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困水自动上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300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困水自动上水装置,其包括喷水槽(1)、前导管(2)、疏气管(3)、后导管(4)、水箱(5)和潜水泵(6)。通过设置疏气管(3)缓冲装置内部泵入或回流的水,达到破除水膜,避免闭气,使装置正常工作的目的。使装置正常工作的目的。使装置正常工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困水自动上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供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潜水泵进行供水的上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困水的上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上水装置普遍应用于各种设备及家用电器。其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方式是利用潜水泵通过相应管路运输至指定位置排放或喷淋进行使用。尤其是在运输至一定高度的位置时,潜水泵停止工作后,容易在泵体或管路中存有一定量的气体,产生困气现象,再次工作时,短时间内上水无法正常进行,需要进行排气后再进行工作。
[0003]其中,家用加湿器设计有喷淋结构,将水抽到高处淋到加湿网上,进行工作。采用潜水泵这一结构部件时,停泵后再开启存在一定几率会在导水管内产生困气现象,导致潜水泵无法正常抽水工作,即抽不上水,急需设计一种能够自动防止困气的上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防止困气的上水装置,在上述管路中设置输气管,潜水泵停止工作后,输气管的结构设计可以对前端产生吸力,后端产生压力,避免水膜封口或回水不及时,导致气体被封在管路中,产生困气。本技术提供的上水装置设计合理,容易实现,能够应用于各种设备中用于上水。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困水自动上水装置,其包括喷水槽、前导管、疏气管、后导管、水箱和潜水泵。
[0006]所述潜水泵的进水口置于水箱中,位于液面下,出水口连接后导管。
[0007]所述后导管一端连接潜水泵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疏气管。
[0008]所述疏气管的一端与后导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前导管相连通;疏气管的内部容积为同等长度的前导管或后导管内部容积 2~6倍,优选为2

4倍。疏气管的两端口口径小于疏气管中部内径,延长水在疏气管中的停留时间,优选地,疏气管中部内径为疏气管的两端口口径的1.5

4倍,优选为2

3倍。
[0009]当潜水泵工作时,通过后导管,将水泵入疏气管,疏气管的内部容积大,水液面可在疏气管中缓慢增长,使泵入的水在疏气管中得到缓冲。
[0010]所述喷水槽为盘形,底部设置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在盘形喷水槽底部呈环形排列或均匀分布在喷水槽底部。
[0011]当所述潜水泵停止工作时,装置内部的存水将通过潜水泵回流到水箱中。
[0012]在本技术中,由于设置了疏水水管,其内部容积大,潜水泵停止工作后,喷水槽和前导管中的水先回流至疏气管中,对前导管和喷水槽产生吸力,避免困水,使水快速回流至水箱。
[0013]本技术提供的防困水自动上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提供的防困水自动上水装置通过设置疏气管,在潜水泵工作时,缓
冲水流,使喷水槽进行平稳喷淋,得到稳定的加湿效果。
[0015](2)本技术中,上水装置通过设置疏气管,在潜水泵停止工作后,可以承接由前导管回流的水,产生倒吸作用,防止由于喷水槽上的出水孔过下而形成水膜,产生困气现象,导致潜水泵再次工作时,无法正常泵水的问题。
[0016](3)本技术中,在潜水泵停止工作后,上水装置通过设置疏气管内包容积大,储存水量相对较多,能够为后导管提供水压,使水流快速回流至水箱,进一步防止产生困气以及水流停留在管路中。
[0017](4)本技术设计合理,方便实现,有利于推广应用于各上水装置中使用,满足实际生活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示出本技术中一种防困水自动上水装置示意图;
[0019]图2示出本技术中一种呈环形排列的喷水槽1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示出本技术中一种单向导通接口7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1‑
喷水槽;
[0023]101

