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377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在该液晶显示屏中,将液晶屏、背光灯组件和喇叭组件分开设置,同时将背光灯组件分别与包围外壳和包围内框的内侧紧密配合,将喇叭组件与包围外壳的内侧紧密配合,此时液晶屏、包围外壳和包围内框形成一个整体,以全面遮盖背光灯组件、喇叭组件和电源驱动模块,使得该液晶显示屏整体结构整洁美观;并且喇叭组件固定结构简单,无需开孔,对喇叭组件装配位置的要求不高,易于装配及维修,同时避免了喇叭组件与包围外壳之间出现闪缝造成进灰的问题。灰的问题。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屏


[0001]本技术属于显示屏
,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屏,英文简称为LCD全称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属于平面显示器的一种。用于电视机及计算机的屏幕显示。该显示屏的优点是耗电量低、体积小、辐射低。
[0003]LCD显示使用了两片极化材料,在它们之间是液体水晶溶液。电流通过该液体时会使水晶重新排列,以使光线无法透过它们。因此,每个水晶就像百叶窗,既能允许光线穿过又能挡住光线。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正好切合目前信息产品的潮流,无论是直角显示、低耗电量、体积小、还是零辐射等优点,都能让使用者享受最佳的视觉环境。
[0004]因而根据市场需求,可在液晶显示屏上安装喇叭、摄像头及用于实现智能化控制。市面上的液晶显示屏对于喇叭的安装,通过需要在液晶显示屏上开孔,再将喇叭对应安装在孔中,喇叭安装复杂,且影响液晶显示屏的整体美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屏,以克服现有的液晶显示屏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喇叭安装复杂且影响整体美观度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屏,包括:
[0007]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可拆卸装配的包围外壳和包围内框,所述包围外壳和所述包围内框相围合形成一内置空间,
[0008]液晶屏,所述液晶屏装配于所述包围外壳上,用于显示图像;
[0009]背光灯组件,所述背光灯组件容置于所述内置空间中并位于所述液晶屏的后侧,所述背光灯组件一侧与所述包围外壳的内侧紧密配合,另一侧与所述包围内框的内侧紧密配合,用于发出均匀的面光并映射于所述液晶屏上;
[0010]喇叭组件,所述喇叭组件容置于所述内置空间中并位于所述背光灯组件的下方,所述喇叭组件与所述包围外壳的内侧紧密配合,用于产生声音;
[0011]以及电源驱动模块,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容置于所述内置空间中并固定于所述背光灯组件的背面,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背光灯组件和所述喇叭组件电性连接;
[0012]其中,所述液晶屏、所述包围外壳和所述包围内框形成一个整体,以全面遮盖所述背光灯组件、所述喇叭组件和所述电源驱动模块。
[0013]可选地,所述包围外壳的内侧向外凸起形成一背光固定框架,所述背光固定框架的中心相围合形成有一用于嵌设所述背光灯组件的第一凹陷槽,所述背光固定框架的外边缘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所述背光灯组件的第一固定座。
[0014]可选地,所述喇叭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喇叭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包围外壳内侧的下方,两组所述喇叭组件关于所述包围外壳的中点呈中心对称。
[0015]可选地,所述包围外壳的内侧向外凸起形成喇叭固定框架,所述喇叭固定框架的
中心相围合形成有一用于嵌设所述喇叭组件的第二凹陷槽,所述包围外壳的内侧位于所述喇叭固定框架的四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所述喇叭组件的第二固定座。
[0016]可选地,所述包围内框向外拱起形成有一用于装设所述电源驱动模块的驱动包围框座,所述驱动包围框座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电源驱动模块与外部连接器相接的插接孔。
[0017]可选地,所述包围内框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内置空间相连通的散热格栅,所述散热格栅沿着所述包围内框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散热通槽。
[0018]可选地,所述包围外壳和所述包围内框的外周边缘通过若干组壳体组装结构可拆卸装配。
[0019]可选地,所述壳体组装结构包括沿着所述包围外壳的外周边缘均匀开设的若干个用于与外部紧固螺丝相连接的螺纹孔座、以及沿着所述包围内框的外周边缘均匀开设的若干个用于供外部紧固螺丝穿过的穿设孔;外部紧固螺丝穿过所述穿设孔并锁紧于所述螺纹孔座中,进而将所述包围外壳和所述包围内框固定为一体。
[00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屏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在该液晶显示屏中,将液晶屏、背光灯组件和喇叭组件分开设置,同时将背光灯组件分别与包围外壳和包围内框的内侧紧密配合,将喇叭组件与包围外壳的内侧紧密配合,此时液晶屏、包围外壳和包围内框形成一个整体,以全面遮盖背光灯组件、喇叭组件和电源驱动模块,使得该液晶显示屏整体结构整洁美观;并且喇叭组件固定结构简单,无需开孔,对喇叭组件装配位置的要求不高,易于装配及维修,同时避免了喇叭组件与包围外壳之间出现闪缝造成进灰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屏在第一视觉下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屏在第二视觉下的立体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屏的初步分解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屏的完全分解示意图。
[002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7]100、壳体组件;110、包围外壳;120、背光固定框架;121、第一凹陷槽;122、第一固定座;130、喇叭固定框架;131、第二凹陷槽;132、第二固定座;140、包围内框;150、驱动包围框座;151、插接孔;160、散热格栅;161、散热通槽;
[0028]200、液晶屏;
[0029]300、背光灯组件;
[0030]400、喇叭组件;
[0031]500、电源驱动模块;
[0032]600、壳体组装结构;610、螺纹孔座;620、穿设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可拆卸装配的包围外壳和包围内框,所述包围外壳和所述包围内框相围合形成一内置空间,液晶屏,所述液晶屏装配于所述包围外壳上,用于显示图像;背光灯组件,所述背光灯组件容置于所述内置空间中并位于所述液晶屏的后侧,所述背光灯组件一侧与所述包围外壳的内侧紧密配合,另一侧与所述包围内框的内侧紧密配合,用于发出均匀的面光并映射于所述液晶屏上;喇叭组件,所述喇叭组件容置于所述内置空间中并位于所述背光灯组件的下方,所述喇叭组件与所述包围外壳的内侧紧密配合,用于产生声音;以及电源驱动模块,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容置于所述内置空间中并固定于所述背光灯组件的背面,所述电源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背光灯组件和所述喇叭组件电性连接;其中,所述液晶屏、所述包围外壳和所述包围内框形成一个整体,以全面遮盖所述背光灯组件、所述喇叭组件和所述电源驱动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外壳的内侧向外凸起形成一背光固定框架,所述背光固定框架的中心相围合形成有一用于嵌设所述背光灯组件的第一凹陷槽,所述背光固定框架的外边缘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固定所述背光灯组件的第一固定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喇叭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金华彭章眩吴茂启谢锦群杨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鸿超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