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器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464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打孔器及其操作方法,其中所述打孔器包括刀架、驱动件、切割组件、按压组件,所述驱动件具有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置于刀架的贯通部分,所述按压组件的近端可活动地设置于切割组件,按压组件的远端设置于刀架外侧,以用于使驱动件移动时带动按压组件相对于刀架作轴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二轴的外侧设置弹性件,使得刀座穿过被切组织之后可利用弹性件的形变作用自动回弹,从而使被切组织压紧。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通过相互抵靠限制所述第一轴的轴向移动但不限制所述第一轴可随所述驱动件的转动作轴向移动,从而将被压紧的人体组织均匀切除,即保证了切口的形状,又不需要医生进行二次修剪。需要医生进行二次修剪。需要医生进行二次修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孔器及其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打孔器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外科手术中需要对软组织(包括心脏组织)进行打孔,例如心室辅助装置在植入人体时就需要在心尖位置打孔,需要打的孔的直径与心室辅助装置入口直径相匹配,以便将心室辅助装置安装在人体心脏上,而该开孔质量的好坏是植入手术成败的关键。
[0003]现有的用于人体组织打孔的手术器械具有以下三种且分别存在问题如下:
[0004](一)第一种采用回拉式打孔方式,这种手术器械依靠器械上的推拉杆带动刀头前后移动并对心脏组织半挤压半切除方式完成人体组织切除动作,但是由于心脏组织是弹性的,具有伸展性和收缩性,因此在半挤压的过程中,心脏组织常常会被动变形、折皱或层叠,导致后续切除的切口不规则、不均匀,医生不得不用手术剪进行二次修剪,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患者的术中风险。
[0005](二)第二种手术器械是将刀头采用旋转穿刺打孔的方式,并且其利用上述方式使刀头旋转钻入被切割组织内部并与被切割组织产生挤压连接关系,但是这种方式在刀尖处穿刺容易,而除刀尖之外其他区域对人体组织的挤压会耗费使用者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争分夺秒的手术过程中其效能较低,且该手术器械中组织收容空间是半开放式的,使得切除的组织会有掉落的风险,影响患者的救治。
[0006](三)此外还有一种手术器械是依靠圆筒刀在安装筒的轴向上滑动及转动,以便于圆筒刀进行切割工作,并且其增加了可膨胀件,通过挤压可膨胀件使可膨胀件向周侧膨胀,利用膨胀的可膨胀件可以将人体组织固定,但是该重结构复杂,且可膨胀件由于存在零件弹性变形,具有失效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打孔器及其操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打孔器,包括:
[0010]刀架,所述刀架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刀架的贯通部分;
[0011]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具有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刀架的贯通部分;
[0012]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的近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以用于通过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切割组件相对于所述刀架作轴向移动;
[0013]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的近端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切割组件,且所述按压组件与所述切割组件同轴,所述按压组件的远端设置于所述刀架外侧,以用于使所述驱动件移动时带动所述按压组件相对于刀架作轴向移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贯通部分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及连通腔,所述连通腔开设于
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之间。
[0015]进一步的,所述切割组件包括第一轴以及与所述第一轴连接的刀头,所述第一轴的近端与所述驱动件的远端通过限位组件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0017]设置于所述驱动件的第一限位件;以及
[0018]设置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二限位件;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被配置为,通过相互抵靠限制所述第一轴相对于所述刀架轴向移动但不限制所述第一轴可随所述驱动件的转动作轴向移动。。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开设在限位件远端的第三内腔,所述第三内腔开设于所述驱动件的远端;
[0021]所述第二限位件为与所述内腔配合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成型于所述第一轴的近端。
[0022]进一步的,所述按压组件包括第二轴以及与所述第二轴远端连接的刀座,所述第二轴的近端伸入所述第三内腔。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轴的近端未与所述第三内腔的近端接触。
[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轴的近端与所述第三内腔的近端一体连接或可拆卸连接。
[0025]进一步的,所述打孔器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部分所述第二轴。
[0026]进一步的,所述刀头的远端开放以使所述刀头具有收容空间用于收容被切割组织。
[0027]进一步的,所述刀头开设孔,以用于所述第二轴穿设所述孔。
[0028]进一步的,所述刀头的远端具有第一刃口用于切除被切割组织。
[0029]进一步的,在所述刀头的收容空间设置凸出部,以用于通过旋拧所述凸出部将所述刀头的近端与所述第一轴的远端连接。
