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站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288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吊耳、吊杆、锁紧螺杆、连接环、吊钩,吊杆中间为空心结构,吊耳与吊杆顶部固定连接,吊耳用于连接吊带,并通过吊带实现与吊车吊钩相连;吊杆底部与连接环固定连接,连接环下部与吊钩焊接,锁紧螺杆为实心长杆结构,分别穿过吊杆和连接环,并与吊钩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目前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的吊运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节约工作时间,减少人员受照剂量,降低起重人员的工作安全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站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

技术介绍

[0002]某核电站一期工程为两台VVER

1000型机组,在反应堆厂房内布置有乏燃料水池、反应堆竖井、堆芯吊篮检查井、保护管组件检查井等一回路水池,其中乏燃料水池用于贮存乏燃料,在正常运行时,水池内注满水,用于冷却乏燃料。反应堆竖井用于安装反应堆,机组运行时通过水闸门与乏燃料水池隔开,在反应堆换料时,反应堆竖井与乏燃料水池连通,竖井水位与乏燃料水位一致。堆芯吊篮检查井和保护管组件检查井分别用于反应堆堆芯吊篮和保护组件的存放和检修,在机组运行和检修过程中,堆芯吊篮检查井和保护管组件检查井均住满水。在机组大修过程中,需要在上述水池进行换料、反应堆检修等工作,可能出现异物进入乏燃料水池、反应堆竖井、堆芯吊篮检查井、保护管组件检查井的情况,为了避免异物进入系统影响机组运行安全,需要对上述位置进行水下异物检查,并对发现的异物进行打捞。
[0003]在机组大修过程中,使用专用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进行乏燃料水池、反应堆竖井、堆芯吊篮检查井、保护管组件检查井等水池的异物检查和打捞工作。
[0004]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主要由主体支架、浮力机构、驱动系统、摄像系统、机械手、照明系统、调平系统、浮力调节系统、传感器系统等组成,外形尺寸550
×
380
×
430mm,重量约32kg。主体支架主要由铝合金材料加工而成,用于支承整个潜艇部件,在主体支架顶部设计有吊装横梁,用于水下潜艇的吊运。通过浮力机构、驱动系统、浮力调节系统、传感器系统,水下潜艇能在0~30m水深内实现悬停、上浮、下潜及水平运动,并可以准确维持在任意深度位置,水下潜艇的摄像系统可在水中实现对异物的近距离观察、拍摄,水下潜艇的机械手用于打捞螺丝刀、扳手、较大螺钉及不规则形状的水下异物,水下潜艇配备的吸尘装置能够吸起金属碎片、细小零部件、螺栓螺母等较小的物体。
[0005]在进行乏燃料水池、反应堆竖井、堆芯吊篮检查井、保护管组件检查井等水池异物检查和打捞工作时,在连接好水下潜艇电缆并调试完成后,需要利用吊车将水下潜艇从地面存放位置吊运至水池中,然后进行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工作,工作完成后,再利用吊车将水下潜艇从水池吊出至地面存放位置。目前水下潜艇吊运时没有专用的吊具,而是使用吊带连接方式进行吊运。目前水下潜艇吊运方法是:起重人员首先将吊带连接到水下潜艇顶部的吊装梁上,再将吊带与吊车吊钩连接,利用吊车将水下潜艇从存放位置吊运至水池中或者从水池中吊运至存放位置,到位后起重人员将吊带与水下潜艇脱开。目前水下潜艇的吊运方法存在以下弊端:
[0006](1)水下潜艇吊运至水池中后起重人员需要从水下潜艇吊梁上拆除吊带,从水池吊出时也需要在水下潜艇吊梁上连接吊带,由于水池水位低于人员站立的地面高度,起重人员拆除和连接吊带时操作困难,且当水位低于一定高度后,人员无法到达水下潜艇吊梁
位置,无法将吊带与水下潜艇连接和脱开;
[0007](2)在水池使用吊带进行水下潜艇吊运过程中,起重人员在地面位置需下探到水下潜艇吊梁位置进行拆除和连接吊带操作,存在较大的人员坠落安全风险;
[0008](3)水下潜艇在水池吊运过程中,工作人员一直在一回路水池周围工作,环境剂量率较大,由于拆除和连接吊带操作时间长,人员所受辐射剂量较高。
[0009]为解决目前吊运方法存在的上述弊端,结合设备结构特点及现场实际情况,亟需提供一种核电站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根据现场作业环境特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核电站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解决目前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的吊运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节约工作时间,减少人员受照剂量,降低起重人员的工作安全风险。
