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涡旋压缩机、空调器,其中的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包括曲轴、动涡旋盘、上支架,动涡旋盘具有动盘轴承座,曲轴具有的曲轴偏心部可旋转地插装于动盘轴承座内,上支架上构造有套筒配合孔,还包括平衡套筒,平衡套筒具有内孔及外圆,其中,动盘轴承座可旋转地插装于内孔中,平衡套筒可旋转地插装于套筒配合孔内,外圆的圆心与曲轴的旋转中心重合且内孔的圆心与外圆的圆心不重合,平衡套筒的轴向端面上具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径向内侧区域具有第一压力的冷媒,径向外侧区域具有第二压力的冷媒,第一压力大于第二压力。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了动盘运动的稳定性,避免端面泄漏,提升压缩机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涡旋压缩机、空调器
[0001]本技术属于压缩机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涡旋压缩机、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涡旋压缩机由密闭壳体、静涡旋盘、动涡旋盘、支架、偏心曲轴、防自转机构和电机构成。动、静涡旋盘的型线均是螺旋形,动涡旋盘相对静涡旋盘偏心并相差180
°
安装,于是在动、静涡旋盘间形成了多个月牙形空间。动涡旋盘以静涡旋盘的中心为旋转中心并以一定的旋转偏心半径作无自转的回转平动,外圈月牙形空间不断向中心移动,此时,冷媒被逐渐推向中心空间,其容积不断缩小而压力不断升高,直至与中心排气孔相通,高压冷媒被排出泵体,完成压缩过程。
[0003]涡旋压缩机运行时压缩腔内气体力使涡旋盘分离和倾覆,引起轴向间隙增大产生冷媒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涡旋压缩机、空调器,提升了动盘运动的稳定性,避免端面泄漏,提升压缩机性能。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包括曲轴、动涡旋盘、上支架,所述动涡旋盘具有动盘轴承座,所述曲轴具有的曲轴偏心部可旋转地插装于所述动盘轴承座内,所述上支架上构造有套筒配合孔,还包括平衡套筒,所述平衡套筒具有内孔及外圆,其中,所述动盘轴承座可旋转地插装于所述内孔中,所述平衡套筒可旋转地插装于所述套筒配合孔内,所述外圆的圆心与所述曲轴的旋转中心重合且所述内孔的圆心与所述外圆的圆心不重合,所述平衡套筒朝向所述动涡旋盘的轴向端面为第一轴向端面,所述第一轴向端面上具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径向内侧区域具有第一压力的冷媒,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径向外侧区域具有第二压力的冷媒,所述第一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压力。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压力的冷媒由静涡旋盘与所述动涡旋盘之间形成的中间压缩腔处引入。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静涡旋盘上构造有静盘中压流道,所述静盘中压流道与所述中间压缩腔连通,所述动涡旋盘上构造有动盘中压流道,所述动盘中压流道与所述密封圈的径向外侧区域连通,且所述动盘中压流道与所述静盘中压流道能够连通。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静盘中压流道具有静盘引流出口,所述静盘引流出口形成沉孔,所述动盘中压流道具有动盘引流入口,伴随所述动涡旋盘的公转平动,所述动盘引流入口能够与所述沉孔连通或者截断。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轴向端面上构造有套筒密封圈槽,所述第一密封圈装设于所述套筒密封圈槽中。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衡套筒背离所述动涡旋盘的轴向端面为第二轴向端面,所述第二轴向端面上具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径向内侧区域具有第一压力的冷媒,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径向外侧区域具有第二压力的冷媒。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或第二密封圈具有过油切口,所述过油切口能够允许润滑油在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或第二密封圈的径向内侧与径向外侧之间流动。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压力为Pd,所述第二压力为Pm,所述平衡套筒的自身重力为G,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圆周所涵盖的面积为S1,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圆周所涵盖的面积为S2,(S1
‑
S2)*(Pd
‑
Pm)=G。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涡旋压缩机。
