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层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783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层过滤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深层过滤器采用内进外出时其深层过滤介质过度向外膨胀而发生破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深层过滤器,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过滤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深层过滤元件,多个所述深层过滤元件轴向间隔套装在所述中心管上,相邻两个所述深层过滤元件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流通间隙,所述深层过滤元件包括深层过滤介质,所述深层过滤介质围成与所述中心管内部连通的空腔;还包括保护元件,所述保护元件设于所述深层过滤介质的外侧,以限制所述深层过滤介质向外膨胀的幅度。过滤介质向外膨胀的幅度。过滤介质向外膨胀的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层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深层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深层过滤器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过滤组件,其中壳体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过滤组件包括中心管和多个轴向间隔套装在中心管上的深层过滤元件,相邻两个深层过滤元件之间形成流通间隙,深层过滤元件包括深层过滤介质,深层过滤介质围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套装在中心管上的导流板,导流板与空腔的腔壁之间存在导流间隙。
[0003]现有深层过滤器过滤时,原料液的流动路径分为两种,一种是:外进内出式,即原料液首先经进液口进入到壳体内,随后流向流通间隙中,然后在压差作用下,自外向内透过深层过滤介质后,污染物被截留在空腔的外侧,而洁净的滤液则进入空腔中,并经中心管和出液口排出壳体外,采用此种流动路径时,深层过滤介质在过滤时会受到由外向内的压差作用,当其两侧的压差达到一定值时,深层过滤介质的内表面可以抵靠在内部的导流板上,不会出现由于压差过大导致的深层过滤介质破裂的问题,但是,由于壳体内部和流动间隙较大,因此会存在原料液残留量大的问题。另一种是:内进外出式,即原料液首先经进液口流入到中心管内,随后流入到空腔内,然后在压差作用下,自内向外透过深层过滤介质后,污染物被截留在空腔内,而洁净的滤液则流入到流动间隙中,并经出液口排出壳体外,由于空腔的容积较小,因此原料液残留量大的问题得以解决,但是在过滤时深层过滤介质会受到由内向外的压力,加之流动间隙较大,而深层过滤介质一般由纤维素、硅藻土和粘结剂构成,其自身的耐压性能一般,仅能承受较低的压差,因此当深层过滤介质向外膨胀的幅度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时,致使深层过滤介质向外膨胀量达到其可承受的最大膨胀量时,深层过滤介质会发生破裂,进而无法继续提供有效的过滤性能,降低了深层过滤器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深层过滤器,能够在内进外出的流动路径下,通过保护元件控制深层过滤介质向外膨胀的幅度,以避免深层过滤介质发生破裂,保证了深层过滤器的过滤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深层过滤器,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过滤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0007]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0008]深层过滤元件,多个所述深层过滤元件轴向间隔套装在所述中心管上,相邻两个所述深层过滤元件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流通间隙,所述深层过滤元件包括深层过滤介质,所述深层过滤介质围成与所述中心管内部连通的空腔;
[0009]还包括保护元件,所述保护元件设于所述深层过滤介质的外侧,以限制所述深层过滤介质向外膨胀的幅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深层过滤元件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所述深层过滤介质,两组所述深层过滤介质的外周侧套设有密封包边,以使所述两组深层过滤介质之间形成所述空腔,所述深层过滤介质包括位于所述密封包边内环侧径向以内的过滤区,所述保护元件覆盖所述过滤区的面积至少为90%。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元件包括套装在所述中心管上的缓冲网,所述缓冲网的边缘固定在所述密封包边内。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网紧贴所述深层过滤介质设置并对所述深层过滤介质产生按压力。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进液口下方,所述缓冲网包括多条相互行的第一纱线和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二纱线,所述第一纱线向下延伸,所述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相交形成多个第一过孔,且所述第一过孔的面积为3

5mm2,所述缓冲网的厚度为0.4

