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硬膜三叶草缝合法的弧形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21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针对硬膜三叶草缝合法的弧形剪,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右柄和左柄,所述左柄与右柄下端固定连接有指环,所述左柄和右柄上侧重叠,所述左柄和右柄上端重叠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左柄和右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刃,所述弧刃沿转轴轴向方向弯曲;通过弧刃在硬膜上弧形剪开方式,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在颅脑球形的硬膜上相较于直线剪开,弧形剪开硬膜表面张力更小,有利于手术后期硬膜的缝合,增加手术术野的暴露,在使用时,通过弧刃一次对硬膜完成修剪。刃一次对硬膜完成修剪。刃一次对硬膜完成修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硬膜三叶草缝合法的弧形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的涉及一种针对硬膜三叶草缝合法的弧形剪。

技术介绍

[0002]显微血管减压术作为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基于血管压迫学说的颅神经疾患的首选外科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范应用,并成为功能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内容。自1966年Jannetta首创显微血管减压术以来,因其治疗颅神经疾病的安全性、有效性而迅速在临床推广。
[0003]面肌痉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疾病,虽然不危及患者生命,但可以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典型症状是患侧面部肌肉反复发作性、不自主抽动或无痛性强直,通常起始于眼周,随后扩展到面神经支配的其他肌肉,以口角肌肉抽动最为明显,严重时可累及同侧颈部甚至胸部肌肉。面肌痉挛的根本病因最可能是面神经出脑干区神经血管冲突,这使得显微血管减压术成为治疗面肌痉挛最有效的方法。显微血管减压术传统开关颅技术被广泛应用,但是其术野显露不好,术中操作时间长,术后常导致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听力下降等并发症出现。
[0004]专利技术人创新使用弧形方式剪开,并在一侧中间剪开,如此剪开硬膜,在手术后期缝合时,用5

0可吸收缝合线在连续缝合时的第一针,先将修剪的边缘点在中心位置缝合,固定闭合硬膜后,出现一个十分形象的“三叶草”图形,故特此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称为“三叶草”硬膜原位严密缝合法。
[0005]综上所述,目前显微血管减压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手术时需要将颅脑硬膜剪开,经典的硬膜剪开方法是倒T形、Y形、或十字形剪开,传统剪开方式为使用手术剪直线形剪开,由于颅脑为球形,剪开后视野暴露范围小,因为显微血管减压术为精细微创手术,在手术后期硬膜缝合过程中,由于硬脑膜自身的表面张力,不利于缝合;由于硬膜剪开后,视野暴露范围小的问题,导致颅内手术操作时间长,术后会发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现有手术剪都为直线剪开,在进行弧形方式剪开时,需要术者不断调整,多次修剪,达到理想效果,但通常修剪结过程依靠术者感觉,往往修剪弧度不准确,即使使用弧形修剪方法,但没有达到增大暴露面积、没有达到弧形剪开减小表面张力的情况,且在修剪过程中,下一次调整修剪方向没有在上次修剪的最远端,导致出现多个多余的切口,剪开边缘不整齐,不利于后期缝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硬膜三叶草缝合法的弧形剪。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针对硬膜三叶草缝合法的弧形剪,包括右柄和左柄,所述左柄与右柄下端固
定连接有指环,所述左柄和右柄上侧重叠,所述左柄和右柄上端重叠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左柄和右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刃,所述弧刃沿转轴轴向方向弯曲;
[0009]所述弧刃的刃口沿自身弧度延伸形成刃口延伸轨迹,所述刃口延伸轨迹大小为颅骨孔大小的1.05

1.15倍,所述刃口延伸轨迹中心在颅骨孔的侧边四分点,所述刃口延伸轨迹在颅骨孔部分为刃口弧形轨迹,所述弧刃弯曲弧度与刃口弧形轨迹一致,按所述刃口弧形轨迹与刃口延伸轨迹中心连线的面积与T形剪开面积相比,增加面积大于减少面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左柄和右柄向一侧弯曲倾斜,所述左柄和右柄头端向与左柄和右柄弯曲方向相反位置固定连接有弧刃,提高手术操作视野,清晰获知修剪情况。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右柄连接的弧刃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头,所述保护头呈圆饼状,所述保护头与弧刃呈垂直关系,使弧刃进入硬脑膜下侧时保护人体其他组织不受伤害。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一种针对硬膜三叶草缝合法的弧形剪,通过弧刃在硬膜上弧形剪开方式,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在颅脑球形的硬膜上相较于直线剪开,弧形剪开硬膜表面张力更小,减少了硬脑膜因自身的表面张力发生的挛缩,且有利于手术后期硬膜的缝合,增加手术术野的暴露,利于颅内手术操作;硬膜通过弧刃采用弧形剪开方式剪开后,视野暴露范围相较于直线剪开更大,有利于颅内手术操作,进而减少颅内手术操作时间,颅内手术时间的减少,保持硬膜新鲜度,避免了术后发生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听力下降并发症等情况;弧刃的刃口弧形轨迹,在使用时,通过弧刃一次对硬膜完成修剪,避免术者不断调整,多次修剪导致的剪开边缘不整齐的问题,有利于后期缝合,且不会受术者主观感觉影响导致修剪弧度不准确的问题,在一定的颅骨孔大小下,弧刃的刃口弧形轨迹即达到增大暴露面积,又达到弧形剪开减小表面张力的作用,完成弧形剪开有利于后期硬膜缝合。
[0014]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针对硬膜三叶草缝合法的弧形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右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左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弧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颅骨孔和两种修剪方式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弧形修剪及中间修剪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弧形修剪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硬膜边缘点在中心位置缝合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硬膜缝合类比的三叶草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
右柄,101

指环,110

弧刃,111

保护头,2

左柄,201

半径,3

转轴,310

颅骨
孔,311

传统剪开痕迹,312

减少面积,320

刃口延伸轨迹,321

刃口弧形轨迹,322

增加面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6、8、9所示
[0030]本专利技术所述针对硬膜三叶草缝合法的弧形剪,包括右柄(1)和左柄(2),所述左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硬膜三叶草缝合法的弧形剪,其特征在于:包括右柄和左柄,所述左柄与右柄下端固定连接有指环,所述左柄和右柄上侧重叠,所述左柄和右柄上端重叠位置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左柄和右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刃,所述弧刃沿转轴轴向方向弯曲;所述弧刃的刃口沿自身弧度延伸形成刃口延伸轨迹,所述刃口延伸轨迹大小为颅骨孔大小的1.05

1.15倍,所述刃口延伸轨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海亮李洋张阔郭文昌都毅辉钱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