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雪松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组合式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3564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组合式管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灌溉用管道的多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多使用吊装的方式对管道进行拼接,从而导致对接不准确,进而导致了对接后的密封性差,同时操作起来较为不便的问题。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组合式管道结构,包括两个管体和对接套,两个管体相对应的一端通过对接套相连接,两个管体的底部设置有组装机构,组装机构的顶部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分别与两个管体底部连接的承托机构,承托机构的包含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以及水平设置在两个竖板之间的承托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对接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对接后的密封性,且提高了对接操作的便捷性。捷性。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组合式管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灌溉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组合式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灌溉,是为地补充作物所需水分的技术措施。为了保证作物正常生长,获取高产稳产,必须供给作物以充足的水分。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因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作物对水分要求。因此,必须人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灌溉工程需要通过管道连接实现。
[0003]但是,现有灌溉用管道的多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多使用吊装的方式对管道进行拼接,从而导致对接不准确,进而导致了对接后的密封性差,同时操作起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组合式管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灌溉用管道的多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多使用吊装的方式对管道进行拼接,从而导致对接不准确,进而导致了对接后的密封性差,同时操作起来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组合式管道结构,包括两个管体和对接套,两个管体相对应的一端通过对接套相连接,两个管体的底部设置有组装机构,组装机构的顶部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分别与两个管体底部连接的承托机构,所述承托机构的包含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以及水平设置在两个竖板之间的承托板,所述组装机构包含有组装框架,两个竖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组装框架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动板。
[0007]优选的,承托板的顶部两侧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每个管体的底部均与相邻的承托板的顶部相接触,两个限位板相对应的一侧均与相邻的管体的两侧壁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承托板的顶部中心处螺栓固定连接有柔性凸板,两个竖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板,两个安装板相对应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通过轴套贯穿竖板与承托板端部连接的轴杆。
[0009]优选的,组装框架的内部水平且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杆,两个导杆的一端均通过滑套贯穿两个滑动板与组装框架的一内壁连接,另一端均与组装框架的另一内壁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组装框架的底部两侧均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托板,每个底托板的底部两侧均可拆卸连接有支撑腿。
[0011]优选的,每个支撑腿的顶部均螺栓固定连接有与底托板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架,组装框架的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贯穿组装框架的定位孔。
[0012]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承托机构的设置,在需要将两个管体通过对接套进行对接时,首先其中一个
管体的端部与对接套连接,再将两个管体分别放置在对应的承托板上,推动两个管体向相对应的方向进行移动,将另一个管体的端部与对接套进行连接,即可将两个管体端部与对接套进行连接,提高了对接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对接后的密封性,且提高了对接操作的便捷性。
[0014]本技术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在需要将两个管体通过对接套进行对接时,首先其中一个管体的端部与对接套连接,再将两个管体分别放置在对应的承托板上,管体的底部与柔性凸板顶部接触,同时再将两个限位板分别连接在承托板顶部两侧且位于管体的两侧,对管体进行限位,避免其滚动,在放置管体时,可使得承托板转动一定角度方便管体的放置,推动两个管体向相对应的方向进行移动,将另一个管体的端部与对接套进行连接,即可将两个管体端部与对接套进行连接,连接完成之后,通过螺栓杆穿过定位孔与滑动板的侧壁连接,对滑动板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了对接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对接后的密封性,且提高了对接操作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组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承托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组装机构;2、承托机构;3、管体;4、对接套;101、定位孔;102、底托板;103、固定架;104、支撑腿;201、导杆;202、滑动板;203、承托板;204、柔性凸板;205、限位板;206、竖板;207、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参照图1

3,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组合式管道结构,包括两个管体3和对接套4,两个管体3相对应的一端通过对接套4相连接,两个管体3的底部设置有组装机构1,组装机构1的顶部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分别与两个管体3底部连接的承托机构2,承托机构2的包含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206以及水平设置在两个竖板206之间的承托板203,组装机构1包含有组装框架,两个竖板206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组装框架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动板202,具体的,通过承托机构2的设置,在需要将两个管体3通过对接套4进行对接时,首先其中一个管体3的端部与对接套4连接,再将两个管体3分别放置在对应的承托板203上,推动两个管体3向相对应的方向进行移动,将另一个管体3的端部与对接套4进行连接,即可将两个管体3端部与对接套4进行连接,提高了对接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对接后的密封性,且提高了对接操作的便捷性。
[0023]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0024]通过承托机构2的设置,在需要将两个管体3通过对接套4进行对接时,首先其中一个管体3的端部与对接套4连接,再将两个管体3分别放置在对应的承托板203上,推动两个管体3向相对应的方向进行移动,将另一个管体3的端部与对接套4进行连接,即可将两个管体3端部与对接套4进行连接。
[0025]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0026]提高了对接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对接后的密封性,且提高了对接操作的便捷性。
[0027]进一步的,承托板203的顶部两侧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5,每个管体3的底部均与相邻的承托板203的顶部相接触,两个限位板205相对应的一侧均与相邻的管体3的两侧壁接触,具体的,通过限位板205的设置,可对管体3进行限位,避免管体3滚动。
[0028]进一步的,承托板203的顶部中心处螺栓固定连接有柔性凸板204,两个竖板206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安装板207,两个安装板207相对应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通过轴套贯穿竖板206与承托板203端部连接的轴杆,具体的,过柔性凸板204的设置,可对管体3的侧壁进行防护。
[0029]进一步的,组装框架的内部水平且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杆201,两个导杆201的一端均通过滑套贯穿两个滑动板202与组装框架的一内壁连接,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组合式管道结构,包括两个管体(3)和对接套(4),两个管体(3)相对应的一端通过对接套(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两个管体(3)的底部设置有组装机构(1),组装机构(1)的顶部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分别与两个管体(3)底部连接的承托机构(2),所述承托机构(2)的包含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板(206)以及水平设置在两个竖板(206)之间的承托板(203),所述组装机构(1)包含有组装框架,两个竖板(206)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组装框架内壁滑动连接的滑动板(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组合式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承托板(203)的顶部两侧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5),每个管体(3)的底部均与相邻的承托板(203)的顶部相接触,两个限位板(205)相对应的一侧均与相邻的管体(3)的两侧壁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灌溉用组合式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203)的顶部中心处螺栓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李雪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