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原料均混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62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原料混合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聚乙烯原料均混釜;其增加冲刷结构,减少原料自侧壁与搅拌轴侧壁的沾附现象,减少对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同时降低清洗难度;包括釜体,釜体内设置有腔体,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轴,还包括电机和第一齿轮,第一连接管底端连通设置有旋转结构,旋转结构底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输出端连通设置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两组输出端均连通设置有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左端和右端均连通设置有多组喷嘴,第一齿轮前端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釜体左端上侧和右端下侧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进料管和出料管均连通设置有阀门。进料管和出料管均连通设置有阀门。进料管和出料管均连通设置有阀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乙烯原料均混釜


[0001]本技术涉及原料混合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聚乙烯原料均混釜。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聚乙烯原料均混釜是一种用于聚乙烯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原料进行均混时所使用的装置,其在均混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聚乙烯原料均混釜包括釜体,釜体内设置有腔体,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轴;现有的聚乙烯原料均混釜使用时电机带动搅拌轴进行转动,搅拌轴带动所连接的搅拌齿进行转动,将输入至釜体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均混结束后输出即可;现有的聚乙烯原料均混釜使用中发现,均混结束后,腔体的侧壁与搅拌轴上均沾附有较多的原料,需要人工注水并进行浸泡清洗,清洗难度较大,为后期的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加冲刷结构,减少原料自侧壁与搅拌轴侧壁的沾附现象,减少对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同时降低清洗难度的聚乙烯原料均混釜。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聚乙烯原料均混釜,包括釜体,釜体内设置有腔体,釜体内设置有搅拌轴;还包括电机和第一齿轮,釜体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底端连通设置有旋转结构,旋转结构底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输出端连通设置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两组输出端均连通设置有第三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左端和右端均连通设置有多组喷嘴,第一齿轮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管固定设置于第二连接孔内,第一齿轮前端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顶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釜体左端上侧和右端下侧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进料管输出端和出料管输入端分别与腔体左端上侧和右端下侧连通,进料管和出料管均连通设置有阀门。
[0007]优选的,还包括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固定设置于搅拌轴顶端,搅拌轴底端与釜体内侧壁底端中部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连接,搅拌轴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多组搅拌齿,多组搅拌齿交错设置,多组搅拌齿均倾斜固定设置,釜体顶端固定设置有气缸,气缸输出端插入至腔体内并与电机顶端连接。
[0008]优选的,旋转结构包括旋转体,旋转体顶端设置有第一槽,旋转体底端设置有第二槽,第一槽内径小于第二槽内径,第二槽内设置有旋转圈,旋转圈外侧壁与第二槽内侧壁可转动密封接触,第一连接管输出端插入至旋转圈内并与旋转圈内侧壁连接,第二连接管顶端与旋转体底端连接,第二连接管输入端与第二槽连通。
[0009]优选的,还包括保护壳,保护壳内设置有保护腔,电机设置于保护腔内,气缸输出
端与保护壳顶端中部连接。
[0010]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固定设置于腔体上侧,固定板中部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连接管外侧壁与第二轴承内侧壁连接。
[0011]优选的,釜体底端固定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均固定设置有支腿。
