异时,且触发电子铅封的RFID读写器识别无误时,并判断施锁状态到解封状态用时时长,时长在正常范围时,允许现场终端对电子铅封发送施锁/解封指令;所述远程终端用于存储、记录现场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上传的数据,实现实时监控,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下发解封指令、加密指令到现场终端,现场终端通过RFID通讯模块将指令下发至电子铅封,电子铅封收到解封/加密指令后,完成解封/加密,实现远程控制;所述干扰模块当入侵检测模块异常或现场终端判断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异常时且触发电子铅封的RFID读写器识别有误时,触发干扰模块工作,对RFID通讯模块信号进行干扰和混淆,防止被识别电子铅封。
[0006]优选的,所述现场终端判断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的具体过程为:S1,获取摄像头采集的接近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图像数据;S2,获取现场终端存储器存储的允许接近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特征数据或远程终端授权现场终端通过的允许接近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特征数据;
S3,在步骤S1的基础上,通过检测与跟踪获得步态的视频序列, 经过预处理分析提取该人的步态特征;S4,将提取的步态特征与存储器存储的步态特征通过相似度算法进行比对识别,有匹配的图像判断为无异常;无匹配的图像判断为异常。
[0007]本专利技术构思巧妙、安全可靠:一、现场终端根据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无异时,且触发电子铅封的RFID读写器识别无误时,并判断施锁状态到解封状态用时时长,时长在正常范围时,允许现场终端对电子铅封发送施锁/解封指令,任一异常时,上传预报警信号到远程终端,远程终端下发加密指令到现场终端,提高了防盗的可靠性;二、并通过入侵检测模块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安全,异常时,由现场终端传预报警信号到远程终端,远程终端下发加密指令到现场终端进行加密升级,并可触发干扰模块工作,对RFID通讯模块信号进行干扰和混淆,防止被识别电子铅封,或现场终端判断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异常时且触发电子铅封的RFID读写器识别有误时,也可触发干扰模块工作,防盗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体框图。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现场终端判断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2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0011]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0012]用于电子铅封的远程管理系统,包括现场终端以及现场终端设置的电子铅封、定位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远程终端,所述电子铅封工作状态、定位模块定位的电子铅封位置信息传送到现场终端,现场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远程终端互相通信,现场终端还连接有入侵检测模块、干扰模块、摄像头,所述入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子铅封与现场终端数据交换的RFID信号是否异常,可根据RFID通讯模块信号强度和RFID读写器吞吐率进行的检测(入侵检测的具体过程为现有技术,例如可采用专利号CN107704787B的一种恶意RFID读写器入侵检测的方法进行检测),以及摄像头传输图像数据到现场终端的网络信号是否异常;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电子铅封的状态,并采集接近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通过网线传输到现场终端;所述现场终端用于判断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无异时,且触发电子铅封的RFID读写器识别无误时,并判断施锁状态到解封状态用时时长,时长在正常范围时,允许现场终端对电子铅封发送施锁/解封指令,任一异常时,上传预报警信号到远程终端,远程终端下发加密指令到现场终端,提高了防盗的可靠性;所述远程终端(手机、电脑)用于存储、记录现场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上传的数据,实现实时监控,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下发解封指令、加密指令到现场终端,现场终端通过RFID通讯模块将指令下发至电子铅封,电子铅封收到解封/加密指令后,完成解封/加密,实
现远程控制;所述入侵检测模块为根据RFID通讯模块信号强度和RFID读写器吞吐率进行的检测,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安全,异常时,由现场终端传预报警信号到远程终端,远程终端下发加密指令到现场终端进行加密升级,并可触发干扰模块工作,对RFID通讯模块信号进行干扰和混淆,防止被识别电子铅封;所述干扰模块当入侵检测模块检测异常或现场终端判断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异常时且触发电子铅封的RFID读写器识别有误时,触发干扰模块工作,本申请为干扰器,产生噪声信号对RFID通讯模块信号进行干扰和混淆,防止被识别电子铅封,减少安全隐患,防盗效果更佳。
[00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现场终端判断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的具体过程为:首先,获取摄像头采集的接近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图像数据;获取现场终端存储器存储的允许接近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特征数据或远程终端授权现场终端通过的允许接近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特征数据;其次,通过检测与跟踪获得步态的视频序列, 经过预处理分析提取该人的步态特征;最后,将提取的步态特征与存储器存储的步态特征通过相似度算法进行比对识别,有匹配的图像判断为无异常;无匹配的图像判断为异常。
[00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子铅封包括锁体和锁杆,锁体和锁杆将被锁物体锁臂闭锁,锁体内部设有存储器、LED 指示灯、RFID通讯模块、外部触发装置、检测装置和微处理器、天线,其中存储器、LED 指示灯、RFID 通信模块、外部触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电子铅封的远程管理系统,包括现场终端以及现场终端设置的电子铅封、定位模块,无线通讯模块、远程终端,所述电子铅封、定位模块连接现场终端,现场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远程终端互相通信,其特征在于,现场终端还连接有入侵检测模块、干扰模块、摄像头,所述入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子铅封与现场终端数据交换的RFID信号是否异常,以及摄像头传输图像数据到现场终端的网络信号是否异常;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电子铅封的状态,并采集接近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通过网线传输到现场终端;所述现场终端用于判断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无异时,且触发电子铅封的RFID读写器识别无误时,并判断施锁状态到解封状态用时时长,时长在正常范围时,允许现场终端对电子铅封发送施锁/解封指令;所述远程终端用于存储、记录现场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上传的数据,实现实时监控,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下发解封指令、加密指令到现场终端,现场终端通过RFID通讯模块将指令下发至电子铅封,电子铅封收到解封/加密指令后,完成解封/加密,实现远程控制;所述干扰模块当入侵检测模块异常或现场终端判断电子铅封的人的步态异常时且触发电子铅封的RFID读写器识别有误时,触发干扰模块工作,对RFID通讯模块信号进行干扰和混淆,防止被识别电子铅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铅封的远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静石再杰程飞张浩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鸿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