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转式双速摆线液压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97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壳转式双速摆线液压马达,具体涉及液压传动件技术领域,包括力矩产生组件、配流组件和阀体组件,所述配流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开设有内孔,壳体通过内孔装配有配流阀,配流阀与壳体相连接,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体,壳体上或阀体内设置有双速阀芯,壳体内孔壁或配流阀外圆柱面上共开设有五个沉槽,配流阀与壳体之间设有五个密封件,五个相邻的沉槽与密封件之间构成了四个密封的工作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新的配流阀结构实现了马达的变速功能,且结构大大简化,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更低,可靠性大大提高,成本更低。成本更低。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壳转式双速摆线液压马达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传动件
,具体是一种壳转式双速摆线液压马达。

技术介绍

[0002]挖掘机属于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也是工程机械行业的晴雨表,挖掘机整合了推土机、装载机的优势,可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及国内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小型挖掘机特别是微型挖掘机在小型土石方工程和“机器代人”等方面具备巨大潜力,尤其是在空间受限,中大型控制机无法进入或操作受限的场合,这种小微型挖掘机可以充分发挥其体积小,动作灵活的特点,甚至可进行室内作业,大量的人工重体力劳动可由其代替完成。根据发达国家挖掘机械行业发展规律,小微型挖掘机市场占有率将超过50%,因此未来中国小型与微型挖掘机市场前景广阔。
[0003]小微型挖机的核心元件之一就是可变排量行走马达,每台机器上用2个,这种马达机构紧凑,可实现高低速功能切换,整机通过性能好,因此是国外微型挖机的标配,国内厂家的高端产品也选用此种马达。上述马达机构可实现高低速的转换,当机器需要转场时,可切换到高速状态,以节省转场时间;而挖掘机工作时,根据场地的需要,可选择低速,实现大力矩行走或爬坡的目的。
[0004]现有技术的马达机构为了实现高低速转换的功能,多数结构复杂,零件数量较多,因此对加工精度及装配精度的要求均较高,马达机构的可靠性不稳定,另外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壳转式双速摆线液压马达,通过设置了双速阀芯和四个工作腔,采用了新的配流阀结构,实现了马达的高低速转换功能,且结构简单、成本降低,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壳转式双速摆线液压马达,包括力矩产生组件、配流组件和阀体组件,所述配流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开设有内孔,壳体通过内孔装配有配流阀,配流阀与壳体相连接,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体,壳体上或阀体内设置有双速阀芯。
[0007]其中,所述壳体内孔壁或配流阀外圆柱面上共开设有五个沉槽,分别为第一沉槽、第二沉槽、第三沉槽、第四沉槽和第五沉槽,配流阀与壳体之间设有五个密封件,分别为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三密封件、第四密封件和第五密封件,第一沉槽、第二沉槽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构成工作腔a,第二沉槽、第三沉槽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第三密封件构成工作腔b,第三沉槽、第四沉槽之间通过第三密封件、第四密封件构成工作腔c,第四沉槽、第五沉槽之间通过第四密封件、第五密封件构成工作腔d。
[0008]其中,第一沉槽、第二沉槽、第三沉槽、第四沉槽和第五沉槽的直径逐渐减小。
[0009]其中,第一沉槽、第二沉槽、第三沉槽、第四沉槽和第五沉槽均与内孔同轴设置,三个沉槽依次平行排列。
[0010]其中,双速阀芯的两端分别连接双速阀弹簧,两个双速阀弹簧的外侧分别设有堵头;阀体内还设有制动阀芯,制动阀芯的两端分别连接制动阀弹簧,两个制动阀弹簧的外侧分别设有堵头。在两个制动阀弹簧的作用下,制动阀芯位于中间位置,两堵头控制制动阀弹簧的位置,并保证内部液压油不外泄;在两个双速阀弹簧的作用下,双速阀芯位于中间位置,液压油被密封于阀体的内部,两堵头控制双速阀弹簧的位置,并保证内部液压油不外泄。
[0011]制动阀芯与双速阀芯分别设置在阀孔内,制动阀芯与阀体构成三位四通阀,双速阀芯与阀体构成三位六通阀,四个工作腔由双速阀芯控制进油与回油。
[0012]其中,力矩产生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盖、定转子副及配流盘,配流盘上开设有7个或9个配流孔,配流孔为矩形孔。
[0013]其中,配流阀上开设有12或16个配流孔,与带配流孔的配流盘端面相对转动,完成配流的整个过程,配流随着两者之间的相互运动连续进行,从而使马达能够连续输出力矩与转速。
[0014]其中,配流阀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联动轴,联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花键,联动轴的一端与定转子副的转子内花键连接,另一端与花键套连接。
[0015]其中,配流阀通过花键套与壳体相连接,配流阀与花键套之间设有弹簧,使得配流阀端面与配流盘端面紧密结合。
[0016]其中,壳体的外表面与轴承内表面装配连接,轴承安装在轮毂内,轮毂上开设有轮毂卡槽,轮毂卡槽内设有第一挡圈,第一挡圈设置在轮毂与轴承之间。
[0017]其中,壳体外表面开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第二挡圈,第二挡圈设置在轴承与壳体之间。
[0018]在工作时,进入阀体的高压液压油经过配流阀的分配,进入马达的力矩产生部分,驱动力矩产生部分的元件工作,高压油做功产生力矩后变为低压液压油,再通过配流阀流出马达,完成液压能向机械能的转换过程;而产生的力矩通过联动轴的作用,输出到轮毂,进而驱动连接在轮毂上的其他产品。
[001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0]1、本技术包含全新的配流阀结构,这种配流阀结构在满足高低速变换的同时,结构大大简化,使用的产品零件更少,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更低,可靠性大大提高,且成本更低;
[0021]2、本技术的壳体内孔及配流阀组件均设有阶梯状结构,该结构利用液压油的压力将配流阀组件压紧贴合在配流盘上,保证了配流工作的顺利完成,并且简化了结构。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圆圈A部分放大图;
[0024]图3为开设沉槽示意图;
[0025]图4为力矩产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配流盘油孔示意图;
[0027]图6为图5中A

