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和装配式墙体、建筑物,可以实现集成保温,免保温连接件,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主要以相变储能混凝土为保温材料。而相变储能混凝土中的相变储能材料,其导热系数小,具有极高的耐火性能。预制叠合保温墙体留有空腔用于在现场进行一体化浇筑,不需要通过保温连接件连接,减少了冷热桥效应,墙体节能保温效果好。由于中间留有空腔,因此本申请的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在工厂预制部分自重轻,运输和吊装方便,提高了运输和施工效率。提高了运输和施工效率。提高了运输和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和装配式墙体、建筑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和装配式墙体、建筑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的发展,具有环保、节能、保温等多功能集成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在装配式建筑外围护中的应用研究正在广泛开展。目前市场中已有的保温墙体多采用保温连接件连接保温层和基层、饰面层等,存在自重大、冷热桥现象等问题。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自重轻且减少冷热桥现象的保温墙体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4]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该申请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和装配式墙体、建筑物,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保温墙体存在自重大、冷热桥现象严重等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包括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以及预埋连接件;
[0007]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与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平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通过所述预埋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与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间具有一空腔,所述预埋连接件的第一部分埋设在所述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内,所述预埋连接件的第二部分暴露在所述空腔中,其中,所述空腔内用于现浇混凝土层。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的厚度为50mm。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的厚度为50mm。
[0010]可选地,所述预埋连接件包括桁架钢筋。
[0011]可选地,所述桁架钢筋包括上弦钢筋、下弦钢筋以及连接筋;
[0012]所述上弦钢筋与所述下弦钢筋通过所述连接筋连接,所述上弦钢筋埋设在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所述下弦钢筋埋设在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
[0013]可选地,所述上弦钢筋、所述下弦钢筋以及所述连接筋的数量为多个。
[0014]可选地,所述桁架钢筋的数量为多个。
[0015]可选地,所述预制叠合保温墙体上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贯穿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设置。
[0016]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装配式墙体,利用上述特征描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叠合保温墙体。
[0017]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的装配式墙体。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出一种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包括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以及预埋连接件。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与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平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通过所述预埋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与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间具有一空腔,所述预埋连接件的第一部分埋设在所述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内,所述预埋连接件的第二部分暴露在所述空腔中,其中,所述空腔内用于现浇混凝土层。基于上述结构可以实现集成保温,免保温连接件,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主要以相变储能混凝土为保温材料。而相变储能混凝土中的相变储能材料,其导热系数小,具有极高的耐火性能。预制叠合保温墙体留有空腔用于在现场进行一体化浇筑,不需要通过保温连接件连接,减少了冷热桥效应,墙体节能保温效果好。由于中间留有空腔,因此本申请的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在工厂预制部分自重轻,运输和吊装方便,提高了运输和施工效率。
[0020]本技术还出一种装配式墙体、建筑物,与所述预制叠合保温墙体是属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因此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预制叠合保温墙体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种装配式墙体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种装配式墙体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种装配式墙体示意图;
[0025]10
‑
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20
‑
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30
‑
混凝土层,40预埋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请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包括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10、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20以及预埋连接件40。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10与
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20平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10、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20通过所述预埋连接件40连接,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10与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20间具有一空腔,所述预埋连接件40的第一部分埋设在所述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内,所述预埋连接件40的第二部分暴露在所述空腔中,其中,所述空腔内用于现浇混凝土层30。
[0030]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提出一种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包括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10、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20以及预埋连接件40。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10与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20平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10、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20通过所述预埋连接件40连接。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10与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20间具有一空腔,所述预埋连接件40的第一部分埋设在所述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内,所述预埋连接件40的第二部分暴露在所述空腔中,其中,所述空腔内用于现浇混凝土层30。基于上述结构可以实现集成保温,免保温连接件,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10、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20主要以相变储能混凝土为保温材料。而相变储能混凝土中的相变储能材料,其导热系数小,具有极高的耐火性能。预制叠合保温墙体留有空腔用于在现场进行一体化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以及预埋连接件;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与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平行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通过所述预埋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与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间具有一空腔,所述预埋连接件的第一部分埋设在所述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内,所述预埋连接件的第二部分暴露在所述空腔中,其中,所述空腔内用于现浇混凝土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变储能混凝土板的厚度为5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变储能混凝土板的厚度为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连接件包括桁架钢筋。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叠合保温墙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曈,王平山,李进军,纵斌,吴学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