储水槽;
[0024]2‑
前导管;
[0025]3‑
疏气管;
[0026]4‑
后导管;
[0027]5‑
水箱;
[0028]6‑
潜水泵;
[0029]7‑
单向导通接口;
[0030]701

导通顶针;
[0031]702

单向阀;
[0032]a1

密封件;
[0033]a2

密封外框;
[0034]a3

回弹件;
[0035]703

单向阀安置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003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困水自动上水装置,其包括喷水槽1、前导管2、疏气管3、后导管4、水箱5和潜水泵6。具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
[0038]所述潜水泵6的进水口置于水箱5中,位于液面下,出水口连接后导管4。工作时,潜水泵6将水箱5中的水通过进水口抽入泵体,通过出水口将水导入后导管4。
[0039]所述后导管4一端连接潜水泵6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疏气管3。潜水泵6工作时,通过后导管4将水导入疏气管3。
[0040]所述疏气管3的一端与后导管4相连通,另一端与前导管2 相连通;疏气管3的内部容积为同等长度的前导管2或后导管4 内部容积的2~6倍,优选为2

4倍。疏气管3的两端口口径小于疏气管3中部内径,延长水在疏气管3中的停留时间,优选地,疏气管3中部内径为疏气管3的两端口口径的1.5

4倍,优选为2

3 倍。本技术中,不对疏气管3的外部和内部形状做具体限制,能够实现功能即可,如所述疏气管3中部为圆管形,两端端口逐渐缩小至口径尺寸。
[0041]当潜水泵6工作时,通过后导管4,将水泵入疏气管3,疏气管3的内部容积大,水液面可在疏气管3中缓慢增长,使泵入的水在疏气管3中得到缓冲,同时,水中的气泡可在疏气管3中得到排出。随着水量的增加,水被压入前导管2,进而到达喷水槽 1排出。
[0042]所述喷水槽1为盘形,内部设置储水槽101,储水槽101底部设置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在盘形喷水槽1底部呈环形排列或均匀分布在喷水槽1底部,可根据需求设置。例如呈环形排列,具体如图2所示。
[0043]当所述潜水泵6停止工作时,装置内部的存水将通过潜水泵 6回流到水箱5中。在现有的上水装置中,由于喷水槽1的出水孔较小,在装置内部的存水回流过程中,容易产生水膜,装置内部容易发生闭气现象,导致上水装置再次工作时,潜水泵6需要排气后才能正常工作。在本技术中,由于设置了疏水水管3,其内部容积大,潜水泵6停止工作后,喷水槽1和前导管2中的水先回流至疏气管3中,对前导管2和喷水槽1产生吸力,一方面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困水自动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喷水槽(1)、前导管(2)、疏气管(3)、后导管(4)、水箱(5)和潜水泵(6);所述潜水泵(6)的进水口置于水箱(5)中,位于液面下,出水口连接后导管(4);所述疏气管(3)的一端与后导管(4)相连通,另一端与前导管(2)相连通;疏气管(3)的内部容积大于同等长度的前导管(2)或后导管(4)的内部容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时,所述潜水泵(6)将水箱(5)中的水通过进水口抽入泵体,通过出水口将水导入后导管(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管(4)一端连接潜水泵(6)的出水口,另一端连接疏气管(3);潜水泵(6)工作时,通过后导管(4)将水导入疏气管(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气管(3)的内部容积为同等长度的前导管(2)或后导管(4)内部容积的2~6倍;疏气管(3)的两端口口径小于疏气管(3)中部内径,延长水在疏气管(3)中的停留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潜水泵(6)工作时,通过后导管(4),将水泵入疏气管(3),疏气管(3)的内部容积为同等长度的前导管(2)或后导管(4)内部容积的2

4倍,水液面在疏气管(3)中缓慢增长,使泵入的水在疏气管(3)中得到缓冲,同时,水中的气泡在疏气管(3)中得到排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槽(1)为盘形,底部设置若干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在盘形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劲松张燚魏鑫梁志荣王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五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