1mm。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元件包括设在相邻两个深层过滤元件之间的支撑网板,所述支撑网板设有第二过孔。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深层过滤介质设有供所述中心管贯穿的通孔,所述支撑网板的两侧面分别凸设有围绕在所述中心管外侧的按压环,所述按压环密封压装在相邻通孔的外周上。
[0016]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网板的厚度向着远离所述按压环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7]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网板包括多条导流筋和围绕所述按压环设置的多条弧形筋,所述多条导流筋以所述按压环的中心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多条所述导流筋与多条弧形筋相交形成多个所述第二过孔。
[0018]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网板还包括与所述导流筋远离所述按压环一端连接的外边框,所述外边框和弧形筋上分别设有径向错开分布的断口。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中的深层过滤器过滤时,原料液首先经进液口流入到中心管内,随后进入深层过滤元件的空腔中,然后压差作用下,由内向外透过深层过滤介质,污染物被深层过滤介质截留在空腔内,洁净的滤液到达深层过滤介质的外表面,经出液口排出。上述过滤过程中,由于深层过滤元件的空腔容积较小,因此原料液可残留于其内的量也相应较小;另外,由于过滤组件包括设于深层过滤元件外侧的保护元件,并能限制深层过滤介质向外膨胀的幅度,因此在深层过滤介质受到由内向外的压差作用并向外形成一定幅度的膨胀时,其外表面会抵靠在保护元件上,保护元件可限制深层过滤介质继续向外膨胀,从而可以避免深层过滤介质因为过度向外膨胀而破裂,达到保护深层过滤介质的效果,进而保证了深层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同时也延长了深层过滤介质使用寿命。
[0021]深层过滤元件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深层过滤介质,两组深层过滤介质的外周侧套设有密封包边,以使两组深层过滤介质之间形成空腔,深层过滤介质包括位于密封包边内环侧以内的过滤区,保护元件覆盖过滤区的面积至少为90%。由于过滤区靠近中心管的部位向外膨胀幅度较大,而远离中心管的部位向外膨胀幅度较小,因此当保护元件覆盖过滤区的面积最小值为90%时,未被保护元件覆盖的边缘区域也不会因向外膨胀发生破裂,由此降低了保护元件的用料成本,此外这样设计减少保护元件在流通间隙中形成的阻碍作用。
[0022]保护元件包括套装在中心管上的缓冲网,缓冲网的边缘固定在密封包边内。如此设计,能够利用现有的密封包边实现对缓冲网边缘的固定,以防止缓冲网的边缘悬空设置时易导致缓冲网发生变形而失去对深层过滤介质向外膨胀的限制作用的问题;此外,这样设计,也实现了缓冲网对过滤区的全面覆盖,避免过滤区任一部位因过度向外膨胀而发生破裂。
[0023]缓冲网紧贴深层过滤介质设置并对深层过滤介质产生按压力。如此设计,可使深层过滤介质受到缓冲网向着空腔内部方向的压力,该压力至少能部分抵消深层过滤介质过滤时受到的向外的压差,由此能够减小深层过滤介质向外膨胀的幅度,进一步避免深层过滤介质发生破裂。
[0024]出液口位于进液口下方,缓冲网包括多条相互行的第一纱线和多条相互平行的第二纱线,第一纱线向下延伸,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相交形成多个第一过孔。如此设计,能够通过第一纱线引导洁净的滤液向着出液口方向流动,以使洁净的滤液及时排出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层过滤器,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过滤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深层过滤元件,多个所述深层过滤元件轴向间隔套装在所述中心管上,相邻两个所述深层过滤元件之间形成与所述出液口连通的流通间隙,所述深层过滤元件包括深层过滤介质,所述深层过滤介质围成与所述中心管内部连通的空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元件,所述保护元件设于所述深层过滤介质的外侧,以限制所述深层过滤介质向外膨胀的幅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层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层过滤元件包括两组间隔设置的所述深层过滤介质,两组所述深层过滤介质的外周侧套设有密封包边,以使所述两组深层过滤介质之间形成所述空腔,所述深层过滤介质包括位于所述密封包边内环侧径向以内的过滤区,所述保护元件覆盖所述过滤区的面积至少为9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层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元件包括套装在所述中心管上的缓冲网,所述缓冲网的边缘固定在所述密封包边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层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网紧贴所述深层过滤介质设置并对所述深层过滤介质产生按压力。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层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进液口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东范雷刘招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