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349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空调机组包括机械制冷装置;回风阀,用于打开和关闭室内回风口;新风装置,与机械制冷装置沿水平方向依次布置,包括:新风壳体;新风阀,位于新风通道内,新风阀和新风壳体构成一个模块化的整体结构,新风阀至少具有使第二出风口与外壳内腔连通的第一位置以及关闭第二出风口的第二位置;控制器,压缩机和送风机构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回风阀和新风阀连接,以对应控制室内回风口和第一进风口的启闭,空调机组具有利用压缩机进行制冷的机械制冷模式、利用外界新风进行制冷的新风冷却模式以及利用压缩机进行制冷和利用外界新风进行制冷的混合制冷模式。该空调机组便于施工且成本较低。该空调机组便于施工且成本较低。该空调机组便于施工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机组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带有新风自然冷却的空调机,一般为一体式基站空调,风阀和压缩机组件等位于同一个壳体内,这样,整个结构需要重新设计,原有的空调机器将无法继续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新风自然冷却模式的空调机组不便于施工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机械制冷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具有第一进风口、室内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机械制冷装置还包括位于外壳内的压缩机、换热器和送风机构,其中,送风机构的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对应设置;回风阀,位于外壳内,回风阀用于打开和关闭室内回风口;新风装置,与机械制冷装置沿水平方向依次布置,新风装置包括:新风壳体,新风壳体限定出与外界连通的新风通道,新风壳体上设有用于引入外界新风的第二进风口和与第一进风口对应的第二出风口,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与新风通道连通;新风阀,位于新风通道内,新风阀和新风壳体构成一个模块化的整体结构,新风阀至少具有使第二出风口与外壳内腔连通的第一位置以及关闭第二出风口的第二位置;控制器,压缩机和送风机构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回风阀和新风阀连接,以对应控制室内回风口和第一进风口的启闭,空调机组具有利用压缩机进行制冷的机械制冷模式、利用外界新风进行制冷的新风冷却模式以及利用压缩机进行制冷和利用外界新风进行制冷的混合制冷模式。
[0005]进一步地,新风装置还包括位于新风通道内的第一过滤结构,第一过滤结构位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以对进入新风通道内的外部空气进行过滤。
[0006]进一步地,新风装置还包括位于新风通道内的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温湿度传感器传递的信号控制空调机组处于新风冷却模式或者机械制冷模式或者混合制冷模式。
[0007]进一步地,室内回风口位于外壳的顶部,第一出风口位于外壳的底部,换热器与室内回风口对应设置,压缩机位于换热器和送风机构之间,或者,换热器位于压缩机和送风机构之间。
[0008]进一步地,空调机组还包括位于机械制冷装置下方的送风通道,送风机构的至少部分位于送风通道内,且第一出风口与送风通道连通,送风通道具有与室内连通的室内出风口。
[0009]进一步地,室内回风口位于外壳的一侧,第一出风口位于外壳的顶部,换热器和压缩机位于送风机构的下方,第一进风口设置在外壳的与压缩机对应的位置。
[0010]进一步地,机械制冷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结构,第二过滤结构与外壳连接,第二过滤结构位于回风阀的一侧,以对自室内回风口进入外壳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0011]进一步地,空调机组还包括与新风壳体连接的风管,风管的一端与第二进风口连通,风管的另一端与外部环境连通。
[0012]进一步地,空调机组还包括防雨罩,防雨罩设置在风管的远离新风壳体的一端。
[0013]进一步地,空调机组还包括用于排风的排风组件,排风组件与控制器连接。
[0014]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机械制冷装置能够将室内空气的热量吸收,降温后的室内空气再经由送风机构输送到室内,以实现机械制冷的效果;新风装置能够将外界空气输入机械制冷装置的内部,进入机械制冷装置内的外界新风再经由送风机构输送到室内,以实现新风冷却的效果;当机械制冷装置和新风装置同时开启、输出气体,空调机组即处于混合制冷模式。新风阀能够控制设置在新风装置内的第二出风口与设置在机械制冷装置上的第一进风口之间的连通和阻断,回风阀能够控制室内回风口的开启和关闭,这样,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通过改变新风阀和回风阀的开度,能够实现空调机组在三种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的作用。这样,仅需在机械制冷装置的外壳的室内回风口处增设一个用于控制室内回风口的开启和闭合的回风阀,额外设置一个独立的新风装置(内含新风阀),在不需要对机械制冷装置的结构做很大改动的情况下,即可将原有的空调机组改造为具有利用压缩机进行制冷的机械制冷模式、利用外界新风进行制冷的新风冷却模式以及利用所述压缩机进行制冷和利用外界新风进行制冷的混合制冷模式的多模式空调机组,简化了传统机房空调增加新风制冷功能的设计,同时这样的设计还能够灵活地应用于多种老旧机房空调,从而实现施工简便和降低成本的效果。另外,新风阀与新风壳体构成一个模块化的整体结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仅需安装上述模块化结构,这样方便安装,并能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机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图1的空调机组处于机械制冷模式下的气流示意图;
