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532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54
本申请涉及支护装置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其包括支护墙体、连续墙钢筋笼、纺锤状空腔结构、定位感应装置和锚索,所述支护墙体中预埋设有连续墙钢筋笼,所述纺锤状空腔结构埋设在支护墙体中预设位置,所述定位感应装置设置在纺锤空腔结构的上方,所述锚索穿过纺锤空腔结构插设在支护墙体中。本申请具有方便作业人员拆卸和重新安装、减少作业时间和降低作业强度的效果。度的效果。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支护装置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支护,是为保证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施工结构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对支护结构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增强,同时可拆卸支护结构使用的也越来越多。
[0003]相关技术中,在基坑管道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支护装置结构比较简单,支护装置大多使用钢筋混凝土板桩或水泥土围墙等,同时每隔一定距离会进行土方开挖作业,土方开挖作业完成后需要在下一段焊接处重新搭设支护装置。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支护装置在使用完成后需拆卸重新安装,拆卸和重新安装过程步骤较为繁琐,增加了作业人员的作业时间和作业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方便作业人员拆卸和重新安装,减少作业时间和降低作业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包括支护墙体、连续墙钢筋笼、纺锤状空腔结构、定位感应装置和锚索,所述支护墙体中预埋设有连续墙钢筋笼,所述纺锤状空腔结构埋设在支护墙体中预设位置,所述定位感应装置设置在纺锤空腔结构的上方,所述锚索穿过纺锤空腔结构插设在支护墙体中。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护墙体起整体支撑作用,连续墙钢筋笼起支撑限位作用,利用定位感应装置便于实现精确定位,纺锤状空腔结构主要用于锚索的施工插设,同时保证墙体设计结构强度不受影响,最终按照规范要求,实现支护墙体附近土方开挖,并保证开挖安全;基坑回填时,根据支护墙体完成的各要求工作阶段,可分段拆卸,利用定位感应装置实现纺锤状空腔结构中锚索的拆除,并将支护墙体截断,最终完成土方回填施工和锚索、支护墙体结构处理,整个作业过程方便了作业人员拆卸和重新安装,减少了作业时间和降低了作业强度。
[0008]可选的,所述定位感应装置包括定位感应环与配套定位仪,所述定位感应环埋设在支护墙体中,所述配套定位仪设置在支护墙体外侧与定位感应环相对应的位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套定位仪主要用于对预埋设安装过程的安装高度进行精确定位,定位感应环主要用于发出定位信号便于配套定位仪进行定位。
[0010]可选的,所述连续墙钢筋笼的上端部设置有锁口梁,所述定位感应环滑动套接在锁口梁。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锁口梁对连续墙钢筋笼的上端部在达到一定高度时
进行封口,定位环在锁口梁端部上下滑动可实现精确定位。
[0012]可选的,所述定位感应环包括两个对开式感应半环,所述对开式感应半环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对开式感应半环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连接槽相适配的连接块,所述一个对开式感应半环的连接块扣合在另一个对开式感应半环的连接槽中实现两个对开式感应半环的扣合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对开式感应半环便于对接并在锁口梁端部上下滑动实现位置调整,利用连接块与连接槽便于实现两个对开式感应半环的扣合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对开式感应半环上设置有耳座,所述耳座固定连接在对开式感应半环的外壁中间位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固定连接在对开式感应半环外壁的耳座便于拿取对开式感应半环。
[0016]可选的,所述感应定位环设置有若干个,分别包括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第三定位环和第四定位环,所述第一定位环、第二定位环、第三定位环和第四定位环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定位环埋设在支护墙体的最上端与地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第二定位环埋设在第一定位环下方支护墙体的中间靠上位置,所述第三定位环埋设在第二定位环下方支护墙体的中间靠下位置,所述第四定位环埋设在支护墙体的最下端与基坑底处于同一水平位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利用配套定位仪与第一定位环和地面定位齐平,利用第二定位环和第三定位环便于精确定位需要安装放置纺锤状空腔结构的高度,利用第四定位环便于和基坑底部定位齐平。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环下方设置有第一定位支架,所述第三定位环下方设置有第二定位支架,所述第一定位支架与第二定位支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定位支架与第二定位支架埋设在支护墙体中。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定位支架与第二定位支架主要起支撑限位作用。