[0030]进一步的,所述刀座的远端形成尖锐的端部以用于所述刀座插入人体组织切口,所述刀座的近端形成平面以用于承载待切人体组织。
[0031]进一步的,所述刀座近端的外径不小于所述刀架远端的外径,以用于所述按压组件轴向移动时可将所述切割组件的远端封闭。
[0032]进一步的,靠近所述第二内腔的腔口处,于所述刀架的远端具有第二刃口用于切除被切割组织。
[0033]进一步的,所述打孔器还包括拉环,所述拉环与所述限位件的近端一体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
[0034]进一步的,所述打孔器还具有至少一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刀架一体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
[003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刀架之间具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刀架活动时防脱离。
[0036]一种用于打孔器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移动拉环使刀柄相对于刀架作轴向位移,第二轴随所述刀柄轴向移动并向弹性件施压,所述刀座从所述刀架的底部伸出,以穿过切口到达待切除组织处;
[0038]松开拉环,所述弹性件恢复形变并使所述刀座通过反作用力带动所述刀座作反向轴向位移,以用于将待切除组织挤压于刀座与刀架之间;
[0039]旋转拉环使刀柄带动第一轴旋转,刀头随所述第一轴的旋转而旋转并相对于刀架伸出,以通过所述刀头切除待切除组织,并使被切除的组织储存于所述收容空间。
[00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41](一)本专利技术设置刀架、驱动件、切割组件和按压组件,所述驱动件可以驱动所述切割组件相对于刀架作轴向移动,以实现切除待切除组织。所述按压组件与所述切割组件同轴,且所述按压组件的远端设置于所述刀架的外侧,以用于使所述驱动件移动时带动所述按压组件相对于刀架作轴向移动,以实现部分按压组件可以穿过切口并到达待切除组织位置。
[0042](二)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二轴的外侧设置弹性件,使得刀座穿过被切组织之后可利用弹性件的形变作用自动回弹,从而使被切组织压紧。同样的,所述第二轴也可以与刀柄连接,使得所述刀座穿过被切组织之后可以手动拉回刀柄的方式实现手动回弹,也起到了将被切组织压紧的目的。
[0043](三)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由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组成的限位组件,使得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通过相互抵靠限制所述第一轴的轴向移动但不限制所述第一轴可随所述驱动件的转动作轴向移动。,由此不仅可以实现刀座相对于刀架伸出,还能实现刀头相对于刀架伸出,从而将被压紧的人体组织均匀切除,既保证了切口的形状,又不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打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架,所述刀架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刀架的贯通部分;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具有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刀架的贯通部分;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的近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以用于通过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切割组件相对于所述刀架作轴向移动;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的近端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切割组件,且所述按压组件与所述切割组件同轴,所述按压组件的远端设置于所述刀架外侧,以用于使所述驱动件移动时带动所述按压组件相对于刀架作轴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部分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及连通腔,所述连通腔开设于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包括第一轴以及与所述第一轴连接的刀头,所述第一轴的近端与所述驱动件的远端通过限位组件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件的第一限位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轴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被配置为,通过相互抵靠限制所述第一轴相对于所述刀架轴向移动但不限制所述第一轴可随所述驱动件的转动作轴向移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开设在限位件远端的第三内腔,所述第三内腔开设于所述驱动件的远端;所述第二限位件为与所述内腔配合的限位套,所述限位套成型于所述第一轴的近端。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第二轴以及与所述第二轴远端连接的刀座,所述第二轴的近端伸入所述第三内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的近端未与所述第三内腔的近端接触。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的近端与所述第三内腔的近端一体连接或可拆卸连接。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器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部分所述第二轴。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的远端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骁金鑫易博罗七一常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心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