[0018]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图1的空调机组处于新风冷却模式下的气流示意图;
[0019]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图1的空调机组处于混合制冷模式下的气流示意图;
[0020]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图1的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机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以及
[0023]图8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图7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002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5]1、新风装置;3、温湿度传感器;6、第一过滤结构;7、新风阀;9、送风机构;11、新风壳体;12、新风通道;13、压缩机;14、第二进风口;16、防雨罩;17、第二出风口;18、回风阀;20、换热器;21、风管;22、排风组件;30、机械制冷装置;31、外壳;32、第一进风口;33、室内回风口;34、第一出风口;35、第二过滤结构;40、送风通道;41、室内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7]实施例一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该实施例一的空调机组包括机械制冷装置30、回风阀18、新风装置1以及控制器。其中,机械制冷装置30包括外壳31,外壳31具有第一进风口32、室内回风口33和第一出风口34,机械制冷装置30还包括位于外壳31内的压缩机13、换热器20和送风机构9,其中,送风机构9的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34对应设置;回风阀18位于外壳31内,回风阀18用于打开和关闭室内回风口33;压缩机13和送风机构9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回风阀18和新风阀7连接,以对应控制室内回风口33和第一进风口32的启闭,空调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制冷装置(30),包括外壳(31),所述外壳(31)具有第一进风口(32)、室内回风口(33)和第一出风口(34),所述机械制冷装置(30)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31)内的压缩机(13)、换热器(20)和送风机构(9),其中,所述送风机构(9)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34)对应设置;回风阀(18),位于所述外壳(31)内,所述回风阀(18)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室内回风口(33);新风装置(1),与所述机械制冷装置(30)沿水平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新风装置(1)包括:新风壳体(11),所述新风壳体(11)限定出与外界连通的新风通道(12),所述新风壳体(11)上设有用于引入外界新风的第二进风口(14)和与所述第一进风口(32)对应的第二出风口(17),所述第二进风口(14)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7)均与所述新风通道(12)连通;新风阀(7),位于所述新风通道(12)内,所述新风阀(7)和所述新风壳体(11)构成一个模块化的整体结构,所述新风阀(7)至少具有使所述第二出风口(17)与所述外壳(31)内腔连通的第一位置以及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17)的第二位置;控制器,所述压缩机(13)和所述送风机构(9)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回风阀(18)和所述新风阀(7)连接,以对应控制所述室内回风口(33)和所述第一进风口(32)的启闭,所述空调机组具有利用所述压缩机(13)进行制冷的机械制冷模式、利用外界新风进行制冷的新风冷却模式以及利用所述压缩机(13)进行制冷和利用外界新风进行制冷的混合制冷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1)还包括位于所述新风通道(12)内的第一过滤结构(6),所述第一过滤结构(6)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14)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7)之间,以对进入所述新风通道(12)内的外部空气进行过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1)还包括位于所述新风通道(12)内的温湿度传感器(3),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传递的信号控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水方旭明陈凤坡尹洪秋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西制冷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