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三相卧螺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927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式三相卧螺离心机,包括罩壳,罩壳内转动连接有内腔为锥状的转鼓,转鼓内转动连接有与转鼓旋转有速度差的螺旋推进器;筒体上设置有腔体,腔体处设有开在筒体上的物料进口,筒体内设有物料通入管,物料通入管的内端设置有位于腔体处的进料出口;转鼓的左侧开有出渣端,转鼓的右侧上方开有重相液出口端,转鼓的右侧下方开有清相液出口端,重相液出口端的出液口位于螺旋推进叶片的外侧,清相液出口端位于螺旋推进叶片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极大的增加物料的干燥度,出渣率不仅高而且快、防堵塞,由于是三相出料,所以对于含有重相液及油污的物料分离效果更佳,特别适用于餐厨垃圾的固液分离,值得推广应用。值得推广应用。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式三相卧螺离心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机,尤其是一种新式三相卧螺离心机。

技术介绍

[0002]卧螺离心机是一种卧式螺旋卸料、连续操作的沉降设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泥脱水、水厂排泥脱水、工农业废水处理、石油化工、食品、制药等行业的固液分离和脱水。其工作原理为:转鼓与螺旋推料器以一定差速同向高速旋转,物料由进料管连续引入螺旋推料器内筒加速后进入转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较重的固相物沉积在转鼓壁上形成沉渣层,螺旋推料器将沉积的固相物连续不断地推至转鼓锥段,经出泥口排出,较轻的液相物则形成内层澄清段,由转鼓另一端的清液口排出。现行的离心机由于其结构的缺陷,清液口段均是采用直管,这种方式的离心机对于物料出渣时,其含水率均会保持在32%以上(物料为无机物)或82%以上(物料为有机物),含水率无法降低,从而造成运输及出渣物料储存的困扰,不利于对于物料的高效、安全、低含水率的处理;并且现行的卧螺离心机只有出渣、出液两个出口,这种分离方式,对于含油率比较高的餐厨垃圾来说,不利于三相物快速分离(餐厨垃圾不仅含有水分还含有油污),传统只有出渣、出液两个出口的卧螺离心机对于含油率较高的物料,分离效率偏低,并且重相液由于黏度大易沉积在转鼓的内腔处,容易堵塞,难以排出。
[0003]中国技术专利CN201220375271.1公开的一种螺旋推料器及其应用的卧螺离心机,其清液口段采用直管,使得固相物的含水率不能进一步降低,并且该种离心机只有两相出口,难以快速对含有重相液的物料进行快速、防堵塞分离开来。