[0011]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2]一种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包括吊耳、吊杆、锁紧螺杆、连接环、吊钩,吊杆中间为空心结构,吊耳与吊杆顶部固定连接,吊耳用于连接吊带,并通过吊带实现与吊车吊钩相连;吊杆底部与连接环固定连接,连接环下部与吊钩焊接,锁紧螺杆为实心长杆结构,分别穿过吊杆和连接环,并与吊钩螺纹连接。
[0013]所述吊杆上部两侧设置有操作手柄,用于人员操作实现吊具与水下潜艇吊梁的连接和脱开。
[0014]所述吊耳由不锈钢棒弯制而成,整体呈“倒U”字型状,顶部为半圆形,吊耳左右两侧杆底部分别与吊杆上部两侧设置的手柄固定连接。
[0015]所述连接环开有中心孔,中心孔径与吊杆内部中心孔一致,中心孔用于锁紧螺杆的上下移动。
[0016]所述锁紧螺杆在吊杆和连接环内部空间上下移动,锁紧螺杆底部设有外螺纹。
[0017]所述吊钩口上设有内螺纹,与锁紧螺杆底部外螺纹相配合。
[0018]所述锁紧螺杆顶部焊接有一个小手柄,用于锁紧螺杆上下运动。
[0019]所述吊钩底部为扁平形状,与方形的水下潜艇吊梁配合时,增加了接触面积。
[0020]所述吊钩的吊钩口上设计有一个台阶,避免在吊装时水下潜艇在吊钩上发生滑动。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站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
[0023]能够实现远距离与水下潜艇吊梁连接或拆除,解决了使用吊带进行吊装时,在水池中拆除和连接吊带困难的问题;
[0024](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站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整体为刚性结构,且吊杆上设计有操作手柄,可方便地与水下潜艇吊梁连接和拆除;
[0025](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站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设计有倒“U”型吊耳,可方便地与吊车吊钩连接;
[0026](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站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吊钩底部为扁平形状,与方形的水下潜艇吊梁配合时,增加了接触面积,且在吊钩口上设计有一个台
阶,避免在吊装时水下潜艇在吊钩上发生滑动;
[0027](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站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设计有锁紧螺杆,锁紧螺杆底部加工有外螺纹,可拧入吊钩口上的内螺纹中,在吊装时,可避免水下潜艇从吊钩脱落的风险;
[0028](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核电站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通过使用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专用吊具代替吊带进行水下潜艇吊运工作,可避免起重人员下探到水下潜艇吊梁位置进行拆除和连接吊带操作带来的人员坠落风险,同时减少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人员所受辐照剂量。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使用示意图;
[0031]图中:1—吊耳、2—吊杆、3—锁紧螺杆、4—连接环、5—吊钩、6—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耳(1)、吊杆(2)、锁紧螺杆(3)、连接环(4)、吊钩(5),吊杆(2)中间为空心结构,吊耳(1)与吊杆(2)顶部固定连接,吊耳(1)用于连接吊带(7),并通过吊带(7)实现与吊车吊钩(6)相连;吊杆(2)底部与连接环(4)固定连接,连接环(4)下部与吊钩(5)焊接,锁紧螺杆(3)为实心长杆结构,分别穿过吊杆(2)和连接环(4),并与吊钩(5)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2)上部两侧设置有操作手柄,用于人员操作实现吊具(8)与水下潜艇(9)吊梁的连接和脱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1)由不锈钢棒弯制而成,整体呈“倒U”字型状,顶部为半圆形,吊耳(1)左右两侧杆底部分别与吊杆(2)上部两侧设置的手柄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异物检查和打捞潜艇用吊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振华尤晓波张军超曹晔隋震张建军易良川刘勇赵翔万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