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451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用以输送冷却液的水泵和用以为冷却液散热的整车散热器,水泵的出口管路与动力总成的换热机构相连,换热机构与整车散热器的入口相连,整车散热器的出口与水泵的入口相连,还包括用以为汽车尾气降温的EGR冷却器,EGR冷却器与换热机构并联。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中,EGR冷却器与换热机构并联,冷却液分别进入EGR冷却器和换热机构中进行换热,冷却液在进入EGR冷却器之前没有热量累积,因而温度较低。冷却液与尾气换热时有更好的换热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的车辆,并具有上述优点。并具有上述优点。并具有上述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EGR(Exhaust Gas Recycle废气再循环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尾气中的NO
X
,因而被应用于发动机上。
[0003]EGR虽然可以降低尾气中NO
X
的含量,但是却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和整车的热负荷。现有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经过机油冷却器、发动机以及EGR冷却器等部件,最终由整车散热器进行散热。冷却液在换热过程中温度不断提高,当其与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换热时,热量梯度较小,影响换热效果,容易造成发动机温度过高。而且冷却液与发动机换热后再与EGR冷却器换热,造成汽车散热负荷过高。
[0004]因此,如何提高冷却循环系统的冷却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其将EGR 冷却器与换热机构并联,冷却液直接进入EGR冷却器中,提高了EGR 冷却器的换热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用以输送冷却液的水泵和用以为冷却液散热的整车散热器,所述水泵的出口管路与动力总成的换热机构相连,所述换热机构与所述整车散热器的入口相连,所述整车散热器的出口与所述水泵的入口相连,还包括用以为汽车尾气降温的EGR冷却器,所述EGR冷却器与所述换热机构并联。
[0007]优选地,还包括总回水管,所述换热机构与所述总回水管相连,所述总回水管与节温器相连,所述节温器的小循环出口与所述水泵的入口相连,所述节温器的大循环出口与所述整车散热器的入口相连。
[0008]优选地,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机油冷却器和发动机,所述机油冷却器与所述发动机并联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缸体和发动机缸盖,二者内部的冷却管路串联设置,所述发动机缸体的冷却液入口与所述水泵的出口相连,所述发动机缸盖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总回水管相连。
[0010]优选地,所述EGR冷却器的入口与所述发动机缸体的冷却液管路相连,二者之间设有流量阀,所述EGR冷却器的出口与所述水泵的入口相连。
[00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
[0012]本技术所提供的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用以输送冷却液的水泵和用以
为冷却液散热的整车散热器,水泵的出口管路与动力总成的换热机构相连,换热机构与整车散热器的入口相连,整车散热器的出口与水泵的入口相连,还包括用以为汽车尾气降温的EGR冷却器,EGR冷却器与换热机构并联。
[0013]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中,EGR冷却器与换热机构并联,冷却液分别进入EGR冷却器和换热机构中进行换热,冷却液在进入EGR冷却器之前没有热量累积,因而温度较低。冷却液与尾气换热时有更好的换热效果。
[0014]另外,换热机构包括并联设置的发动机和机油冷却器,换热机构与整车散热器串联,二者又与EGR冷却器并联。冷却液经过水泵加压后直接流入发动机缸体中进行换热,此时温度差较大,换热效果较好,能够避免发动机超温。同时流经EGR冷却器的冷却液不直接由整车散热器进行散热,降低了整车散热器的散热负荷。
[00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的车辆,并具有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为:
[0019]水泵1、机油冷却器2、发动机缸体3、发动机缸盖4、EGR冷却器5、整车散热器6、总回水管7、节温器8。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本技术所提供的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水泵1、整车散热器6、动力总成的换热机构和EGR冷却器。冷却液在冷却循环系统中流动,与换热机构和EGR冷却器进行换热,达到降低发动机、机油以及尾气温度的目的。具体的,水泵1对冷却液加压后将其输送入换热机构和EGR冷却器中,换热机构包括机油冷却器2 和发动机缸体3、发动机缸盖4,冷却液与机油、发动机缸体3、发动机缸盖4以及尾气换热,使四者温度降低,同时冷却液温度升高。温度较高的冷却液在整车散热器6中散热,成为低温冷却液后回到水泵 1中完成冷却循环。
[0024]可选的,换热机构的入口与水泵的出口管路相连,EGR冷却器的入口和发动机缸体
3的冷却液主管路相连,冷却液分别进入换热机构和EGR冷却器中进行换热,避免了各换热设备串联设置所造成的热量累积。
[0025]可选的,为提高发动机的冷却效果,避免发动机温度过高,机油冷却器2与发动机并联设置。冷却液经水泵1加压后分别进入机油冷却器2和发动机中,此时冷却液和发动机之间温差较大,冷却液具有较好的换热效果。具体的,发动机包括发动机缸体3和发动机缸盖4,二者内部的冷却管路串联设置。水泵1的出口管路与发动机缸体3的冷却液入口相连,冷却液先进入发动机缸体3进行降温,随后进入发动机缸盖4,对其进行冷却。发动机缸盖4的冷却液出口与整车散热器6相连,通过整车散热器6对冷却液进行散热。
[0026]可选的,冷却循环系统还包括总回水管7,总回水管7与节温器 8相连。节温器8的小循环出口与水泵1的入口相连,节温器8的大循环出口与整车散热器6的入口相连。节温器8能够根据冷却液的温度控制进入整车散热器6的冷却液流量。当冷却液温度较低时,冷却液由小循环出口直接回流入水泵1中,降低整车散热器6的负荷;当冷却液的温度较高时,节温器8全开,冷却液全部进入整车散热器6,从而使冷却液充分散热。节温器8的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27]另外,机油冷却器2的出口还设有与水泵1入口相连的小循环管路,小循环管路设有小循环阀。当冷却循环系统进入小循环时,机油冷却器2的冷却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输送冷却液的水泵(1)和用以为冷却液散热的整车散热器(6),所述水泵(1)的出口管路与动力总成的换热机构相连,所述换热机构与所述整车散热器(6)的入口相连,所述整车散热器(6)的出口与所述水泵(1)的入口相连,还包括用以为汽车尾气降温的EGR冷却器(5),所述EGR冷却器(5)与所述换热机构并联,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机油冷却器(2)和发动机,所述机油冷却器(2)与所述发动机并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总回水管(7),所述换热机构与所述总回水管(7)相连,所述总回水管(7)与节温器(8)相连,所述节温器(8)的小循环出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良吕林庞进军苏超邵嵩王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