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454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包括养鱼池、微滤机、有氧生物池、泵池、恒温机组及循环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养鱼池通过鱼池排放管连通微滤机,所述微滤机通过微滤排放管连通有氧生物池,所述有氧生物池通过生物池排放管连通泵池,所述泵池通过第一通管连通恒温机组,所述恒温机组通过第二通管连通养鱼池;所述鱼池排放管通过第三通管连通循环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微滤机通过微滤排污管连通循环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循环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回流排放管连通微滤排放管。本申请中的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具有减少污水外排、提升污水利用率并提高养殖水体含氧量的效果。水体含氧量的效果。水体含氧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系统的
,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养殖池内的水进行净化,从而保持养殖池内的水质洁净,同时需要保证养殖池内的水中含有足够的氧气以供各类水产品生存。
[0003]相关技术中的水产养殖水循环净化系统,其排放的污水较多,污水的回收利用率不高,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循环的养殖用水的含氧量较低,易使得水产品死亡,增大养殖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以达到减少污水外排、提升污水利用率并提高养殖水体含氧量的目的。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包括养鱼池、微滤机、有氧生物池、泵池、恒温机组及循环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养鱼池通过鱼池排放管连通微滤机,所述微滤机通过微滤排放管连通有氧生物池,所述有氧生物池通过生物池排放管连通泵池,所述泵池通过第一通管连通恒温机组,所述恒温机组通过第二通管连通养鱼池;所述鱼池排放管通过第三通管连通循环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微滤机通过微滤排污管连通循环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循环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回流排放管连通微滤排放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污水集中池、鱼粪收集桶、第一蛋白分离器及集污池,所述鱼池排放管通过第三通管连通鱼粪收集桶,所述鱼粪收集桶通过收集桶排放管连通循环污水集中池,所述循环污水集中池通过第四通管与第一蛋白分离器相连通;所述第一蛋白分离器通过回流排放管与微滤排放管相连通,且第一蛋白分离器通过第一排污管连通集污池;所述微滤机通过微滤排污管与循环污水集中池相连通。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蛋白分离器,所述微滤机通过微滤排放管连通第二蛋白分离器,所述第二蛋白分离器通过第五通管连通有氧生物池,且第二蛋白分离器通过第二排污管连通集污池。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紫外线杀菌灯,两个所述紫外线杀菌灯分别设置在回流排放管、第五通管内。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两个臭氧管分别与第一蛋白分离器、第二蛋白分离器连通。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滴流池,所述第二蛋白分离器通过第五通管连通滴流池,所述滴流池通过第六通管连通有氧生物池。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空气增氧泵与增氧池,所述有氧生物池通过生物池排放管连通增氧池,所述增氧池通过增氧排放管连通泵池;所述空气增氧泵通过多个通氧管分别连通增氧池、有氧生物池、循环污水集中池及养鱼池。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曝气池,所述第二蛋白分离器通过第五通管连通曝气池,所述曝气池通过曝气排放管连通有氧生物池;所述空气增氧泵通过多个通氧管分别连通增氧池、有氧生物池、循环污水集中池、曝气池及养鱼池。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养鱼池排出的污水通过鱼池排放管流入微滤机中;流经鱼池排放管的部分水体将通过第三通管流入循环污水处理装置中,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将流入的水体进行净化,然后再将这部分水体通过回流排放管回流至微滤排放管中,并通过微滤排管流入有氧生物池;污水经微滤机过滤后,过滤后的水体通过微滤排放管流入有氧生物池中;微滤机过滤作业中产生的污水将通过微滤排污管排入循环污水处理装置中,并被循环污水处理装置所净化,然后再回流至微滤排放管中;有氧生物池将流入的水体中的有机污泥分解,然后将净化后的水体通过生物池排放管排入泵池中,泵池流入的水体通过第一通管流入恒温机组,使得水温保持适宜养殖水产的温度,温度适宜的水体通过第二通管回流至养鱼池中,从而完成了一次循环;在本申请中,养鱼池排出的污水经多次净化及去污,最终循环回养鱼池进行再利用,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污水在循环净化的过程中,其含氧量得到了增加,使得流回养鱼池的循环水更适宜养殖水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养鱼池;2、微滤机;3、有氧生物池;4、泵池;5、恒温机组;6、循环污水处理装置;61、循环污水集中池;62、鱼粪收集桶;63、第一蛋白分离器;64、集污池;65、收集桶排放管;66、第四通管;67、第一排污管;7、鱼池排放管;8、微滤排放管;9、生物池排放管;10、第一通管;11、第二通管;12、第三通管;13、微滤排污管;14、回流排放管;15、第二蛋白分离器;16、第五通管; 17、第二排污管;18、紫外线杀菌灯;19、臭氧发生器;20、臭氧管; 21、滴流池;22、第六通管;23、空气增氧泵;24、增氧池;25、增氧排放管;26、通氧管;27、曝气池;28、曝气排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001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1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包括养鱼池1、微滤机2、有氧生物池3、泵池4、恒温机组5及循环污水处理装置6;所述养鱼池1通过鱼池排放管7连通微滤机2,所述微滤机2通过微滤排放管8连通有氧生物池3,所述有氧生物池3通过生物池排放管9连通泵池4,所述泵池4通过第一通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鱼池、微滤机、有氧生物池、泵池、恒温机组、循环污水处理装置、鱼池排放管、微滤排放管、微滤排污管、生物池排放管、第一通管、第二通管、第三通管及回流排放管;所述鱼池排放管的第一端与养鱼池的输出端相连通,第二端与微滤机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微滤排放管的第一端与微滤机的输出端相连通,第二端与有氧生物池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生物池排放管的一端与有氧生物池的输出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泵池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一通管的一端与泵池的输出端相连通,另一端与恒温机组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二通管的一端与恒温机组的输出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养鱼池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三通管的一端与鱼池排放管的第三端连通,另一端与循环污水处理装置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微滤排污管的一端与微滤机的排污端连通,另一端与循环污水处理装置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回流排放管的一端与循环污水处理装置的输出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微滤排放管的第三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污水集中池、鱼粪收集桶、第一蛋白分离器、集污池、收集桶排放管、第四通管、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三通管的一端与鱼池排放管的第三端连通,另一端与鱼粪收集桶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收集桶排放管的一端与鱼粪收集桶的输出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循环污水集中池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第四通管的一端与循环污水集中池的输出端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蛋白分离器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回流排放管的一端与第一蛋白分离器的输出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微滤排放管的第三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污管与第一蛋白分离器的排污端相连通,另一端与集污池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微滤排污管的一端与微滤机的排污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循环污水集中池的输入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蛋白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嗣光马泽凯彭冬梅周杨柱劳卫晓周创基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申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