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313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地漏。该船用地漏包括套筒,套筒的顶部设置有滤板,滤板的中心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下部套接有活动筒体,活动筒体开设有螺杆穿过的通孔,通孔与螺杆间隙配合,活动筒体上方设置有与螺杆固接的第一挡件,活动筒体内腔设置有与螺杆固接的第二挡件,第一挡件的底部设置有与活动筒体顶部外侧壁配合的第一密封件,活动筒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向外发散的第一锥面,活动筒体内周面设置有与第一锥面配合第二锥面,第二锥面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密封件,套筒顶部外侧壁的边缘一体成型有与第二密封件配合的凸台。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污水收集柜内的污水容易反灌溢出进入到船员住舱或者其他生活舱室,严重影响船员生活的舒适性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地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特别涉及一种船用地漏。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密甲板之下通常设有船员的住舱,其位置偏低,无法将其生活污水直接排出舷外,需要在厕所或淋浴间的地板之下设置污水收集柜,而在放置污水收集柜上方的地板处设置甲板漏水口,用于收集淋浴水、管路渗漏水、便池的生活污水及甲板冲洗水等。由于水密甲板下的空间极其有限,因此,污水收集柜高度尺寸很小,其储存液位常常容易接近污水收集柜柜顶,当污水收集柜内的液位较高或者船体发生摇晃时,污水收集柜内的污水就会通过甲板漏水口处反灌溢出进入到船员住舱或者其他生活舱室,严重影响船员生活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污水收集柜内的污水反灌溢出进入到船员住舱或者其他生活舱室,提高船员生活舒适性的船用地漏。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船用地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船用地漏,包括与甲板固接的套筒,套筒的顶部设置有滤板,滤板的中心设置有竖直向下的螺杆,螺杆的下部套接有开口向下的活动筒体,活动筒体开设有螺杆穿过的通孔,通孔与螺杆间隙配合,活动筒体上方设置有与螺杆固接的第一挡件,活动筒体内腔设置有与螺杆固接的第二挡件,活动筒体在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之间活动,第一挡件的底部设置有与活动筒体顶部外侧壁配合的第一密封件,活动筒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向外发散的第一锥面,套筒内周面设置有与第一锥面配合第二锥面,第二锥面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活动筒体顶部外侧壁的边缘一体成型有与第二密封件配合的凸台。正常状态下,活动筒体由于自身重力处于下位,污水从第一锥面和第二锥面之间的间隙以及通孔,通过排水管道流进污水收集柜,当污水反灌时,污水推动活动筒体向上运动,活动筒体的顶部外侧壁抵触第一密封件,凸台抵触第二密封件,阻挡污水溢出进入到船员住舱或者其他生活舱室。
[0006]优先的,所述第二挡件与活动筒体顶部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浮球。污水反灌时,浮球推动活动筒体先行,在污水到达活动筒体顶壁之前,活动筒体的顶部外侧壁抵触第一密封件,凸台抵触第二密封件,同时浮球提供一定浮力,使得活动筒体的顶部外侧壁与第一密封件贴合更严密,凸台与第二密封件贴合更严密,从而能够更好地阻挡污水溢出进入到船员住舱或者其他生活舱室。
[0007]优选的,所述活动筒体的内周面设置有与第一锥面平行的第三锥面。第三锥面将反灌污水导流进入活动筒体顶壁,同时第三锥面增大了活动筒体的受力面积,污水刚进入活动筒体,就能推动活动筒体向上运动,及时关闭漏水间隙。
[0008]优选的,所述滤板的底部设置有与套筒内周面配合的环形定位凸台。环形定位凸台方便滤板和套筒装配。
[0009]优选的,所述套筒与甲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第三密封件阻挡污水从套筒和甲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到船员住舱或者其他生活舱室。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O型圈,第一O型圈的底面一体成型有若干个环环相套的第一环形突起,第一环形突起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截面的第一环形突起尖端与活动筒体顶部外侧面接触变形,会有一定行程,在保证凸台抵触第二密封件的同时,第一环形突起变形后与活动筒体顶部外侧面紧贴,从而降低了装配难度。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O型圈,第二O型圈的内侧壁一体成型有第二环形突起。第二环形突起提高了第二O型圈的强度,使得第二O型圈不易发生翘起等变形,保证第二O型圈与凸台贴合的严密性。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1、当污水反灌时,污水顺着第三锥面进入活动筒体,同时推动活动筒体向上运动,活动筒体在浮球的作用下,在污水到达活动筒体顶壁之前,活动筒体的顶部外侧壁抵触第一密封件,凸台抵触第二密封件,同时浮球提供一定浮力,使得活动筒体的顶面就与第一、第二密封件贴合更严密,从而能够更好地阻挡污水溢出进入到船员住舱或者其他生活舱室,提高船员生活舒适性。