A的剖视图;
[0028]图7为配流阀配流孔示意图;
[0029]图8为图7中B

B的剖视图。
[0030]图中:1、力矩产生组件;11,前盖;12、定转子副;13、配流盘;2、配流组件;201、第一沉槽;202、第二沉槽;203、第三沉槽;204、第四沉槽;205、第五沉槽;3、阀体组件;4、螺柱;5、联动轴;6、第一密封件;7、第二密封件;8、第三密封件;9、第四密封件;10、第五密封件;a、第一工作腔;b、第二工作腔;c、第三工作腔;d、第四工作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实施例:
[0033]如图1~4所示,前盖11,定转子副12,配流盘13构成马达的力矩产生组件,壳体的外表面与轴承内表面装配连接,轴承安装在轮毂内,轮毂上开设有轮毂卡槽,轮毂卡槽内设有第一挡圈,第一挡圈设置在轮毂与轴承之间,壳体外表面开设有卡槽,卡槽内设有第二挡圈,第二挡圈设置在轴承与壳体之间;
[0034]在壳体内孔壁和配流阀外圆柱面上共开设有五个沉槽,分别为第一沉槽201、第二沉槽202(如图8)、第三沉槽2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转式双速摆线液压马达,包括力矩产生组件、配流组件和阀体组件,所述配流组件包括壳体,壳体开设有内孔,壳体通过内孔装配有配流阀,配流阀与壳体相连接,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或阀体内设置有双速阀芯,壳体内孔壁或配流阀外圆柱面上共开设有五个沉槽,分别为第一沉槽、第二沉槽、第三沉槽、第四沉槽和第五沉槽,配流阀与壳体之间设有五个密封件,分别为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三密封件、第四密封件和第五密封件,第一沉槽、第二沉槽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构成工作腔a,第二沉槽、第三沉槽之间通过第二密封件、第三密封件构成工作腔b,第三沉槽、第四沉槽之间通过第三密封件、第四密封件构成工作腔c,第四沉槽、第五沉槽之间通过第四密封件、第五密封件构成工作腔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转式双速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槽、第二沉槽、第三沉槽、第四沉槽和第五沉槽的直径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转式双速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槽、第二沉槽、第三沉槽、第四沉槽和第五沉槽均与内孔同轴设置,三个沉槽依次平行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转式双速摆线液压马达,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开元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