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中生物教学用染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487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中生物教学用染色装置,包括架体,架体包括上端的水平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上设有载玻板盛放工位并用于水平放置载波板,载波板上设有若干载玻片盛放工位并用于水平放置载玻片;在支撑板上方设有水平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各自对应所述载玻片安装有计量泵,计量泵上端为输入口并用于与染色液供给部分结构相连;计量泵下端为输出口并各自连接有竖向向下的染色管,染色管下端各自连接有呈扁平盒体结构设计的染色盒,染色盒内部下表面均匀的设有若干竖向贯通设置的染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批量的对血涂片完成染色操作,染色更加均匀能够更好的对血涂片进行染色覆盖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中生物教学用染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中生物教学用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涂片的显微镜检查是血液细胞学检查的基本方法,应用极广。特别是对各种血液病的诊断有很大价值。但血片制备和染色不良,常使细胞鉴别发生困难,甚至导致错误结论。例如,血膜过厚细胞重叠缩小,血膜太薄白细胞多集中于边缘;染色良好的血片是血液学检查主要基本技术之一。
[0003]在血涂片的制作过程中,包括加瑞氏染液2至3滴,使覆盖整个血膜,固定0.5至1.0分钟。滴加等量或稍多的新鲜蒸馏水,与染料混匀染色5至10分钟的步骤。在生物教学实验中,通常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每一个班级人数在50至60人),每一个学生需要各自对不同采用不同血型制备得到的血涂片进行观察,这就使得需要制备得到的载玻片的数量大,手工逐个完成染色操作,不能够很好的满足要求,并且手工染色存在染色质量不稳定,染色覆盖不够很好的对血涂片进行覆盖。
[0004]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批量的对血涂片完成染色操作,染色更加均匀能够更好的对血涂片进行染色覆盖的高中生物教学用染色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批量的对血涂片完成染色操作,染色更加均匀能够更好的对血涂片进行染色覆盖的高中生物教学用染色装置。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中生物教学用染色装置,包括架体,架体包括上端的水平的支撑板;其特点在于,支撑板上设有载玻板盛放工位并用于水平放置载波板,载波板上设有若干载玻片盛放工位并用于水平放置载玻片;在支撑板上方设有水平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各自对应所述载玻片安装有计量泵,计量泵上端为输入口并用于与染色液供给部分结构相连;计量泵下端为输出口并各自连接有竖向向下的染色管,染色管下端各自连接有呈扁平盒体结构设计的染色盒,染色盒内部下表面均匀的设有若干竖向贯通设置的染色孔;安装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安装板竖向移动控制结构并能够带动安装板向下运动,且使得安装板下方的染色盒下表面各自对应的相贴在载玻片上表面以各自完成染色。
[0007]这样,在使用上述的装置完成对血涂片染色时,将完成涂抹有一薄层血膜后的载玻片各自对应的放置在载波板上的载玻片盛放工位上,然后再将载玻板对应的放置在支撑板上设有的载玻板盛放工位上。之后,计量泵每次泵取特定量(1ML或2ML)的染色液至染色盒内,染色液会从染色盒下表面具有的若干染色孔流出,由于染色孔密集设置,且染色孔孔径为1至3毫米设置,使得染色盒下表面能够形成一层水膜。同时,安装板竖向移动控制结构
带动安装板向下运动,使得安装板下方的染色盒下表面各自对应的相贴在载玻片上表面上,使得染色盒下表面的一层水膜覆盖在载玻片上并完成染色。采用上述的装置,每一次能够对多个载玻片完成染色,能够更好的应对高中教学实验中血涂片的制备。并且染色质量更加稳定,染色更加均匀能够更好的对血涂片进行染色覆盖,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更加方便教学时使用显微镜观察。
[0008]作为优化,在染色盒内部设置有染色海绵。