技术实现思路
r/>[0004]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大大降低物料含水率并使物料高干、对含有重相液的物料三相分离,分离快、防堵塞的一种新式三相卧螺离心机,满足了企业对物料进行固液分离时、固相物含水率低便于处理及对含有重相液的物料分离速度快、长时间使用不会堵塞出口的需求。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新式三相卧螺离心机,包括罩壳,罩壳内转动连接有内腔为锥状的转鼓,转鼓内转动连接有与转鼓旋转有速度差的螺旋推进器;螺旋推进器包括筒体,筒体上螺旋状固定有螺旋推进叶片,螺旋推进叶片的外轮廓呈锥状并与锥状转鼓的内腔锥度一致;筒体上设置有腔体,腔体处设有开在筒体上的物料进口,筒体内设有物料通入管,物料通入管的内端设置有位于腔体处的进料出口;转鼓的左侧开有出渣端,转鼓的右侧上方开有重相液出口端,转鼓的右侧下方开有清相液出口端,重相液出口端的出液口位于螺旋推进叶片的外侧,清相液出口端位于螺旋推进叶片的内侧。这里转鼓、螺旋推进器的作用是,能够利用差速器使得转鼓与螺旋推进器能够保持恒定的转速差,从而能够对物料进行固液分离并进行排出;这里螺旋推进叶片的作用是,用于推动物料进行固液分离;这里腔体、物料进口、物料通入管的作用是,能够对物料注入到转鼓内
进行固液分离;这里清相液出口端的作用是能够对轻相液(水)进行出液;这里重相液出口端的作用是,够对浑浊的重相液(油及浑浊的污水)进行快速出液排出;这里出渣口的作用是,能够对物料的固相物进行快速出渣处理;这里重相液出口端的出液口位于螺旋推进叶片的外侧的作用是,由于重相液较重会位于转鼓内壁侧所以更利于重相液的排出并且油污对于水来说更轻会浮在水的表面也位于转鼓内壁侧,所以也能够被快速排出;这里清相液出口端位于螺旋推进叶片的内侧的作用是,由于轻相液较轻(通常为水),所以更靠近筒体外轮廓侧,所以能够快速对轻相液进行排出。
[0006]进一步完善,转鼓包括第一锥管及与第一锥管连通的第二锥管,第一锥管与第二锥管的锥度方向一致,第一锥管的锥度为0.1
°
~10
°
,第二锥管的锥度为0.1
°
~10
°
;螺旋推进叶片包括第一螺旋推进叶片及与第一螺旋推进叶片连续一起的第二螺旋推进叶片,第一螺旋推进叶片的外轮廓呈锥状并与第一锥管的内腔配合并锥度一致,第二螺旋推进叶片的外轮廓呈锥状并与第二锥管的内腔配合并锥度一致。这里第一锥管、第二锥管、第一螺旋推进叶片、第二螺旋推进叶片的作用是,降低加工难度、节约成本,并且采用不同锥度的第一锥管、第二锥管能够分级分离物料,分离效果更好,排出效率更高,防堵塞;这里第一锥管的锥度为0.1
°
~10
°
、第二锥管的锥度为0.1
°
~10
°
的作用是,能够提高向心分力,从而提高物料分离油、水的能力。
[0007]进一步完善,第二锥管的锥度大于第一锥管的锥度,第一锥管的锥度为3
°
,第二锥管的锥度为8
°
。这里第二锥管的锥度大于第一锥管的锥度的作用是,使得第二锥管的向心分力更大,从而对于固相物去除水分、油污能力增强,从而能够极大的降低固相物的含水率,并且固相物排出速度更快;这里第一锥管的锥度为3
°
,第二锥管的锥度为8
°
能够保证最佳的固相物低含水率及液相物的快速排出。
[0008]进一步完善,第一锥管及第二锥管的内腔璧上均固定有挤压圈,挤压圈上开有一组沿挤压圈中心均布设置的轴向凹槽。这里挤压圈的作用是,能够使得固相物(出料渣)进行挤压,确保含水率进一步降低;这里轴向凹槽的作用是,用于固相物挤压后产生的液相物能够被及时排走。
[0009]进一步完善,第一螺旋推进叶片的内端开有一组沿筒体侧设置的溢流口。这里溢流口的作用是,使得轻相液能够快速通过第一螺旋推进叶片而从清相液出口端处排出,从而能够使得物料固液分离的更快,进而也能够使得固相物(出料渣)含水率更低。
[0010]进一步完善,腔体上固定有圆锥柱,圆锥柱位于进料出口正对位置。这里圆锥柱的作用是,能够对进料出口排出的物料进行打碎,避免有些物料太大块而无法从物料进口进入的问题。
[0011]进一步完善,重相液出口端的排液口处安装有向心泵。这里向心泵的作用是,能够加快重相液及清相液的排出;向心泵paring dix pump又称削能环。是蝶片式离心机(包括立式卜排料沉降离心机和萃取机)中用于集液和上方排液的加压泵,与离心泵的作用原理基本相同,是固定的叶轮与离心机分离后的旋转着的澄清液相作用,将液体的动能转变成静压能,进行压力排料(如图5所示);这里向心泵为市面上现有的产品,可以选用福乐伟分离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的产品。
[0012]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利用转鼓、螺旋推进器能够利用差速器使得转鼓与螺旋推进器能够保持恒定的转速差,从而能够对物料进行固
液分离并进行排出,利用第一锥管、第二锥管能够给予物料进行分离时的向心分力,从而能够更加好对物料的固液进行分离操作,利用筒体上螺旋状固定有第一螺旋推进叶片及与第一螺旋推进叶片连续一起的第二螺旋推进叶片,使得物料的固液分离性更彻底,固相物含水率更低,利用腔体、物料进口、物料通入管能够对物料注入到转鼓内进行固液分离,利用清相液出口端的作用是能够对轻相液(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三相卧螺离心机,包括罩壳(1),其特征是:所述罩壳(1)内转动连接有内腔为锥状的转鼓(2),所述转鼓(2)内转动连接有与转鼓(2)旋转有速度差的螺旋推进器(3);所述螺旋推进器(3)包括筒体(3

1),所述筒体(3

1)上螺旋状固定有螺旋推进叶片(3

2),所述螺旋推进叶片(3

2)的外轮廓呈锥状并与锥状转鼓(2)的内腔锥度一致;所述筒体(3

1)上设置有腔体(3

1a),所述腔体(3

1a)处设有开在筒体(3

1)上的物料进口(3

1b),所述筒体(3

1)内设有物料通入管(4),所述物料通入管(4)的内端设置有位于腔体(3

1a)处的进料出口(4

1);所述转鼓(2)的左侧开有出渣端(2a),所述转鼓(2)的右侧上方开有重相液出口端(2b),所述转鼓(2)的右侧下方开有清相液出口端(2c),所述重相液出口端(2b)的出液口位于螺旋推进叶片(3

2)的外侧,所述清相液出口端(2c)位于螺旋推进叶片(3

2)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三相卧螺离心机,其特征是:所述转鼓(2)包括第一锥管(2

1)及与第一锥管(2

1)连通的第二锥管(2

2),所述第一锥管(2

1)与第二锥管(2

2)的锥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锥管(2

1)的锥度为0.1
°
~10
°
,所述第二锥管(2

2)的锥度为0.1
°
~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一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