[00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涡旋压缩机、空调器,所述内孔与所述动盘轴承座的外圆周壁配合,所述外圆则与所述上支架通过所述套筒配合孔配合,所述曲轴旋转通过所述曲轴偏心部驱动所述动涡旋盘公转平动,所述动涡旋盘带动所述平衡套筒旋转,由于所述平衡套筒的旋转中心与所述曲轴的旋转中心重合,所述平衡套筒套在所述动盘轴承座再结合所述曲轴偏心部三者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偏心的圆柱体,如此在轴系上不平衡的质量只有所述动涡旋盘的基板及基板上的涡旋齿,需要平衡的运动质量得到降低,从而使所述轴系的旋转更加平稳,需要平衡块的质量可以选择的更小,减少了曲轴的变形,减小压缩机振动及噪音;另外,所述动盘轴承座之外套设的所述平衡套筒还能够支撑于所述动涡旋盘之下,能够有效降低所述动涡旋盘的倾覆几率,提升泵体运行稳定性,提高压缩机效率;平衡套筒为旋转运动状态,与动涡旋盘是随动关系,因此动涡旋盘背面的背压力合力作用点始终与动涡旋盘基板中心重合,如此使得在运转过程中消除一个使动盘倾覆的力矩,提升了动盘运动的稳定性,避免端面泄漏,提升压缩机性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的结构整机纵剖面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中的平衡套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的俯视图;
[0019]图4为图3中A
‑
A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0021]图6为图1中的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1中的动涡旋盘的俯视图;
[0023]图8为图7的剖视图;
[0024]图9为图1中的静涡旋盘的仰视图;
[0025]图10为图9中C
‑
C的剖视图;
[0026]图11为图1中的平衡套筒的受力示意图;
[0027]图12为图1中的上支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为第一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内压力流体的流路及动涡
旋盘背压力示意图;
[0030]图15示意出了动涡旋盘的背压在与中间压力腔连通之前沉孔与动盘引流入口的相对位置关系;
[0031]图16示意出了动涡旋盘的背压在与中间压力腔连通时沉孔与动盘引流入口的相对位置关系;
[0032]图17示意出了动涡旋盘的背压在与中间压力腔连通之后沉孔与动盘引流入口的相对位置关系。
[0033]附图标记表示为:
[0034]1、涡旋压缩机;2、压缩机构;3、驱动部分;4、电机;5、静涡旋盘; 5a、静盘涡旋齿;5b、静涡旋盘排气口;5c、静涡旋盘中压引入孔;5d、静涡旋盘中压引出通道;5e、静涡旋盘中压引出孔;5f、沉孔;5g、密封销;6、动涡旋盘;6a、动盘轴承座;6b、动盘涡旋齿;6c、动盘基板;6c1、动盘基板正面;6c2、动盘基板背面;6d、动盘引流入口;7、十字滑环;8、上支架; 8a、套筒配合孔;8b、动盘支撑面;9、上盖;10、壳体;11、平衡套筒;11a、内孔;11b、外圆;11c、套筒密封圈槽;111、第一密封圈;111a、过油切口; 112、第二密封圈;12、动盘滑动轴承;12a、动盘滑动轴承内孔;13、曲轴; 13a、曲轴偏心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13)、动涡旋盘(6)、上支架(8),所述动涡旋盘(6)具有动盘轴承座(6a),所述曲轴(13)具有的曲轴偏心部(13a)可旋转地插装于所述动盘轴承座(6a)内,所述上支架(8)上构造有套筒配合孔(8a),还包括平衡套筒(11),所述平衡套筒(11)具有内孔(11a)及外圆(11b),其中,所述动盘轴承座(6a)可旋转地插装于所述内孔(11a)中,所述平衡套筒(11)可旋转地插装于所述套筒配合孔(8a)内,所述外圆(11b)的圆心与所述曲轴(13)的旋转中心重合且所述内孔(11a)的圆心与所述外圆(11b)的圆心不重合,所述平衡套筒(11)朝向所述动涡旋盘(6)的轴向端面为第一轴向端面,所述第一轴向端面上具有第一密封圈(111),所述第一密封圈(111)的径向内侧区域具有第一压力的冷媒,所述第一密封圈(111)的径向外侧区域具有第二压力的冷媒,所述第一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力的冷媒由静涡旋盘(5)与所述动涡旋盘(6)之间形成的中间压缩腔(S)处引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旋盘(5)上构造有静盘中压流道,所述静盘中压流道与所述中间压缩腔(S)连通,所述动涡旋盘(6)上构造有动盘中压流道,所述动盘中压流道与所述密封圈(111)的径向外侧区域连通,且所述动盘中压流道与所述静盘中压流道能够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浮动背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盘中压流道具有静盘引流出口,所述静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琪,胡余生,魏会军,徐嘉,刘双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