[0014]2、活动筒体的通孔与螺杆间隙配合,螺杆对活动筒体没有约束,活动筒体在上升过程中,在第一锥面、第二锥面的配合下,活动筒体在套筒内自动对中,从而保证活动筒体的顶部外侧面边缘。
[0015]3、三角形截面的第一环形突起尖端与活动筒体顶部外侧面接触变形,会有一定行程,在保证凸台抵触第二密封件的同时,第一环形突起变形后与活动筒体顶部外侧面紧贴,从而降低了装配难度,第二环形突起提高了第二O型圈的强度,使得第二O型圈不易发生翘起等变形,保证第二O型圈与凸台贴合的严密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船用地漏反灌状态的工作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船用地漏的正常漏水的工作示意图;
[0018]图3是第一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套筒,11带肩筒体,12直筒体,121第二锥面,13第三密封件,2第二密封件,21第二O型圈,22第二环形突起,3滤板,31环形定位凸台,32螺杆,4活动筒体,41凸台,42第一锥面,43通孔,44第三锥面,5第一挡件,6第二挡件,7第一密封件,71第一O型圈,72第一环形突起,8浮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船用地漏,包括与甲板固接的套筒1,套筒包括带肩筒体11,带肩筒体的外侧套接直筒体12,直筒体下侧的内侧壁布置第二锥面121,第二锥面的顶端放置第二密封件2,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O型圈21,第二O型圈的内侧壁一体成型第二环形突起
22,第二环形突起提高了第二O型圈的强度,保证第二O型圈的平整度,直筒体与带肩筒体螺纹连接将第二密封件固定在带肩筒体的底部,带肩筒体的肩部与甲板之间安装第三密封件13,第三密封件阻挡污水从直筒体外侧壁和甲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到船员住舱或者其他生活舱室,带肩筒体的顶部安装滤板3,滤板的底部一体成型与带肩筒体内周面配合的环形定位凸台31,环形定位凸台方便滤板和带肩筒体装配,滤板的中心布置竖直向下的螺杆32,螺杆的下部套接开口向下的活动筒体4,活动筒体顶部外侧壁的边缘一体成型与第二O型圈配合的凸台41,活动筒体的外周面布置与第二锥面配合的第一锥面42,活动筒体开设螺杆穿过的通孔43,通孔与螺杆间隙配合,活动筒体上方布置与螺杆固接的第一挡件5,活动筒体内腔布置与螺杆固接的第二挡件6,活动筒体在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之间活动,第一挡件的底部安装与活动筒体顶部外侧壁配合的第一密封件7,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O型圈71,第一O型圈的底面一体成型三个环环相套的第一环形突起72,第一环形突起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截面的第一环形突起尖端与活动筒体顶部外侧面接触变形,会有一定行程,在保证凸台抵触第二密封圈的同时,第一环形突起变形后与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甲板固接的套筒,套筒的顶部设置有滤板,滤板的中心设置有竖直向下的螺杆,螺杆的下部套接有开口向下的活动筒体,活动筒体开设有螺杆穿过的通孔,通孔与螺杆间隙配合,活动筒体上方设置有与螺杆固接的第一挡件,活动筒体内腔设置有与螺杆固接的第二挡件,活动筒体在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之间活动,第一挡件的底部设置有与活动筒体顶部外侧壁配合的第一密封件,活动筒体的外周面设置有向外发散的第一锥面,套筒内周面设置有与第一锥面配合第二锥面,第二锥面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活动筒体顶部外侧壁的边缘一体成型有与第二密封件配合的凸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件与活动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波吕洪高孟维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扬州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