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作EGFR/HER2双靶点抑制剂的多取代喹唑啉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2841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作EGFR/HER2双靶点抑制剂的多取代喹唑啉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化学医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式(I)或(II)所示的多取代喹唑啉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对激活性或耐药性突变体形式的EGFR/HER2具有优良的抑制活性,可以有效克服现有EGFR抑制剂耐药。药。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作EGFR/HER2双靶点抑制剂的多取代喹唑啉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作EGFR/HER2双靶点抑制剂的多取代喹唑啉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在细胞中存在许多信号转导系统,它们在功能上相互联系以控制细胞的增殖想、生长、转移和凋亡(Nature Reviews Cancer 5,689,2005)。细胞内控制系统被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破坏,引起信号转导系统的异常放大或破坏,导致产生肿瘤细胞(Cell 100,57,2000)。
[0003]EGFR家族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有四种结构相似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分别是EGFR(HER1)、HER2、HER3、HER4。当配体与EGFR的胞外域结合后,EGFR家族会通过同质化或异质化形成二聚体来激活自身。活性二聚体会激发自身磷酸化进而出发下游信号通路的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等。EGFR的失调在很多肿瘤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因此,EGFR家族是抗癌药物开发的理想靶点。目前上市的EGFR抑制剂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奥希替尼等。上述EGFR小分子抑制剂显著地延长了患者的寿命或者提供治疗益处。
[0004]尽管以上EGFR小分子抑制剂的出现极大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为肿瘤的精准治疗奠定了基础。但是对EGFR小分子抑制剂的耐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最终导致疾病的进展。
[0005]目前公认的EGFR小分子抑制剂主要的耐药机制有以下几个:<br/>[0006](1)EGFR小分子抑制剂对肿瘤细胞的进化压力:EGFR小分子抑制剂敏感癌细胞被大量杀死后,不敏感癌细胞发展壮大起来。
[0007](2)EGFR发生耐药突变:例如EGFR
T790M
是接受第一代、第二代小分子抑制剂治疗后的耐药突变。EGFR
C797X
是接受奥西替尼治疗后的耐药突变。
[0008](3)细胞信号通路的重新搭建:例如MET扩增、HER2扩增等。
[0009]治疗方案不同,不同的耐药机制发生概率也不同。T790M突变在接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发生概率为50%

60%。而将奥西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时,在血浆基因分型耐药性时没有出现T790M突变的证据。随着第三代奥西替尼和拉泽替尼的一线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T790M的耐药机制可能不再是主要的耐药机制。
[0010]在AURA3试验中,在接受二线奥西替尼治疗的的患者疾病进展后的血液样本中检测到15%的C797X突变。在奥西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时,疾病进展时C797X突变的发生率较低;在FLAURA试验的一个小系列(91位患者)中只有7%的患者发现了这种情况。C797X介导的耐药发生后,若没有同时伴有T790M突变或T790M与C797X为反式(在不用的等位基因)时,肿瘤细胞依然对一、二代小分子抑制剂敏感,因此在临床中常常联合用药来抵抗耐药。
[0011]在接受第一代EGFR TKIs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无T790M突变的患者中,有12%被确定HER2过表达。奥西替尼耐药后基于血浆表型的分析数据显示,在奥西替尼作为二线治疗的
AURA3 trial中,有5%的患者确定了HER2过表达。将奥西替尼作为一线治疗的FLAURA研究中,有2%患者确定了HER2过表达。临床前研究模型中,HER2过表达趋势的耐药抵抗对联合奥西替尼和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T

DM1的方案敏感,相关的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0012]HER2与EGFR高度同源,与EGFR不同的是,HER2没有已知的内源性配体,且胞外区域主要是以“open”构象存在,这种构象类似于配体激活的EGFR的活性构象。因为HER2之间强的排斥力导致HER2更倾向以异二聚体存在。EGFR家族中的4种亚型理论上有十种二聚体(同源或异源),但十种二聚体激活下游信号通路的能力不同,HER2参与的异二聚体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也更容易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因此HER2过表达通常被认为与差的预后有关。
[0013]基于此,人们通常认为EGFR/HER2双靶点抑制剂可能克服EGFR小分子通过激活HER2过表达耐药。因此,不断地需要开发EGFR/HER2双靶点抑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技术问题:
[0015]以解决现有小分子EGFR抑制剂的耐药问题,治疗激活性或耐药性突变体EGFR和/或HER2导致的相关疾病。
[0016]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7]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具有通式(I)或(II)所示结构的多取代喹唑啉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前药:
[0018][0019]其中:
[0020]R1选自:C6

10的芳基、C5

12的杂芳基,或为被1、2或3个取代基取代的C6

10的芳基、C5

12的杂芳基;取代基任选自H、卤素(氟、氯、溴或碘)、氰基、氨基、酯基、脲基、氨基甲酸酯基、酰胺基、C1

6的烷基、C1

6的烷氧基、C3

6的环烷基、C3

6的环烷氧基、C6

10的芳基、C5

12的杂芳基,或者所述取代基为被1、2或3个R4取代的氨基、脲基、氨基甲酸酯基、酰胺基、C1

6的烷基、C1

6的烷氧基、C3

6的环烷基、C3

6的环烷氧基、C6

10的芳基、C5

12的杂芳基;R4选自卤素(包括氟、氯、溴或碘)、氰基、羟基、氨基、酯基、脲基、氨基甲酸酯基、酰胺基、C1

6的烷基、C1

6的烷氧基、C3

6的环烷基、C3

6的环烷氧基、C2

6的烯基、C2

6的块基、C6

10的芳基、C5

12的杂芳基;
[0021]R2选自:
[0022][0023]R3选自其中,R5、R6、R7和R8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卤代C1

4烷基、氨基取代C1

6烷基、N

羟基酰胺、C

C1

6烷基反酰胺(

NH

CO

C1

6)、羟基羰基(

COOH)、C1

6烷氧基羰基(

COOC1

6)、C1

6烷基、取代C1

6烷基;C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通式(I)或(II)所示结构的多取代喹唑啉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前药:其中:R1选自:C6

10的芳基、C5

12的杂芳基,或为被1、2或3个取代基取代的C6

10的芳基、C5

12的杂芳基;取代基任选自H、卤素、氰基、氨基、酯基、脲基、氨基甲酸酯基、酰胺基、C1

6的烷基、C1

6的烷氧基、C3

6的环烷基、C3

6的环烷氧基、C6

10的芳基、C5

12的杂芳基,或者所述取代基为被1、2或3个R4取代的氨基、脲基、氨基甲酸酯基、酰胺基、C1

6的烷基、C1

6的烷氧基、C3

6的环烷基、C3

6的环烷氧基、C6

10的芳基、C5

12的杂芳基;R4选自卤素、氰基、羟基、氨基、酯基、脲基、氨基甲酸酯基、酰胺基、C1

6的烷基、C1

6的烷氧基、C3

6的环烷基、C3

6的环烷氧基、C2

6的烯基、C2

6的块基、C6

10的芳基、C5

12的杂芳基;R2选自:R3选自:R5、R6、R7和R8各自独立地为氢、卤代、卤代C1

4烷基、氨基取代烷基、N

羟基酰胺、C

C1

6烷基反酰胺(

NHCO

C1

6)、羟基羰基(

COOH)、C1

6烷氧基羰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春雷冯柏年焦小雨邵俊兰丁蕾袁昕姜虹羽王霞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