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用建筑防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3708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3:39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室用建筑防潮结构,涉及防潮结构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墙体和设置于墙体内侧的吸潮层,吸潮层平行于墙体设置,且吸潮层和墙体之间设置有对吸附在吸潮层内的水分进行除潮的除潮装置。本申请通过设置可对地下室内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吸附和处理的建筑防潮结构,有效保证了地下室内空气的干燥,进而有效保证了地下室的干燥,避免了地下室的潮湿。潮湿。潮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用建筑防潮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防潮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用建筑防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二分之一。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一些高层建筑基地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但是由于地下室处于地平面以下,其内部空间比较潮湿,往往需要设置防潮结构。
[0003]现有的地下室传统的防潮做法为在外墙上设置水平和垂直防潮层,并在地面用不透水材料进行填缝,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受到材料和施工质量等原因,地下室内还是很潮,防潮效果不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避免地下室的潮湿,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用建筑防潮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室用建筑防潮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地下室用建筑防潮结构,包括墙体和设置于所述墙体内侧的吸潮层,所述吸潮层平行于所述墙体设置,且所述吸潮层和所述墙体之间设置有对吸附在所述吸潮层内的水分进行除潮的除潮装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下室比较潮湿时,吸潮层对地下室内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进行自动吸收,减少地下室内空气中含有的水分,使地下室保持干燥,并利用除潮装置对吸附在吸潮层内的水分进行除潮,再次实现吸潮层的干燥,保证吸潮层的正常工作状态。通过设置可对地下室内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吸附和处理的建筑防潮结构,有效保证了地下室内空气的干燥,进而有效保证了地下室的干燥,避免了地下室的潮湿。
[0008]可选的,所述除潮装置包括除潮板,所述除潮板设置于所述吸潮层和所述墙体之间,且平行于二者设置,所述除潮板内竖直设置有多个风道,且多个所述风道沿所述除潮板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除潮板靠近所述吸潮层的一侧设置有多列分别与所述风道相连通的吸潮口,且所述吸潮口与所述吸潮层相抵触,所述墙体外侧设置有除潮泵,所述风道与所述除潮泵的进口端相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吸附在吸潮层上的水分进行除潮时,只需启动除潮泵,除潮泵工作时设置在除潮板上的吸潮口对吸潮层进行吸附,进而去除吸潮层上的水分,使吸潮层再次保持相对干燥,便于下次对地下室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吸收,保证地下室的长时间干燥。通过设置结构简单且工作稳定的除潮装置,实现对吸附在吸潮层内水分的便捷处理,保证了吸潮层的正常工作状态,进而实现了吸潮层的重复利用,有效保证了地下室的干燥环境。
[0010]可选的,所述墙体的上下两端均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吸潮层内竖直设置有多个进气道,且多个所述进气道沿所述吸潮层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
通气孔贯穿所述除潮板后分别与所述进气道相连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界空气通过通气孔和进气道在吸潮层内进行流通时,吸附在吸潮层上的水分转移到外界空气内,进而水分沿外界空气的流动排放至外界,实现吸潮层内含有的水分的进一步去除。通过设置通气孔和进气道,实现了外界干燥空气在吸潮层内的循环流通,便于进一步对吸潮层进行除潮,进而进一步有效保证了吸潮层的使用寿命。
[0012]可选的,位于所述墙体上端的所述通气孔背离所述除潮板的一侧连通设置有进气管,且所述进气管延伸至地面以上,所述进气管的端口处嵌设有进气风扇。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排气风扇,进一步加快了外界干燥空气进入进气道的速率,进而进一步提升了外界空气循环流通时对吸潮层的除潮效率。
[0014]可选的,所述进气管内嵌设有位于所述进气风扇外侧的活性炭层。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活性炭层对外界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进行的吸收,有效保证了外界空气进入进气管时的干燥状态,保证了阴雨天外界空气的流通对吸潮层的正常除潮效果。
[0016]可选的,所述进气管内还嵌设有位于所述活性炭层外侧的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网和所述活性炭呈一体设置,所述过滤网和所述活性炭层与所述进气管活动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过滤网对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有效避免了灰尘通过进气道附着在吸潮层内,进而保证了吸潮层的正常工作状态。通过设置与所述进气管活动连接的一体式的过滤网和活性炭层,实现了过滤网和活性炭层可更换。
[0018]可选的,所述过滤网的端面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卡钩,且所述进气管端口的边缘位置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供所述卡钩嵌入卡接的卡槽。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钩以及与其相配合的卡槽,实现了过滤网和活性炭层的便捷更换。
[0020]可选的,所述进气道两侧内壁上间隔交替设置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垂直于所述进气道内壁设置,且多个所述挡板沿所述进气道高度方向均匀设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进气道两侧设置挡板,延长了外界干燥空气在进气道内的流通路径,便于吸附在吸潮层内的空气向空气中转移,进而有利于增强外界干燥空气在进气道流通时对吸潮层的除潮效果。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过设置可对地下室内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吸附和处理的建筑防潮结构,有效保证了地下室内空气的干燥,进而有效保证了地下室的干燥,避免了地下室的潮湿;
[0024]通过设置结构简单且工作稳定的除潮装置,实现对吸附在吸潮层内水分的便捷处理,保证了吸潮层的正常工作状态,进而实现了吸潮层的重复利用,有效保证了地下室的干燥环境;
[0025]通过设置通气孔和进气道,实现了外界干燥空气在吸潮层内的循环流通,便于进一步对吸潮层进行除潮,进而进一步有效保证了吸潮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墙体、除潮板和吸潮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4是图2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11、除潮泵;111、连接管;12、通气孔;121、进气管;1221、进气风扇;1222、活性炭层;1223、过滤网;122、出气管;2、吸潮层;21、进气道;211、挡板;3、除潮装置;31、除潮板;311、风道;312、吸潮口;313、连接通道;4、卡钩;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室用建筑防潮结构。
[0033]参照图1,一种地下室用建筑防潮结构,包括墙体1和设置于墙体1内侧的吸潮层2。吸潮层2采用吸潮材料制作而成,且吸潮层2平行于墙体1设置,以对地下室空气内的水分进行自动吸附,使地下室保持干燥。
[0034]参照图1,墙体1和吸潮层2之间设置有除潮装置3,除潮装置3用于对吸附在吸潮层2内的水分进行去除,实现对吸潮层2的除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用建筑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和设置于所述墙体(1)内侧的吸潮层(2),所述吸潮层(2)平行于所述墙体(1)设置,且所述吸潮层(2)和所述墙体(1)之间设置有对吸附在所述吸潮层(2)内的水分进行除潮的除潮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用建筑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潮装置(3)包括除潮板(31),所述除潮板(31)设置于所述吸潮层(2)和所述墙体(1)之间,且平行于二者设置,所述除潮板(31)内竖直设置有多个风道(311),且多个所述风道(311)沿所述除潮板(3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除潮板(31)靠近所述吸潮层(2)的一侧设置有多列分别与所述风道(311)相连通的吸潮口(312),且所述吸潮口(312)与所述吸潮层(2)相抵触,所述墙体(1)外侧设置有除潮泵(11),所述风道(311)与所述除潮泵(11)的进口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用建筑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上下两端均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通气孔(12),所述吸潮层(2)内竖直设置有多个进气道(21),且多个所述进气道(21)沿所述吸潮层(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通气孔(12)贯穿所述除潮板(31)后分别与所述进气道(21)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梅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泽汇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