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旧房改造的外保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522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旧房改造的外保温系统,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保温板层,保温板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每层保温板层中包括若干个保温板,上下相邻保温板层中的保温板错缝排布;所述保温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外墙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提高保温板与墙体连接的牢固性,可以提高保温层的连接性,降低拼接缝的空隙,提高了隔热性,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保温效果,提高住户舒适性且节能。提高住户舒适性且节能。提高住户舒适性且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旧房改造的外保温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旧房改造的外保温系统,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成本的不断上涨,建筑物保温的优势日渐明显。外加保温可以减少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导性热量损耗,以及空气的渗透,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 对于不隔热的地下室,增加内部隔热层可使地下室更加舒适。
[0003]在所有碳排放中,建筑耗能所占比率约为35

40%,而建筑物取暖和夏季空调的能耗又占建筑物总耗能的50%至75%,如果我们采取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尤其是对建筑围护结构的外墙进行外保温隔热处理,就可以节约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能耗的35%

45%。
[0004]旧房改造原有技术一般来说都是直接铺贴外保温,固定方式通常为锚栓固定,外保温与墙体的连接牢固性差,经常发生脱落现象,并且拼接缝大,保温厚度不满足要求,隔热性差,容易出现空气渗透现象,增加热量损失,保温效果差;住户舒适性差,且耗能大。
[0005]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旧房改造的外保温系统,可以提高保温板与墙体连接的牢固性,可以提高保温层的连接性,降低拼接缝的空隙,提高了隔热性,减少热量损失,提高保温效果,提高住户舒适性且节能。
[000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旧房改造的外保温系统,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多层保温板层,多层保温板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每层保温板层中包括若干个保温板,上下相邻保温板层中的保温板错缝排布;
[0008]所述保温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外墙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采用B1级燃烧性能等级的SEPS保温板;所述保温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保温板的上下两端面上均设置多个第一凸榫和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榫和第一凹槽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榫和第一凹槽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凸榫和第一凹槽的形状为方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安装槽沿保温板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连接件,所述安装槽为T形;所述安装槽设置在第一凸榫和第一凹槽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的左右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二凸榫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榫和第二凹槽相配合;所述第二凸榫和第二凹槽均为长条状,所述第二凸榫、第二凹槽沿保温板宽度方向延伸,且第二凸榫、第二凹槽的长度与与保温板宽度相同。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塑料,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平行的定位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两个,两个固定板间隔设置;所述定位板和固定板之间设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与固定板形成与安装槽相配合的T形;所述定位板的中心设置安装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为金属导轨,所述导轨为U型或L型。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中部设置凸起部,所述安装孔贯穿定位板及凸起部;所述安装孔与连接螺钉相配合,将连接件固定在外墙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的两侧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十字交叉状;
[0016]所述固定板为长方形;所述连接筋的截面为十字形。
[0017]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的外侧面上设置花纹条,所述花纹条由若干均匀间隔设置的V形结构组成。
[0018]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外侧面涂覆抹面层和饰面层。
[0019]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技术采用具有B1级燃烧性能等级的SEPS保温板,通过改变SEPS保温板的构造提高保温层的连接性,降低拼接缝的空隙;通过设置塑料材质的连接件增加与墙体的连接的牢固性,减少热量的损失,并显著降低空气渗透,提高了隔热性;改善住户的舒适性且大量节能。
[0021]本技术还可以减少维护费用,防止墙壁上的金属部件腐蚀,提高墙体耐用性的同时,降低霉菌生长的几率。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0025]图3是保温板布置图;
[0026]图4是保温板的示意图;
[0027]图5是图4的俯视图;
[0028]图6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
保温板,11

第一凸榫,12

第一凹槽,13

第二凸榫,14

第二凹槽,15

安装槽,16

花纹条,2

连接件,21

定位板,22

连接筋,23

固定板,24

凸起部,25

加强筋,26安装孔,3

导轨,4

连接螺钉,5

外墙。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0032]如图1

6共同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旧房改造的外保温系统,包括导轨3,所述导轨3为金属导轨,所述导轨3为U型或L型,优选U型,所述导轨3上设置多层保温板层,多层保温板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每层保温板层中包括若干个保温板1,上下相邻保温板层中的保温板1错缝排布。
[0033]所述保温板1通过连接件2固定在外墙5上,所述连接件2设置在相邻两个保温板1
的接缝处。
[0034]所述保温板1采用B1级燃烧性能等级的SEPS保温板,所述保温板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保温板1的上下两端面上均设置多个第一凸榫11和多个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凸榫11和第一凹槽12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榫11和第一凹槽12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凸榫11和第一凹槽12形状相同,且优选方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相邻保温板层中的保温板1之间通过第一凸榫11和第一凹槽12配合连接。
[0035]所述保温板1的左右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二凸榫13和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凸榫13和第二凹槽14形状相同,且优选为长条状,所述第二凸榫13、第二凹槽14沿保温板1宽度方向延伸,且第二凸榫13、第二凹槽14的长度与保温板1的宽度相同。每层保温板层中的保温板1之间通过通过第二凸榫13和第二凹槽14配合连接。
[0036]所述保温板1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多个安装槽15,多个安装槽15沿保温板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槽15用于安装连接件2,所述安装槽15为T形;所述安装槽15设置在第一凸榫11和第一凹槽12之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旧房改造的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3),所述导轨(3)上设置多层保温板层,多层保温板层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每层保温板层中包括若干个保温板(1),上下相邻保温板层中的保温板(1)错缝排布;所述保温板(1)通过连接件(2)固定在外墙(5)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旧房改造的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采用B1级燃烧性能等级的SEPS保温板;所述保温板(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保温板(1)的上下两端面上均设置多个第一凸榫(11)和多个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凸榫(11)和第一凹槽(12)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凸榫(11)和第一凹槽(12)相互配合; 所述第一凸榫(11)和第一凹槽(12)的形状为方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旧房改造的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的上下端面上均设有多个安装槽(15),多个安装槽(15)沿保温板(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槽(15)用于安装连接件(2),所述安装槽(15)为T形;所述安装槽(15)设置在第一凸榫(11)和第一凹槽(12)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旧房改造的外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的左右端面上分别设置第二凸榫(13)和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凸榫(13)和第二凹槽(14)相配合;所述第二凸榫(13)和第二凹槽(14)均为长条状,所述第二凸榫(13)、第二凹槽(14)沿保温板(1)宽度方向延伸,且第二凸榫(13)、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叶飞赵伟莹尤作为叶劲林寒冰于浩然姜在斌胡范成申建义李磊唐永华郭莉丽
申请(专利权)人:格林堡绿色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