[0012]优选的,釜体后端上侧设置有通口,通口内设置有挡门,挡门左端与通口左端可转动连接。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乙烯原料均混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在原料混合结束并自出料管输出后,将清洗用溶液与第一连接管输入端连通,溶液经过第一连接管、旋转结构和第二连接管后传输至三通管,最后经过两组第三连接管后自多组喷嘴进行喷射,此时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在齿的啮合作用下,第一齿轮随之进行转动,第二连接管、三通管和两组第三连接管均进行转动,左侧第三连接管右端设置的喷嘴和右侧第三连接管左端设置的喷嘴向转轴等结构进行喷射,左侧第三连接管左端设置的喷嘴和右侧第三连接管右端设置的喷嘴向腔体侧壁进行喷射,喷射过程中可对沾附的原料进行刷洗,减少人工对其进行冲洗的操作,减少原料自侧壁与搅拌轴侧壁的沾附现象,减少对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同时降低清洗难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釜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标记:1、釜体;2、搅拌轴;3、电机;4、第一齿轮;5、第一连接管;6、旋转结构;7、第二连接管;8、三通管;9、第三连接管;10、喷嘴;11、第二齿轮;12、进料管;13、出料管;14、第三齿轮;15、搅拌齿;16、气缸;17、旋转体;18、旋转圈;19、保护壳;20、固定板;21、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的一种聚乙烯原料均混釜,包括釜体1,釜体1内设置有腔体,釜体1内设置有搅拌轴2;还包括电机3和第一齿轮4,釜体1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第一连接管5底端连通设置有旋转结构6,旋转结构6底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7输出端连通设置有三通管8,三通管8的两组输出端均连通设置有第三连接管9,第三连接管9左端和右端均连通设置有多组喷嘴10,第一齿轮4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管7固定设置于第二连接孔内,第一齿轮4前端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顶端与电机3输出端连接,釜体1左端上侧和右端下侧分别连通
设置有进料管12和出料管13,进料管12输出端和出料管13输入端分别与腔体左端上侧和右端下侧连通,进料管12和出料管13均连通设置有阀门;在原料混合结束并自出料管13输出后,将清洗用溶液与第一连接管5输入端连通,溶液经过第一连接管5、旋转结构6和第二连接管7后传输至三通管8,最后经过两组第三连接管9后自多组喷嘴10进行喷射,此时电机3带动第二齿轮11进行转动,在齿的啮合作用下,第一齿轮4随之进行转动,第二连接管7、三通管8和两组第三连接管9均进行转动,左侧第三连接管9右端设置的喷嘴10和右侧第三连接管9左端设置的喷嘴10向转轴等结构进行喷射,左侧第三连接管9左端设置的喷嘴10和右侧第三连接管9右端设置的喷嘴10向腔体侧壁进行喷射,喷射过程中可对沾附的原料进行刷洗,减少人工对其进行冲洗的操作,减少原料自侧壁与搅拌轴2侧壁的沾附现象,减少对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影响,同时降低清洗难度。
[0022]还包括第三齿轮14,第三齿轮14固定设置于搅拌轴2顶端,搅拌轴2底端与釜体1内侧壁底端中部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连接,搅拌轴2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多组搅拌齿15,多组搅拌齿15交错设置,多组搅拌齿15均倾斜固定设置,釜体1顶端固定设置有气缸16,气缸16输出端插入至腔体内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原料均混釜,包括釜体(1),釜体(1)内设置有腔体,釜体(1)内设置有搅拌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3)和第一齿轮(4),釜体(1)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第一连接管(5)底端连通设置有旋转结构(6),旋转结构(6)底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7)输出端连通设置有三通管(8),三通管(8)的两组输出端均连通设置有第三连接管(9),第三连接管(9)左端和右端均连通设置有多组喷嘴(10),第一齿轮(4)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管(7)固定设置于第二连接孔内,第一齿轮(4)前端啮合设置有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顶端与电机(3)输出端连接,釜体(1)左端上侧和右端下侧分别连通设置有进料管(12)和出料管(13),进料管(12)输出端和出料管(13)输入端分别与腔体左端上侧和右端下侧连通,进料管(12)和出料管(13)均连通设置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原料均混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齿轮(14),第三齿轮(14)固定设置于搅拌轴(2)顶端,搅拌轴(2)底端与釜体(1)内侧壁底端中部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连接,搅拌轴(2)外侧壁固定设置有多组搅拌齿(15),多组搅拌齿(15)交错设置,多组搅拌齿(15)均倾斜固定设置,釜体(1)顶端固定设置有气缸(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鑫益康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