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资源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495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资源化处理系统,属于硫代卡巴肼生产技术领域。系统包括主吸收罐、监测罐及至少一个次吸收罐,监测罐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底部设置有出口端连接主吸收罐的第二出料泵,次吸收罐的底部设置有出口端连接监测罐的第三出料泵。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首先被通入主吸收罐中,大部分硫化氢与主吸收罐中的稀碱液接触反应,生成硫氢化钠,实现资源化利用。随着主吸收罐内的稀碱液被逐渐吸收饱和,大量的硫化氢进入监测罐,与稀碱液反应放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监测罐内液相温度升高时,将后一级罐内的碱液泵如前一级罐内,实现了硫的回收利用,硫化氢的综合去除效率超过99%,且能够长期保持高的去除效率。除效率。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资源化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硫代卡巴肼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资源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硫代卡巴肼(TCH),英文名称:Thiocarbazide, CAS.No.: 2231

57

4,分子式:CH6N4S,广泛用于有机合成,是高效广谱除草剂嗪草酮的重要生产原料。
[0003]硫代卡巴肼的一个重要的合成路径为:二硫化碳和水合肼在较低温度下反应生成二硫代肼基甲酸肼(HDTC),然后经加热分解,释放硫化氢,反应液经冷却后,即可分离制备TCH。
[0004]通常地,TCH生产过程中释放的硫化氢气体经碱吸收后,碱液作为废水处理。例如,专利号为201821326272.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硫化氢吸收装置,应用于硫代卡巴肼生产过程中硫化氢的吸收,包括沿硫化氢吸收路线依次设置的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三级吸收塔、四级吸收塔及五级吸收塔,硫化氢气体依次经各级吸收塔吸收后外排。上述硫化氢吸收装置中,各级吸收塔的碱液吸收饱和后,被作为废水处置或用于提取硫化碱,一方面,随着反应进行,各级吸收塔对硫化氢吸收效率下降,容易导致外排气体硫化氢含量超标,另一方面,硫不能被资源化利用或资源化利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资源化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硫资源化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
[0008]主吸收罐;所述主吸收罐上设置有第一尾气进气管及第一尾气出气管,所述第一尾气进气管伸入所述主吸收罐底部,所述第一尾气出气管连通所述主吸收罐的顶部;所述主吸收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泵;
[0009]监测罐;所述监测罐上设置有第二尾气进气管及第二尾气出气管,所述第二尾气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尾气出气管,另一端伸入所述监测罐的底部;所述第二尾气出气管连通所述监测罐的顶部;所述监测罐上还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监测罐内液相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监测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泵,所述第二出料泵的出口端连接所述主吸收罐;以及
[0010]至少一个次吸收罐;所述次吸收罐上设置第三尾气进气管及第三尾气出气管,所述第三尾气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尾气出气管,另一端伸入所述次吸收罐的底部;所述第三尾气出气管连通所述次吸收罐的顶部;所述次吸收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出料泵,所述第三出料泵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监测罐。
[0011]优选地,所述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资源化处理系统还包括尾气排放装置,所述
尾气排放装置包括负压泵、活性炭吸附组件及排气烟筒,所述负压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三尾气出气管,出口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排气烟筒。
[0012]优选地,所述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资源化处理系统还包括硫氢化钠储罐,所述硫氢化钠储罐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一出料泵的出口端。
[0013]优选地,所述硫氢化钠储罐的出料端连接有对氨基苯甲酰胺生产装置。
[0014]优选地,所述主吸收罐内设置有尾气分布器,所述尾气分布器的进料端连接所述第一尾气进气管。
[0015]优选地,所述硫氢化钠储罐的底部设置有循环出料泵,顶部设置有预吸收塔,所述预吸收塔的底部连通所述硫氢化钠储罐;所述预吸收塔上设置反应釜尾气进气管及至少一个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循环出料泵的出口端。
[0016]优选地,所述预吸收塔内设置有与所述喷淋管连接的雾化喷头。
[0017]优选地,所述预吸收塔内从上至下排列设置三个所述雾化喷头。
[0018]优选地,所述硫氢化钠储罐的出料端还连接有浓缩装置。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0]设置主吸收罐、监测罐及至少一个次吸收罐,含有高浓度硫化氢(H2S)的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首先被通入所述主吸收罐中,大部分硫化氢与所述主吸收罐中的稀碱液接触反应,生成硫氢化钠(NaHS),生成的硫氢化钠被回收,资源化利用。少部分的硫化氢经所述主吸收罐的罐顶溢出,并依次经所述监测罐、所述次吸收罐,与稀碱液接触反应,生成硫化钠(Na2S),经所述次吸收罐的尾气排放。随着所述主吸收罐内的稀碱液被逐渐吸收饱和,大量的硫化氢进入所述监测罐,与稀碱液反应放热。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监测罐内液相温度升高时,将所述主吸收罐内的吸收饱和的溶液排出,将所述监测罐内的稀碱液送入所述主吸收罐内,并将所述次吸收罐内的稀碱液送入所述监测罐内,并向所述次吸收罐内补充新鲜碱液。一方面,采用稀碱液吸收硫代卡巴肼合成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制备硫氢化钠溶液,实现了硫的回收利用,提高了液碱的利用率,减少废水排量。另一方面,在至少一级次吸收罐的保障下,硫化氢始终能够与接近新鲜的碱液接触,从而被吸收,硫化氢的综合去除效率超过99%,且能够长期保持高的去除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实施例的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资源化处理系统的设备流程示意图。
[0022]图2为一实施例中尾气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又一实施例的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资源化处理系统的设备流程示意图。
[0024]图中: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资源化处理系统10、主吸收罐100、第一尾气进气管101、第一尾气出气管102、第一出料泵110、尾气分布器120、环形部121、十字部122、气孔123、监测罐200、第二尾气进气管201、第二尾气出气管202、温度传感器210、第二出料泵220、次吸收罐300、第三尾气进气管301、第三尾气出气管302、第三出料泵310、尾气排放装置400、负压泵410、活性炭吸附组件420、排气烟筒430、硫氢化钠储罐500、循环出料泵510、预吸收塔520、反应釜尾气进气管521、喷淋管522、雾化喷头523、对氨基苯甲酰胺生产装置600、浓缩装置7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0026]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7]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请参看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吸收罐;所述主吸收罐上设置有第一尾气进气管及第一尾气出气管,所述第一尾气进气管伸入所述主吸收罐底部,所述第一尾气出气管连通所述主吸收罐的顶部;所述主吸收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泵;监测罐;所述监测罐上设置有第二尾气进气管及第二尾气出气管,所述第二尾气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尾气出气管,另一端伸入所述监测罐的底部;所述第二尾气出气管连通所述监测罐的顶部;所述监测罐上还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监测罐内液相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监测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泵,所述第二出料泵的出口端连接所述主吸收罐;以及至少一个次吸收罐;所述次吸收罐上设置第三尾气进气管及第三尾气出气管,所述第三尾气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尾气出气管,另一端伸入所述次吸收罐的底部;所述第三尾气出气管连通所述次吸收罐的顶部;所述次吸收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出料泵,所述第三出料泵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监测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代卡巴肼反应釜尾气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尾气排放装置,所述尾气排放装置包括负压泵、活性炭吸附组件及排气烟筒,所述负压泵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三尾气出气管,出口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所述活性炭吸附组件的出口端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得国范卫卫王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彩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