[0009]这样,通过在染色盒内部设置一层染色海绵,染色海绵能够吸附染色液,更好的避免染色液的浪费,同时,设置染色海绵之后,还可以使得染色盒下表面更好的形成一层染色水膜,更好的完成对载玻片的染色。
[0010]作为优化,在支撑板上表面中部位置设置有矩形的安置槽以形成所述载玻板盛放工位并供载波板下侧置入。
[0011]这样,通过在支撑板上表面中部位置设置有矩形的安置槽,安置槽形成载玻板盛放工位,能够更好的将载玻片与染色盒正对。
[0012]作为优化,在支撑板上且对应所述安置槽两侧各自设置有导向条,两导向条之间的间距与载玻板宽度尺寸呈匹配设置。
[0013]这样,通过设置两个导向条,能够更加方便操作,完成连续的对载玻板上的载玻片染色。
[0014]作为优化,在所述载玻板上呈矩形阵列的分布设置有4排4列共计16个载玻片盛放工位。
[0015]这样,载玻板上呈矩形阵列的分布设置有4排4列共计16个载玻片盛放工位,每次可以完成对16个载玻片染色,大大的提高了染色效率。
[0016]作为优化,所述安装板竖向移动控制结构包括安装板四个转角位置设有的连接孔,在连接孔内各自设有竖向向下的导向杆,导向杆下端各自向下延伸并对应的从支撑板上设有的导向孔穿出,且在导向杆下端连接有水平的固定板,在架体上设置有竖向驱动机构,且竖向驱动机构的竖向驱动端与固定板相连。
[0017]这样,安装板竖向移动控制结构的设计以及布局方式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紧凑,设计更加合理,并且带动安装板竖向运动时,更加的平稳。
[0018]进一步的,竖向驱动机构为竖向布置的汽缸,在导向孔内各自设置有导向套,在导向杆上且各自对应安装板上下表面设置有定位螺母。
[0019]作为优化,导向杆上端向上延伸并与水平的盛放板相连;所述染色液供给部分结构包括安装设置在盛放板上的染色液盛放器具,染色液盛放器具输出口端连接有供给软管,供给软管远端各自通过供给支路软管与计量泵输入口相连。
[0020]这样,通过设置盛放板,使得这个结构更加稳定,同时还使得能够更好的放置染色液盛放器具。进一步的,可以在供给软管上设置单向阀,染色液盛放器具可以是盛装瓶。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显示盛放板和安装板部分结构)。
[0023]图3是图1中的A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4是图1中载玻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如图1至图4示,一种高中生物教学用染色装置,包括架体1,架体包括上端的水平的支撑板2;支撑板上设有载玻板盛放工位并用于水平放置载波板3,载波板上设有若干载玻片盛放工位并用于水平放置载玻片4;在支撑板上方设有水平的安装板5,安装板上各自对应所述载玻片安装有计量泵6,计量泵上端为输入口并用于与染色液供给部分结构相连;计量泵下端为输出口并各自连接有竖向向下的染色管7,染色管下端各自连接有呈扁平盒体结构设计的染色盒8,染色盒内部下表面均匀的设有若干竖向贯通设置的染色孔9;安装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安装板竖向移动控制结构并能够带动安装板向下运动,且使得安装板下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中生物教学用染色装置,包括架体,架体包括上端的水平的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上设有载玻板盛放工位并用于水平放置载波板,载波板上设有若干载玻片盛放工位并用于水平放置载玻片;在支撑板上方设有水平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各自对应所述载玻片安装有计量泵,计量泵上端为输入口并用于与染色液供给部分结构相连;计量泵下端为输出口并各自连接有竖向向下的染色管,染色管下端各自连接有呈扁平盒体结构设计的染色盒,染色盒内部下表面均匀的设有若干竖向贯通设置的染色孔;安装板与支撑板之间设有安装板竖向移动控制结构并能够带动安装板向下运动,且使得安装板下方的染色盒下表面各自对应的相贴在载玻片上表面以各自完成染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中生物教学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染色盒内部设置有染色海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中生物教学用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板上表面中部位置设置有矩形的安置槽以形成所述载玻板盛放工位并供载波板下侧置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开州区陈家中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