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方法、系统及其果园智能补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林业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方法、系统及其果园智能补灌系统,特别是一种用于山地矮化密植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方法、系统及其果园智能补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黄土高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世界苹果优生区,也是全球最大的苹果集中连片栽植区。截止2021年,全国苹果种植面积预计为3132.12万亩,仅黄土高原优势区种植面积预计达到1830.42万亩,苹果种植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是随着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和种植年限增加,现有苹果园面临的季节性干旱缺水、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差以及土壤贫瘠等问题是导致黄土高原区域旱作果园低产、低质与生态脆弱的主要障碍因子。
[0003]大气降水作为该地区土壤水分补充的主要来源,实现降雨的就地拦蓄入渗利用,加强对土壤水分的调控与利用,是解决该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和推动旱区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集约化和规模化果园具有实施节水灌溉措施的条件,如果在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前提下,根据果树根区水分生境条件和果树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对果树进行定额灌溉,将会实现降水资源的高效转化利用和旱作节水的优势叠加,达到“1+1>2”的效果。农业有机废弃物是土壤质量提升的一种宝贵生物质资源,加快黄土高原区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就地回收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不仅减少了农业废弃物资源的运输成本,又防止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同步实现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土壤质量的提升。
[0004]调查发现,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进行土地平整,确定果树行两侧的集雨沟(201)的挖掘位置;S2,铺设垄内有机物料填充层:在果树行两侧预设的所述集雨沟(201)之间的土地上铺设3~10cm厚的有机类物质,并于有机类物质上均匀喷洒1%
‑
2%的石灰水溶液后晾置0.5~1小时,再经暴晒消毒处理3~5小时,最后喷洒混合菌液形成垄内有机物料填充层(103),所述垄内有机物料填充层(103)的有机类物质为秸秆粉碎物、树枝粉碎物、锯末、药渣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混合体;S3,开设集雨沟:利用机引式开沟机在步骤S1中确定的位置挖掘开沟,形成预设深度和宽度的所述集雨沟(201),对所述集雨沟(201)的沟底进行夯实处理,将挖掘的土方翻放于所述垄内有机物料填充层(103)上,每行果树行两侧分别形成一条相互平行的所述集雨沟(201);S4,挖掘导流竖井:自所述集雨沟(201)的沟底向下挖掘形成桶状结构的导流竖井(302),每条所述集雨沟(201)内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导流竖井(302);S5,填充发酵填料:于所述导流竖井(302)内填充发酵填料(303),所述发酵填料(303)为喷洒有混合菌液的成捆果树枝条或成捆玉米秸秆;S6,安装促渗排涝盲管:在每条所述集雨沟(201)内以拼接方式安装促渗排涝盲管(301),所述促渗排涝盲管(301)为中空筒体,所述促渗排涝盲管(301)的部分管体嵌入所述集雨沟(201)的沟底中,所述促渗排涝盲管(301)与所述集雨沟(201)沟底接触的部分无孔隙,位于所述集雨沟(201)沟底表面之上的管体设有孔隙,所述促渗排涝盲管(301)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导流竖井(302)的开口之上,用于将通过孔隙进入所述促渗排涝盲管(301)管体内的水排至所述导流竖井(302)内;S7,铺设保水促渗有机发酵填充体:在每条集雨沟(201)内铺设保水促渗有机发酵填充体(202),所述保水促渗有机发酵填充体(20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层(2021)、有机肥层(2022)、药渣锯末秸秆混合层(2023)、果园土层(2024)以及秸秆层(2025),所述基底层(2021)置于所述集雨沟(201)的沟底上;所述基底层(2021)以果树枝条为骨架,于果树枝条上填充锯末、药渣、干畜禽粪便和大蒜
‑
大葱废弃秸秆
‑
叶子混合体后,喷洒1%~2%的石灰水溶液并晾置预设时间,再喷洒混合菌液形成;所述药渣锯末秸秆混合层(2023)是将药渣、锯末和秸秆的混合物均匀喷洒1%
‑
2%的石灰水溶液并晾置预设时间后,再均匀喷洒混合菌液形成;S8,铺设垄起:沿果树行方向,以树干为中线,将步骤S2挖掘所述集雨沟(201)翻放的土方覆盖于所述垄内有机物料填充层(103)上并起垄,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弧形垄起(102);S9,覆盖地布:选择晴天无露水地表相对干燥的时段,在所述垄起(102)上覆盖地布(101),所述垄起(102)两侧的所述地布(101)的边缘分别进入两侧的所述集雨沟(201)内并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液组分重量份配比为:地衣芽孢杆菌15~20份,米曲霉菌30~45份,凝结芽孢杆菌5~10份,所述混合菌液用于有机类物质的消毒与发酵腐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每
颗果树的两侧均形成有所述导流竖井(302),且每颗果树两侧的所述导流竖井(302)中心点的连线垂直于果树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所述基底层(2021)中锯末、药渣、干畜禽粪便和大蒜
‑
大葱废弃秸秆
‑
叶子混合体的体积比例为4:2:3:1。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所述的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10:于相邻的果树行之间以条播或撒播的方式种植有益间作物(700),所述有益间作物(700)为小麦、油菜、大豆、芥菜、苜蓿、野豌豆、辣椒或茴香。6.一种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所述的果园降水集蓄促渗保墒增碳方法形成,包括浅层入渗子系统(100)、集蓄促渗子系统(200)以及深层导流子系统(300);所述浅层入渗子系统(100)包括地布(101)、垄起(102)以及垄内有机物料填充层(103),所述垄起(102)为沿树行方向,以树杆为中线形成的弧形垄起,所述垄起(102)覆盖于所述垄内有机物料填充层(103)之上,所述地布(101)覆盖于所述垄起(102)上;所述集蓄促渗子系统(200)包括集雨沟(201)和保水促渗有机发酵填充体(202),每一条果树行两侧分别设有一条所述集雨沟(201),所述集雨沟(201)的沟底进行夯实处理,所述保水促渗有机发酵填充体(202)置于所述集雨沟(201)内,所述地布(101)的边缘延伸至所述集雨沟(201)的侧壁上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小林,赵西宁,马锋旺,高晓东,蔡耀辉,石雨峰,张宇飞,倪文乐,李昌见,邹养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