[0020]可选的,所述纺锤状空腔结构包括第一纺锤状空腔与第二纺锤状空腔,所述第一纺锤状空腔架设在第一定位支架与第二定位环之间,所述第二纺锤状空腔架设在第二定位支架与第三定位环之间。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定位支架实现对第一纺锤状空腔的支撑限位和第二定位环对第一纺锤空腔高度的定位,便于第二定位支架实现对第二纺锤状空腔的支撑限位和第三定位环对第二纺锤空腔高度的定位。
[0022]可选的,所述锚索包括第一层锚索与第二层锚索,所述第一层锚索穿过第一纺锤状空腔向下斜插在墙体中,所述第二层锚索穿过第二纺锤状空腔向下斜插在墙体中。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层锚索穿过第一纺锤状空腔斜插在墙体中实现连接作用,便于第二层锚索穿过第二纺锤状空腔斜插在墙体中实现连接作用。
[0024]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平整场地,进行支护墙体、锁口梁、定位感应装置及锚索的制作,定位感应装置的高度可按设计要求调整;基坑支护墙体施工养护后,具备开挖条件;按照规范要求,开挖第一层支护墙体附近土方,其深度可根据支护墙体内置的定
位感应装置辅助确定高度,保证开挖安全;继续开挖至第一层锚索位置,定位感应装置辅助确定高度,在该高度处预先埋设有第一纺锤状空腔,便于第一层锚索施工钻进穿越,并保证单幅墙体设计结构强度不受影响;在基坑支护墙体附近完成第一层锚索施工后,第一纺锤状空腔注浆封闭;根据设计要求,顺次开挖,并完成第二层锚索施工;基坑回填前,基坑支护墙体结构已完成其要求工作阶段,可分段拆卸;回填土方至第二层锚索作业面以下100cm,并形成完成作业面,便于施工,原第三定位环装置,可作为定位依据;该高度处预先埋设的第二纺锤状空腔中无钢筋,水泥浆体较为容易破除,可在此部位将第二层锚索先行拆除;回填土方至第一层锚索作业面至上部自有高度1/2部位(有第二定位环辅助确定高度),可经由预留的第一纺锤状空腔静力填充破碎剂,将此段支护墙体由此处截断,留置或整体拔出,安全可控;顺次回填并处理已施工第一层锚索、支护墙体结构。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使用本申请装置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护墙体起整体支撑作用,连续墙钢筋笼起支撑限位作用,利用定位感应装置便于实现精确定位,纺锤状空腔结构主要用于锚索的施工插设,同时保证墙体设计结构强度不受影响,最终按照规范要求,实现支护墙体附近土方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墙体(1)、连续墙钢筋笼(2)、纺锤状空腔结构(3)、定位感应装置(4)和锚索(5),所述支护墙体(1)中预埋设有连续墙钢筋笼(2),所述纺锤状空腔结构(3)埋设在支护墙体(1)中预设位置,所述定位感应装置(4)设置在纺锤空腔结构(3)的上方,所述锚索(5)穿过纺锤空腔结构(3)插设在支护墙体(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感应装置(4)包括定位感应环(41)与配套定位仪(42),所述定位感应环(41)埋设在支护墙体(1)中,所述配套定位仪(42)设置在支护墙体(1)外侧与定位感应环(41)相对应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钢筋笼(2)的上端部设置有锁口梁(21),所述定位感应环(41)滑动套接在锁口梁(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感应环(41)包括两个对开式感应半环(411),所述对开式感应半环(411)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412),所述对开式感应半环(41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连接槽(412)相适配的连接块(413),所述一个对开式感应半环(411)的连接块(413)扣合在另一个对开式感应半环(411)的连接槽(412)中实现两个对开式感应半环(411)的扣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式感应半环(411)上设置有耳座(414),所述耳座(414)固定连接在对开式感应半环(411)的外壁中间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定位环(41)设置有若干个,分别包括第一定位环(43)、第二定位环(44)、第三定位环(45)和第四定位环(46),所述第一定位环(43)、第二定位环(44)、第三定位环(45)和第四定位环(46)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定位环(43)埋设在支护墙体(1)的最上端与地面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第二定位环(44)埋设在第一定位环(43)下方支护墙体(1)的中间靠上位置,所述第三定位环(45)埋设在第二定位环(44)下方支护墙体(1)的中间靠下位置,所述第四定位环(46)埋设在支护墙体(1)的最下端与基坑底处于同一水平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分段拆卸支护侧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菊程亮郎需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