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极集流件、电池及多层涂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448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6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极集流件,其包括铝箔片、安全涂层、活性物质层和隔热涂层。其中,铝箔片的相对两面上分别涂覆有一层安全涂层,安全涂层能够防止铝箔片裸露,从而避免起火爆炸。两层活性物质层分别涂覆在两层安全涂层的外侧面上,两层隔热涂层分别涂覆在两层活性物质层的外侧面上。隔热涂层能够提高电池片的隔热性能,延缓相邻电池片之间的热量传递,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包含上述正极集流件的电池,该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用于制备上述正极集流件的多层涂布装置,铝箔片先从背辊与第一层涂布模头、第二层涂布模头之间的间隙通过,再从背辊与第三层涂布模头之间的间隙通过。的间隙通过。的间隙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极集流件、电池及多层涂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正极集流件、电池及多层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随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的不断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越来越高,电池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突出。液态锂离子电池采用有机碳酸酯类的液体电解质,其闪点低、易燃烧、易爆炸、安全性不高,箔材采用铜铝箔,针刺时产生大量铜、铝箔批锋,与满电负极接触瞬间会引起大电流放电,造成电池的起火爆炸。同时,电池过热时,负极的SEI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固定电解质面膜)分解,电解液与LiC6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量,高温导致正极释氧,氧气渗透到负极与负极锂反应会产生更多的热量,最终导致电池热失控,进而引起电池起火燃烧和爆炸。
[0003]因此,亟需一种正极集流件、电池及多层涂布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极集流件,能够防止铝箔裸露,避免起火爆炸,还能提高隔热性能,延缓相邻电池片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正极集流件,包括:
[0007]铝箔片;
[0008]安全涂层,所述铝箔片的相对两面上分别涂覆有一层安全涂层,所述安全涂层能够防止所述铝箔片裸露;
[0009]活性物质层,两层所述活性物质层分别涂覆在两层所述安全涂层的外侧面上;
[0010]隔热涂层,两层所述隔热涂层分别涂覆在两层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外侧面上。
[0011]作为一种正极集流件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热涂层的比表面积在100mm2/g

600mm2/g范围内,以使所述隔热涂层能够吸附氧气。
[0012]作为一种正极集流件的优选方案,所述安全涂层采用单独涂布的工艺方式涂覆在所述铝箔片上,所述活性物质层采用单独涂布的工艺方式涂覆在所述安全涂层上,所述隔热涂层采用单独涂布的工艺方式涂覆在所述活性物质层上。
[0013]作为一种正极集流件的优选方案,所述安全涂层和所述活性物质层采用多层涂布的工艺方式同时涂覆形成,所述隔热涂层采用单独涂布的工艺方式涂覆在所述活性物质层上。
[0014]作为一种正极集流件的优选方案,所述安全涂层、所述活性物质层和所述隔热涂层采用多层涂布挤压模头一次涂布形成。
[0015]作为一种正极集流件的优选方案,所述安全涂层的厚度尺寸范围为0.5μm

20μm。
[0016]作为一种正极集流件的优选方案,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尺寸范围为50μm

300μm。
[0017]作为一种正极集流件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热涂层的厚度尺寸范围为1.5μm

15μm。
[0018]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能够防止铝箔裸露,避免起火爆炸,还能提高隔热性能,延缓相邻电池片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0019]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0]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正极集流件。
[0021]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涂布装置,其制造出的正极集流件能够防止铝箔裸露,避免起火爆炸,还能提高隔热性能,延缓相邻电池片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002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3]一种用于制备上述的正极集流件的多层涂布装置,包括背辊、第一层涂布模头、第二层涂布模头和第三层涂布模头,所述背辊用于支撑所述铝箔片,且所述多层涂布装置被配置为所述铝箔片能够先从所述背辊与所述第一层涂布模头、所述第二层涂布模头之间的间隙通过,再从所述背辊与所述第三层涂布模头之间的间隙通过。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正极集流件,包括铝箔片、安全涂层、活性物质层和隔热涂层。其中,铝箔片的相对两面上分别涂覆有一层安全涂层,安全涂层能够防止铝箔片裸露,从而避免起火爆炸。两层活性物质层分别涂覆在两层安全涂层的外侧面上,两层隔热涂层分别涂覆在两层活性物质层的外侧面上。可知的是,隔热涂层能够提高电池片的隔热性能,延缓相邻电池片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0026]本技术还提供了包含上述正极集流件的电池,该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0027]本技术还提供了制备上述的正极集流件的多层涂布装置,该多层涂布装置包括背辊、第一层涂布模头、第二层涂布模头和第三层涂布模头,背辊用于支撑铝箔片,且多层涂布装置被配置为铝箔片能够先从背辊与第一层涂布模头、第二层涂布模头之间的间隙通过,再从背辊与第三层涂布模头之间的间隙通过。该多层涂布装置制造出的正极集流件能够防止铝箔裸露,避免起火爆炸,还能提高隔热性能,延缓相邻电池片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正极集流件的局部剖视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层涂布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
[0031]1、铝箔片;2、安全涂层;3、活性物质层;4、隔热涂层;5、背辊;6、第一层涂布模头;7、第二层涂布模头;8、第三层涂布模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5]液态锂离子电池采用有机碳酸酯类的液体电解质,其闪点低、易燃烧、易爆炸、安全性不高,箔材采用铜铝箔,针刺时产生大量铜、铝箔批锋,与满电负极接触瞬间会引起大电流放电,造成电池的起火爆炸。同时,电池过热时,负极的SEI膜分解,电解液与LiC6反应会放出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集流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铝箔片(1);安全涂层(2),所述铝箔片(1)的相对两面上分别涂覆有一层安全涂层(2),所述安全涂层(2)能够防止所述铝箔片(1)裸露;活性物质层(3),两层所述活性物质层(3)分别涂覆在两层所述安全涂层(2)的外侧面上;隔热涂层(4),两层所述隔热涂层(4)分别涂覆在两层所述活性物质层(3)的外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集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涂层(4)的比表面积在100mm2/g

600mm2/g范围内,以使所述隔热涂层(4)能够吸附氧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集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涂层(2)采用单独涂布的工艺方式涂覆在所述铝箔片(1)上,所述活性物质层(3)采用单独涂布的工艺方式涂覆在所述安全涂层(2)上,所述隔热涂层(4)采用单独涂布的工艺方式涂覆在所述活性物质层(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集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涂层(2)和所述活性物质层(3)采用多层涂布的工艺方式同时涂覆形成,所述隔热涂层(4)采用单独涂布的工艺方式涂覆在所述活性物质层(3)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集流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