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94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包括第一导通件和第二导通件,所述第一导通件与第二导通件接触导通,所述第一导通件滑动设于套筒一端,所述套筒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导通件沿套筒轴向滑动,所述套筒另一端固定设有传导件,所述传导件通过导线与第一导通件导通,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第一导通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传导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通件远离第一导通件一端设有传导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能够减小第二导通件对第一导通件的冲击力,从而减小第一导通件与第二导通件之间的摩擦损耗,延长接触对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般大电流负荷的传递都是通过接触对进行传递,传统的接触对一般包括两个刚性接触件,其中一个刚性接触件上设置连接针,另一个刚性接触件上设置连接套,通过连接针插入连接套内实现线路的导通。由于传统的连接针与连接套之间的配合都有着较大的摩擦力和正压力,在需要频繁断开和接触的电路场合,每次插拔都会比较吃力,连接套受到的冲击力比较大,从而导致连接针与连接套之间的摩擦损耗比较大,进而降低了接触对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能够减小第二导通件对第一导通件的冲击力,从而减小第一导通件与第二导通件之间的摩擦损耗,延长接触对的使用寿命。
[0004]本技术公开的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包括第一导通件和第二导通件,所述第一导通件与第二导通件接触导通,所述第一导通件滑动设于套筒一端,所述套筒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导通件沿套筒轴向滑动,所述套筒另一端固定设有传导件,所述传导件通过导线与第一导通件导通,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第一导通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传导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通件远离第一导通件一端设有传导部。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通件靠近弹性件一端设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的截面大于第一导通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止挡件固定连接。/>[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筒靠近第二导通件一端与止挡件之间设有间隙。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止挡件靠近弹性件一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插入弹性件内,所述传导件靠近弹性件一端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插入弹性件内。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导通件为针套,所述针套内腔的底面为接触面,所述第二导通件为接触针,所述接触针一端插入针套内与接触面接触导通。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触面上设有多个接触凸起,多个所述接触凸起绕针套的轴向中心线均匀分布,所述接触针与针套接触导通一端为球面。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导通件中部的侧壁上设有卡环,所述卡环的截面大于第一导通件。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筒为绝缘材质。
[0013]本技术公开的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导通件通过传导部与外部电路导通,当第二导通件与第一导通件需要接触导通时,第一导通件受到第二导通
件提供的压力,会朝远离第二导通件的方向压缩弹性件,由于弹性件另一端被传导件抵住,弹性件会产生一个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弹力,朝靠近第二导通件的方向推动第一导通件,在压力与弹力的共同作用下,使第二导通件与第一导通件紧密接触在一起,维持第二导通件与第一导通件的接触导通,从而使与第一导通件通过导线导通的传导件与外部电路导通,相比于传统的刚性连接针与刚性连接套之间的插拔配合,在第二导通件与第一导通件导通时,弹性件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第二导通件对第一导通件的冲击力,从而减小第二导通件与第一导通件之间的摩擦损耗,延长接触对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剖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的第二导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10、套筒;11、间隙;20、第一导通件;21、止挡件;22、第一凸台;23、接触面;231、接触凸起;30、传导件;31、第二凸台;40、弹性件;50、第二导通件;51、传导部;52、卡环;6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0020]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包括第一导通件20和第二导通件50,第一导通件20与第二导通件50接触导通,第一导通件20滑动设于套筒10一端,套筒10为内部中空结构,第一导通件20沿套筒10轴向滑动,套筒10另一端固定设有传导件30,传导件30通过导线60与第一导通件 20导通,套筒10的内部设有弹性件40,弹性件40一端与第一导通件20固定连接,弹性件40另一端与传导件30固定连接,第二导通件50远离第一导通件20一端设有传导部51。
[0021]第二导通件50通过传导部51与外部电路导通,当第二导通件50与第一导通件20需要接触导通时,第一导通件20受到第二导通件50提供的压力,会朝远离第二导通件50的方向压缩弹性件40,由于弹性件40另一端被传导件 30抵住,弹性件40会产生一个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弹力,朝靠近第二导通件50的方向推动第一导通件20,在压力与弹力的共同作用下,使第二导通件 50与第一导通件20紧密接触在一起,维持第二导通件50与第一导通件20的接触导通,从而使与第一导通件20通过导线60导通的传导件30与外部电路导通,相比于传统的刚性连接针与刚性连接套之间的插拔配合,在第二导通件 50与第一导通件20导通时,弹性件40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第二导通件 50对第一导通件20的冲击力,从而减小第二导通件50与第一导通件20之间的摩擦损耗,延长接触对的使用寿命。
[0022]进一步的,第一导通件20靠近弹性件40一端设有止挡件21,止挡件21 的截面大于第一导通件20,弹性件40一端与止挡件21固定连接。止挡件21 能够防止第一导通件20在弹性件40的作用下整体弹出套筒10,造成导线60 外露,从而带来漏电的危险。
[0023]具体的,套筒10靠近第二导通件50一端与止挡件21之间设有间隙11。第二导通件50离开第一导通件20后,第一导通件20受到压力消失,在弹性件40自身弹力的带动下,止挡
件21会朝靠近第二导通件50的方向移动,间隙11能够防止挡件21在弹性件40的带动下撞击套筒10,造成损坏。
[0024]更进一步的,弹性件40为弹簧,止挡件21靠近弹性件40一端设有第一凸台22,第一凸台22插入弹性件40内,传导件30靠近弹性件40一端设有第二凸台31,第二凸台31插入弹性件40内。第一凸台22与第二凸台31分别插入弹性件40两端能够防止弹性件40在拉伸和压缩的过程中与第一导通件20 或者传导件30分离。
[0025]具体的,请参考图3和图4,第一导通件20为针套,针套内腔的底面为接触面23,第二导通件50为接触针,接触针一端插入针套内与接触面23接触导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通件20与第二导通件50的配合为针孔配合,其中第一导通件20为针套,第二导通件50为接触针。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导通件20也可以为接触针,第二导通件50为针套。
[0026]更具体的,接触面23上设有多个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通件和第二导通件,所述第一导通件与第二导通件接触导通,所述第一导通件滑动设于套筒一端,所述套筒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导通件沿套筒轴向滑动,所述套筒另一端固定设有传导件,所述传导件通过导线与第一导通件导通,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第一导通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传导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通件远离第一导通件一端设有传导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件靠近弹性件一端设有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的截面大于第一导通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止挡件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靠近第二导通件一端与止挡件之间设有间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电流无插拔力接触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浪林喜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茵科沃连接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